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萍 谷 言
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丰富多彩,其舒适性的获得多是依靠被动式措施,依靠对自然和环境的适应来获得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对能源和资源的依赖较少。传统民居是适应当地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的有机产物,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传统民居中这种依靠自然循环解决自然问题的方法使得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和谐相处。苏州民居可以作为江南一带民居的代表。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太湖流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朝历代在此建起了类型各异的民居宅第,乃至各式园林,逐步形成了临水而筑、临巷而建的民居群落,构成了江南典型的“因水成街”“人家枕河”的城市景观。诸多绚丽多姿、华美秀雅的古老民居、宅第遗址,宛如璀璨的明珠,发出灿烂的光芒。而苏州古民居中体现出的生态价值,更值得我们去揣摩研究。
苏州古民居多顺应自然,不去试图改变驾驭自然,居民多沿水而建,完全顺应水势,与自然相融合,宛如天作。
苏州古民居的建筑选址多遵循风水学术。风水术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亦是一种神秘文化,在历代皆受到有智之士的批判,近几年来一些学者以科学的角度对风水术作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形式类的风水书籍中对地理形势的论述,若从今日观点考察,其在地理环境学、景观美学及建筑艺术方面亦有一定道理。此外风水中的某些禁忌亦与建筑学中采光、通风、温湿环境要求相通。若从风水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而论,则对民居的影响至大至远。风水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可分为三方面,即居住地的选择、民居外形及环境的安排和室内空间布局的要求等[1]。在江苏这种水网纵横、河塘密布、无山而觅的地区,则“平地观水,水神旺于脉”“平洋莫问龙,水绕是真踪”,所以苏州古民居以水为龙脉,依河而建,形成民居住宅皆面街依渠,水陆两便的格局。
传统民居的朝向与方位不仅受封建礼制的影响,气候也是其因素之一。苏州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所以民居一般将大门朝南开,一方面为了取得自然能量,用充足的阳光补充室内温度,另一方面朝迎夏季的东南风使室内凉爽,避开冬季的西北风,以保持室内温度。在当时生产力低下,人工采暖不普遍的古代社会,建筑朝向十分关键,利用好朝向解决纳阳、通风尤为重要。
由于苏州地区是人口高密度地区,用地紧张,为了争取土地,产生了往纵向发展递进贯串组合成一个封闭式布局的建筑形制——“进”,就是每一个厅、堂、楼的前面均有一个天井或庭院。江苏很多民居设置平面形态和剖面形态不同的前后多个天井,由于前后天井的温度会有温差,空气密度也不同,当建筑处于静风环境时,前后天井空气密度差就会形成热压差,使空气从一个天井进入另一个天井,实现通风、散热。
苏州古民居多以高墙围之,形成封闭式的深宅院落。高墙阻断了墙外的噪声,形成一个宁静祥和的院内空间,创造了一个优良的声环境,减少了声污染。苏州古民居建筑屋盖一般采用挑檐形式,把建筑构造措施与遮阳结合起来,使太阳与各房屋之间形成遮护,造成的阴影使下部房间阴凉,最大限度的避开太阳辐射对房间各个表面的直接加热作用,尽量地降低室外综合热作用。
苏州民居建筑的室外空间,主要是指各幢住房相互连属、房屋搭接而形成的中间天井或院落空间。天井院落空间可直接通天接地,藏风聚气,承接阳光雨露,繁殖植物,是具有生态性的空间环境。民居的天井空间主要发挥采光、通风、调节气候等功能。
苏州天井比例横长,与建筑檐高或围墙顶高相比更觉得窄小如井。这种设计可避免夏季阳光直射,以及温热的季节风。天井终日多处在阴影之中,阴凉清爽,天井既是引风口,又是出风口。风从天井吸入厅堂,进入各个通道,再通过其他天井回归自然。如果天气炎热,风力轻微,天井由于烈日照射,气温升高,热气上升,而两侧厝巷的冷却空气会通过通道流入天井内部,从而形成冷热空气的对流,达到通风的目的。这种通风系统与厅堂、高窗和屋门间气流相通,形成“穿堂风”,以达到夏季自然降温的目的。
也正是由于苏州民居建筑开放的天井,可以从自然中吸收清洁新鲜的空气而使院内的二氧化碳、尘埃等有害气体在重力作用下经院内排水沟排出,比空气轻的有害气体从天井排出,使院内的空气通过天井与较高处的新鲜空气进行不断交换,从而使院内始终保持比院外有好的空气质量。有些天井也具有采光作用,如苏州上房楼后与封火墙之间留下的宛如一线天的后包带状天井,还有前厅后檐与石库门之间所留下的眼状天井,都是为了满足采光需要而设的。
