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钢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构建
□高 钢
在历史转型时代来探讨新闻传播阵地的最基础层面的创新,这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从来都认为新闻传播的智慧源泉在新闻第一线。
在探讨改革过程中,考虑两个效果:一个是社会传播的影响效果,一个是市场的空间效果,尤其是传播效果。但是在研究传播效果时一定要研究传播环境,现在我们的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在传播环境的变化中,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的变化是技术,技术的变化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交织在一起后,给我们今天的传播工作带来了非常艰难的历史性转折,当然也有着重要的机遇。
面对整个技术环境的变化,1995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中译版在中国发行时,其中提到一句话“比特作为信息时代新世界的DNA,正在迅速替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描述”。1995年看到这句话时觉得美国人有点危言耸听,整个数字化信息传播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我们不会质疑,但它重要到能够取代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吗?当时觉得有点过。但是今天,整个互联网对中国公众提供商业服务的第15年,我们可能就要重新审视这句话了,今天各位新闻工作者谁还能离得开E-mail?离得开谷歌、百度这种搜索引擎?离得开QQ、MSN这些即时交流工具?离得开互联网信息传播?如果不能,就意味着一件事情,整个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以互联网为其代表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今天社会运行中的基础要素,这件事情就很重大了。
信息传播能量会如此辐射到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信息的采集和传播、经营的各个环节的运行方式,正在把历史上不同媒介独立运行演进到一个更加有趣的过程。世界上今天给了他一个定义,叫媒介融合。所谓的媒介融合,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推进,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改变及能量交换。
20年内我国的教育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而这20年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整个新闻传播的进程都发生了革命性改变。美国的整个新闻教育界的课程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着革命性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结成姊妹学院后,在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电子报纸”的课堂上,讲到了对《密苏里人报》的电子化。看到数字化后的《密苏里人报》发现有几点改变,它更接近于现代的杂志,按照目录,我们可以精准的提取我们想要阅读的文章。阅读完后意犹未尽到点了,网络的深度数据库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实施深度支持。这样的电子报纸是多媒体的信息集成,同时我们印刷媒体现实空间庞大的发行系统一瞬间消失了,通过互联网远程下载就完事了。瞬间,一个在哥伦比亚大学实施商业发行的《密苏里人报》变成了国际性报纸向全世界实施发行,宽带条件下的下载速度,20秒钟的时间,20兆字节,相当于这种彩色字节100面到120面,相当于一本杂志。那么这样的一个杂志赢利主要靠广告。阅读的方式也改变了,它没有占满计算机屏幕。这种报纸并不是为计算机设的,它是为专门接收这种报纸的终端设的。这种接收终端不仅可以接收各种报纸和杂志,而且可以收看各种移动电视信息,收集网络信息,可以浏览3W下的各种网页,这种屏幕越来越轻巧。那么这样的屏幕的接收终端,也就是我们正在迎接这样的一个时代。
密苏里新闻学院除了干了这件事,还干了两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第一,它会同美国的主流大报《洛彬矶时报》和IT业的顶尖级公司苹果公司,三方联盟,开发新一代电子报纸的技术标准。这件事情是从2005年开始的,美国人又在定标准了。什么是标准,标准就是大家都要遵从的那个东西,WINDOWS就是标准。第二,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这个观点就叫媒体融合。他们今天正在这个理念之下,对跨媒体工作能力的培养实行全盘的课程体系的改革。
那么密苏里新闻学院为什么要干这些事?因为他们看到了美国统计局发布的一个国家重要统计数据。这个统计数据揭示,从1994年互联网对公众提供商业服务到2004年的十年之间,美国传媒市场印刷媒体的用户数量趋势性减少,没有一年比上年有所增加。而各种数字化媒体的用户数量却趋势性增加了,没有一年比上年减少。我们的国家在管理界、媒体界,包括我们的新闻学界,对各类媒体用户数量的指数追究,我们似乎并没有什么精准的调查。而整个时代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我想各位新闻工作者如果问一下我们的孩子们,问一下你们身边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是印刷媒体还是数字化媒体?我在学校做了一项调查,这个份额应该说通过印刷媒体的只有十分之一。那么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这么一批人的话,就真的要考虑这个特点了。2008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建校一百周年我们去的时候,这所学院展示了他们整个的媒体融合配置室。我以前一直认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我们这一届班子建造的实验平台并不落后,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实验平台上,每一个学生使用的计算机终端可以进行多种形态的媒体形态的整合,这也包括进行传统的报纸杂志的版面、每一户互联网站的信息、可下载的多媒体杂志的制作,包括无线信息的管理。可是在面对他们的媒体空间的时候,我们感觉我们对媒体工作趋势的理解,可能还是有差距。因为我们的计算机的终端还就像学校的教室一样,一排一排地面对着教师的中心,而他们不是的,他们是由四五台、五六台计算机组成的一个工作单元、一个工作平面之上,聚集着十几个、二十个这样的工作单元,这么多工作单元面对一个新闻报来考虑信息形态的集成。我们是动用多大程度的视频信息,多大程度的音频信息,多大程度的分层展示网络信息,包括图表信息,都在这上面实现集成。今天,世界重要新闻机构通过这样一种多媒体信息的应用,以扩张它的传播能力,都是在这样的概念下实现的。
