现象学和建筑与城市之研究

2010-04-17 10:56宫晓洁王新焱
山西建筑 2010年18期
关键词:人民广场舒尔茨现象学

宫晓洁 王新焱 李 晶

以现象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的建筑研究兴起于 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设计中融入现象学能更好地指导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现象学作为一种观察、认识的方法,最终还要依靠建筑师的设计来体现它。

1 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初探

1.1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简介

现象学原词来自希腊文,意为研究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现象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的建筑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舒尔茨的《存在、空间和建筑》一书便是这一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此后逐步引起了各方面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舒尔茨的《场所精神》一书,可以作为建筑现象学理论的代表作。《场所精神》一书中,舒尔茨重新阐述了“存在空间”的内涵:这个概念包括了空间和特征两方面内容,并分别定位和确认两个基本心理尺度相联系,存在空间既不是数理与逻辑意义上的空间,也有别于当时建筑研究中流行的那种客观实体空间,而是表达了一种人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建筑现象学不但继承了现象学精神的传统,而且以其在文化领域独特的地位成为现象学运动不可缺少的成员之一。

1.2 人民广场地理位置

人民广场位于石家庄市中心,南临中山路,北依长安公园,是一座大型城市中心园林式广场。整个广场设计上采用“场中有园、园中有场”的指导思想。中轴主广场自南向北由毛泽东主席塑像、广场、跑泉、音乐喷泉、叠水及绿林广场等景点组成。广场的周围,是石家庄市市政府、省图书馆和第五医院。除了这几幢重要的城市建筑之外,广场周围还有集中的商业街和写字楼,同时也是众多公交线路的交会点,不光如此,在广场的尽端,在与长安公园交接处,有一重要建筑——人民会堂。

2 以建筑现象学方法对石家庄人民广场设计进行研究

2.1 广场中营造的人为场所

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对自然环境进行选择、适应、调节和改造,所选择的地点经过经营便成为一个“场所”。舒尔茨曾提出,场所是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是人们生活的居地,人居住在场所不仅意味着身寄于场所之中,而且包含了更为重要的精神、心理尺度——心灵归属于场所。

从图1上来看,人民广场以几何图形划分,道路和景观系统清晰,不光如此,如果从一侧进入,穿越广场到达另一侧的过程中,能感觉广场的各个方向呈不均质状态(见图2),行走于其中,不仅借助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和路标确定自身位置,而且从道路不同的材质中,也可以辨别不同的场所分区,从而更好地融入其中,而不是迷失。广场除了中央提供一个大多数人聚集的空间之外,其余的空间层次丰富,为行人停留设计的座椅有一定的考虑,但有一不足之处:对于休息者的私密考虑在设计中有所欠佳。

广场设计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人们的使用,而非出于观赏或展示的目的,因此,在其中发生的行为,是评价其设计质量的重要标准。人民广场的行为类型大致可以如下划分:市民们的参观和休息,参观附近的博物馆等建筑时的休息和等待。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在这里经常发生:比如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休闲地喝咖啡、聊天的人群等。

场所是某种行为事件发生的具体环境,是人们生活的舞台,为行为提供场景,同时,人们在此的环境经历又成为场所新的精神积淀,继而吸引更多行为的发生。对于使用者而言,如果广场的功能单一,使用者的类型也就相对单一,因而难以产生特殊的经历。而那些为人向往的美丽广场,因为丰富的场所精神而吸引形形色色的人群,人民广场是居民喜欢停留的地方。

人民广场面积巨大,道路和景观划分规整,广场以大面积的绿化为主,除了正中的音乐喷泉,其他空间都相对紧凑。广场中央考虑到各个方向观看的视觉效果,较少种植高大的树木,在广场的周围设置有密林区、水景区和生态区等。但是唯一不足的地方是,除了中间的人民会堂以外,其他几幢建筑和广场之间都有宽阔的马路相隔,广场和建筑无法形成围合与被包围的关系,这样一个巨大的广场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交往,对人际的交往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

2.2 广场中体现的精神层次

场所不同于纯物质的形体,更重要的是其蕴涵着精神上的意义。一个好的场所,它的精神是层次丰富的,能被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层次的人接受。“不同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建筑环境,因而也就划定了人们环境经历的基本框架。文化在此被理解为共享生活方式的人群”。

2.3 建筑,场所和存在

“场所意味着本真的建筑环境。本真的环境并不表现物质世界的状况,而是人们和其周围世界相互关系的具体体现”。建筑现象学认为,场所是由建筑、环境以及在其中人的行为共同形成的。好的场所存在着丰富的场所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地景、建筑及人的塑造,同时也将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人民广场在其设计时充分考虑其场所精神的重要,节日的气氛远远高于其他广场,因为这里不仅承载具体的、真实的节日记忆,除此之外,广场的设计还鼓励更多行为的发生,换句话说,人民广场的记忆是非常浓厚的,即使经过更长时间的流逝,也难以被抹灭。

海德格尔说过“艺术就是真理自行置入作品”,我们在这样一个广场可以感到场所的艺术性是自鸣的,它虽然没有特意被设计,但是广场和包围它的建筑以及周围的地景形成丰富的场所精神,如街道对面的政府楼与广场入口处毛主席像的呼应,体现出的政治层面;长安公园与广场的紧密连接,创造的娱乐氛围等等,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心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精神将愈发加强。这里从早到晚都人声鼎沸,汇聚了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各个阶层居民,有的在进行街头表演,有的在休息区里闲聊,有的就在静静地注视这个广场等等。每个人在这个场所里都拥有自己的特殊体验,他们的体验和经历又让这个广场充满生机和活力(见图3)。

3 结语

探讨场所设计的本质问题,是一个亘古而又常新的课题,对场所本身的追问,往往能切合与时代最攸关的问题,这也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借用著名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的一句话“上帝发明纸是用于画建筑的,但很多人都误用它”,作为当代的建筑师应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怎么做好建筑上去。

[1]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初议:从胡塞尔和梅罗◦庞蒂谈起[J].建筑学报,1998(12):47-50.

[2] [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阿摩斯◦拉普普.建成环境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瑞]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Z].施植民,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

[6] [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8] 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猜你喜欢
人民广场舒尔茨现象学
Tricks or Treats
My New Teacher
曾在里根政府担任国务卿的乔治·舒尔茨逝世,享年100岁
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在人民广场吃炸鸡
◎严彬的诗
为新人民广场提三点建议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