天井的围墙都为白灰饰面,这是为了增加室内照度,太阳光照到墙壁上,再反射到室内和庭院,这样可以使反射后的光线比较柔和,使人的感觉更加舒服。
苏州民居各厅堂装修多为可拆卸的隔扇门,兼作窗用,苏州人称之为长窗。此类门扇往往不单独使用,而是成组地存在,联立成墙,用以分隔限定室内外空间。隔扇心部分有棂格,可采光,也可在关闭时通过棂格为室内通风换气。平时可常开不闭,使得厅井相通,互为因借,在需要时可整扇摘卸,使厅堂变为敞厅,厅井连成一片,室内外交融,达到极佳的通风效果(见图 1)。
在苏州民居室内空间分隔上,多采用半隔断性质的分隔体,如太师壁、博古架、花罩等,这种空间组织形式,可达到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使得一个房间的阳光,不会因为墙体阻隔原因到达不了另外一个房间,各个房间相互因借,更好的满足光照。由于这种半隔断隔而不断的性质,吹入室内的风可达到更好的循环效果,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及适宜温度。
苏州民居厅堂内檐多作复水重椽的假屋面,将屋架分为正架与草架分别处理,实际为局部顶棚吊顶,在装饰的同时也起到了隔热保温作用。而墙面多采用空斗砖墙,空斗内可填塞碎砖瓦片及灰土,亦可不填,其防寒隔热效果比较好。
由天井庭院引发的另一特色空间是中介空间,即介于室内室外之间的过渡性空间。在江苏民居中就出现了一种有顶无墙的半内半外的中介空间——檐廊(见图 2)。檐廊的位置依民居规模与形式的不同而变化,一般设在二层楼房的底层,抑或楼上、楼下同时设置。底层檐廊多为开敞柱廊或沿柱廊设半开敞的檐廊,借以增加檐廊内空间的内向性和安全感。处于檐廊下的人们既没有完全与室内隔绝,又可以享受外部的自然空间。夏季日光充足,檐廊可以为人们遮阳挡雨,也可使室内免受太阳直射。在冬季日照时间少,人们可以在此晒太阳、聊天。古人很早便注意到了檐廊空间的重要性,有关檐廊的诗句也很多,其中以白居易的《全唐诗》中的一句最为生动:“南檐纳日冬天暖,北于迎风下月凉”。
檐廊空间作为民居室内空间的外延,直接沟通吸纳室外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的视觉通透性需求,人们在室内可通过檐廊看到室外空间,可以缓解狭小的空间感觉。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多就地取材,使用天然材料,如木、石、土、竹等。从能源消耗、污染产生和群落破坏的角度而言,从外地甚至遥远的地方运输材料对整个生态环境来说是不利的,并且本地材料易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更具环保意义。
江南水乡的苏州,民居建筑上石材的应用较多。苏州石材品种多,产量也很丰富,如花岗岩、青石、大理石、太湖石等都有。在那个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民居的屋基墙脚,就靠一块块花岗石叠砌而成。这些石块都是取于自然的本地材料,而且这些材料可以循环利用,节约环保。苏州民居所用的天然材料,颜色、质地与自然环境十分接近,从艺术效果上看更为平和自然、无刺激的颜色,以现代眼光看是减少色彩污染,更为环保[1]。
苏州民居中的庭院作为人工的自然空间,使自然与建筑相结合。在庭院中设置景观绿化,使人能够在建筑中得到自然的美和艺术的美。一般庭院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视觉组织安排,通过各种手段形成中心,通常以山石、水体、构筑物、植物为主要内容。
首先,利用植物景观来吸纳并控制阳光,在院内可种植各种遮阴树等植物,或搭设花架、葡萄架来改变局部纳阳状况。这样一来,也可间接影响到旁边厅堂的采光,形成荫蔽环境。其次,水环境的创造。临水、近水的民居往往直接引入水院,如江苏周庄民居就有许多水院。远水的民居可在院内开凿人工水池,可在池中养鱼、养花。水体的蒸发可使庭院环境湿润,改善局部小环境。其三,植物的种植。在庭院内种植花木,植物的叶子吸收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氧气,不仅改善了院内热环境,而且使其对院内空气、土壤、水进行了生态循环处理。
总之,庭院中的绿化小品、景观等,引入自然,再造自然,延伸空间,改善周围的环境状况,提高环境面貌,使空间具有美感且生趣盎然,达到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苏州古民居从建筑形态、建筑空间、建筑材料、绿化景观上都体现出了一种生态平衡的原则。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一种有机的联系,使建筑形成了一个无废无污、节能的自然环境系统,对现代生态设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
[2]任海洋,王新俐.浅谈中国传统民居结构与材料[J].山西建筑,2009,35(1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