当前,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至少有四个特征值得我们关注:第一个是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度。第二个是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第三个是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能量调度,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信息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人类共创信息、共享信息的平台,信息的传播者正在从发布信息到经营信息,从输出本体信息的传媒能量到整合整个信息的传媒能量。与此同时,信息的接收者正在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传播信息,从单一获取信息到全面进入信息,从信息索取的孤立个体到信息交流的聚合整体,整个的传播结构完全改变了。第四个是外国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也可以说是渗透。今天信息的生产线已经由传统媒体延伸到其他相关行业,比如电信业、IT业,甚至交通业,今天包括中国各大城市公交车上的液晶屏,都成为整个新闻传播包括整个商业信息传播的重要的争夺地,每天使用这种公共交通的中国大中城市的人群,总数超过两亿五千万人,那么这些生产线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在十七大的时候发行的最大规模的手机报,不是人民网发的也不是新华网发的,是中国电信发的,由他们组装。当然,职业新闻机构会为他们提供信息。这个手机报发了多少份呢,两千七百万份。现实中,中国排位前十的媒体,一天的发行量加起来有没有这个数量?连它的零头可能也不够。因为中国今天的手机用户总量超过了六亿五千万人。
我们要看到互联网是伟大的技术革命者,同时也是伟大的社会革命者。我们在它所有的工具性功能,新闻传播、文化娱乐、纪实通讯,包括商品经营,这些功能之外,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更重大的事情,就是由于有了这样的一个技术,人类第一次在自己的文明史当中,使自己的文明运行拥有了第二形态,这就是数字文明形态。它与现实文明形态之间进行着极其复杂的能量交换,数字文明形态绝对不仅是对现实文明形态的单纯存储和备份,而是有着活生生的能量。它的能量有五个方面:
一是公众的知情范围不断地扩大,这是社会影响力。我们要把这个国家推到民主和自由,那么信息就要公开。汶川地震的整个信息管理方式,应该成为我们党和国家面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新闻信息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我们发现,当我们把信息告诉人民的时候,是来自整个人民的凝聚力。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同志讲过一句话,他说纵观我们党的整个新闻管理经验,没有一次是因为我们及时向人民告知了实情而使我们陷于后悔。相反,我们有无数次因为没有把实情告知人民而使我们陷于被动和后悔的局面。我们党经过改革开放30年,无论是对于我们自身能力,还是对于整个社会运行规律的认识,都已经达到了让我们欣喜的程度。
二是公众表达的空间也在不断地扩展,这也是今天整个新闻传播取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国务院的各个主管机构全部上网,这就意味着中国普通老百姓对于任何一个领域有意见、有想法、有建议都可以通达这个领域的最高行政机构。2008年奥运会之前,国际奥组委有一个硬性规定,举办国必须要招募主办国之外的100名媒体志愿者。奥组委媒体运营部部长希望从密苏里和北卡罗拉新闻传播学院去请。发了一封信后,没想到这封信到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后,5天之内报名已满,这些美国学生背上行囊来到中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提出这些学生到中国来之后,不光是做志愿者,他们要了解中国,上学分课程,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给这些学生讲几门学分课。中国人民大学讲授了中国信息传播和中国社会文明进程之间的关系。这些美国学生没有想到,中国最高机关报的网站能够开设这种民众向他们最高领导机构实施信息交流,同时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变化。看到了公共的社会监督到了什么程度,尤其是对政府的监督。比如,汶川地震后,陕西西乡的一个县粮食局发生的一件事情,往粮里掺假。网民的一个帖子附加上勾兑假粮的图片,引起了我们党最高权利机关的关注,这个事情后来被查明,马上被处理。现在新闻传播就像战争一样,发现即打击,打击即摧毁。《最牛钉子户》,一个手机照片,致使全球关注。就在他坚守阵地,中国《物权法》通过了,这个户主打出五星红旗,说“共和国的法律支持我”,维护自己的物权。那么国外媒体对这件事情的报道,说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引起的最大的变化并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人们的整个新闻意识,这个观念的变化。这些事情都是对我们新闻媒体的监督。
三是如今媒体的一些假新闻都是民众看出来的。藏羚羊过青藏铁路的图片,网民们最早提出的质疑是,藏羚羊这么胆小的动物,火车轰鸣而过它们怎么可能还这么不理不睬,于是网民把这个记者拍的所有的可可西里的图片调集出来,对地面上的每一个石头实施数码信息定位,最后告诉你这是一个合成的照片。由此可见,整个公民的监督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不言而喻。
四是公众参与的机会在不断增多。人民网“两会”期间,普通网民对于国家建设的所有建议、批评、询问都可以抵达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议政机构的信息管理机构。人民网能够开设个地方领导留言版,很多省区直接下达文件,要对这个留言版的整个反映的时段做出精准的规定。
五是公共协商机制信息传播在不断的完善。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中国已经被多元的价值体系、多元的文化背景、多元的政治信仰、多元的经济结构乃至多元的经济观点所驱动所覆盖。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运行模式之下,所产生的无限活力和复杂矛盾,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推进力的同时,也给社会运行带来频繁的震荡。在交织着各种社会冲突运行过程之中,公民直接参与的公共协调、公共协商作为保证现代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机制,变得日益重要。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西方媒体出于各种原因,及其复杂的政治背景对我们进行歪曲报道,甚至政治攻击。但如果没有网络,CNN说了什么我们怎么知道,但是今天有了互联网,CNN在那儿说的时候,中国普通的网民就能生成一个反CNN的网站,并成了那个时段全国点击率最高的网站。CNN在哪儿说了假话说的不对,网民们可以直接批改《纽约时报》对“3·14”事件歪曲报道的版面,CNN是怎么用图的,CNN裁剪了重要的事实要素,使用了剪裁后的图片对事实进行了歪曲报道。在这个多元文化共生的星球上,如果新闻工作者用这样的工作挑起民族之间的感情冲突,是很遗憾的。如果没有互联网,CNN在他的评论上讲了什么我们无从知道,现在有了互联网,他的评论被完整的翻译成中文告知全体中国网民,CNN著名新闻评论员讲了什么。信息传播引起了重要的反应,感情震荡。
这些声音通过互联网放大,启迪人们去思考。我们看到,在这样一种公共协商机制,基于平等理性公开,求同存异原则进行的信息沟通以及信息交流在推进公民间不同意见的表达、公共意见的共识、尊重的这样一种公共协商机制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胡锦涛同志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镜,我们要充分认识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现实力,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国外媒体对此的评论,认为是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传播与社会文明进程之间深刻作用的揭露。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更能看到此内涵。
中国媒体工作者的任务至少有五个方面:一是向公众报道他们生存环境发生的重要变化,让公众知道他们的环境变化之后,帮他们进行明智的社会生活行为的抉择;二是向公众传递文明的观念和健康的文化;三是向公众提供对提高他们生活质量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服务;四是向世界真实完整深刻的描述新闻工作,2008年让我们集中的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发展是需要信息环境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信息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技术环境要素,我们担负着这个责任;五是向人类传递道德准则。媒体是什么?媒体担负着教育者的任务,现在美国新闻界也是这么做的。他们甚至说他们的国民教育整体目标时,媒体是作为教育机构、作为教育者来考虑的。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用时代的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办事。时代要求是什么?新闻工作的规律是什么?这些事情需要深入解读,以致形成我们今天提升我们整个传播影响力的技术性研究。
最后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全面了解国情,清醒的认识传播环境和制约者,今天中国所处的整个信息传播环境,从国内的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公众的构成环境,包括整个国际环境完全改变了,连接如此之密切。今天中国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与整个世界的关联度让人吃惊,我们要清醒的认识传播环境。
二是要遵循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原则,还要掌握新闻传播的职业方法。中国记协修改后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准则》这个文件,必须要附加另外一个方法体系,也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体系答疑这些职业标准。今天我们讲到真实性的时候,在技术方法体系上我们怎么保证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西方新闻媒体,保证他的所有职业准则实现是有方法体系的,为保证真实性,实施采访环节细致到什么程度,在使用人名和地名时,不能使用任何你的手写体和任何的缩写符号,只能使用标准的印刷体,避免第一记录性错误。当然还包括交代来源,包括求证验证人的,必须经由两人以上。新闻五要素体现在更细致的方法体系上,用词只是用具体名词不使用概括性名词,警惕使用形容词,绝对不使用副词。美联社对记者要求到什么程度,报道里什么时候能够讲采访对象的肤色,奥巴马是黑人绝对不能说,你说了就是种族歧视犯法。BBC的工作者说面对刑事犯罪现场,面对尸体的时候,记者与尸体间的距离是多少米,从什么角度使用多大的变焦镜头既保证告知事实,又不践踏人类的伦理道德准则,明文规定的十分细致。只有通过专业方法体系认证之后,我们才有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负责任的新闻报道可言。
三是要强化提供深度报道的意识。深度报道今天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发达国家新闻媒体是主流报道方式,而我们国家的新闻媒体,有多少新闻从业者能够了解它的技术结构和操作理念?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实践。
四是要关注信息传播的发展。比如,多媒体的视频信息为主的发展趋势,无线信息传播,包括交互性,包括调集社会各个领域里的协作产生更大的传播能量和经济效率,这种基本的世界范围内的基本信息传播模式,都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五是要打造专业队伍。21世纪美国人才标准,1990年老布什上台的第二年做出21世纪美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提出要拥有这三大基础:智力基础、思维能力基础和道德品质基础。要具备统筹合作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运作的系统运作,这是社会系统、组织系统和科技系统三大系统的功能支配,包括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和科技合作的科技方法工作。
我们正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高端的要求。小布什上台后在教育法上告知全世界,他设定了人才标准。我们面对这样的世界,我深信我们民族积累的这种苦难和在苦难中生存的战胜苦难的智慧和欲望,足以让我们更好的应用。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中国的更多的理想主义者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工作,而中国新闻工作者应该在这个行列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本文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