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刘少奇的报刊情怀

2010-04-16 08:19孙中华
党史文苑 2010年17期
关键词:江北刘少奇根据地

■ 孙中华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历来重视报刊的舆论宣传作用,对报刊总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从1939年到1942年,刘少奇在华中工作的短短4年间,尽管由于日伪军实行全方位封锁,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物资极度匮乏,但他仍高度重视根据地的报刊工作。他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关心并扶植《拂晓报》,先后创办《抗敌报(江北版)》《江淮日报》《江淮文化》等报刊并兼任《江淮日报》社长,还亲自为这些报刊题词、撰稿,在宣传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华中地区的抗日战争、繁荣新民主主义文化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称赞 《拂晓报》是敌后办得最好的一张报纸,要拿到延安去,拿到莫斯科去展览

《拂晓报》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办的报纸,主要内容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反映和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卓绝斗争。它在豫皖苏边区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久负盛名,深受广大军民欢迎,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战斗的武器”“叫破五更的报晓鸡”,与骑兵团、文工团并称为新四军四师的三大宝。

1938年9月29日,在新四军游击支队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的倡导和组织下,《拂晓报》在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创刊。当时,办报条件十分艰苦,既无印刷工具,又缺乏纸张。彭雪枫发动群众,好不容易弄到两支铁笔、两块钢板、两筒油墨、一把油滚、一块木板和半筒高乐牌蜡纸。这张不平凡报纸就靠这些极其简易的设备办起来了。彭雪枫亲自为《拂晓报》刊头题字,撰写发刊词《“拂晓报”——我的良师》。在发刊词中,彭雪枫说:“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进、迈进有为、胜利就来的意思。军人们要在拂晓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这份报纸一经面世,就以其鲜明的立场、真实的报道、生动的文字和新颖的版面受到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的欢迎,奏响华中地区坚持抗战的响亮号角。

《拂晓报》开始不定期出刊,稍后始3天一期,最初用毛边纸、油光纸印刷,后改用新闻纸和油印机印刷。1939年9月29日,正值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1周年暨 《拂晓报》创刊1周年之际,《拂晓报》在涡阳县新兴集以10张20版印出特大号的第86期。版面蓝底套红,新颖夺目,受到全体指战员的热烈欢迎,也吸引了大批社会读者。

刘少奇对《拂晓报》的发展给予了热情关心和积极支持。1939年11月,他到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新兴集游击支队驻地检查工作时,特意到拂晓报社看望工作人员,并从《拂晓报》创刊号看起,每期都浏览了一遍。阅后,他称赞《拂晓报》是敌后办得最好的一张报纸,要拿到延安去,拿到莫斯科去展览。他还派人将《拂晓报》送给时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阅读,促进卫立煌对中共抗日方针的理解,从而推动统一战线工作。12月,在《拂晓报》出版百期纪念专刊之际,刘少奇特意为《拂晓报》题词:“为抗战的正确路线而斗争。”

随着根据地形势的好转,《拂晓报》先改为2日刊,后改为日刊。改版后报纸的刻印技术更加精湛,版面设计新颖美观,被誉为华中油印报之冠。在中原局和刘少奇的关心下,《拂晓报》在宣传党的方针、推动全民抗战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从第300期开始,《拂晓报》发行到延安、重庆、新县、西安、阜阳以及华北等地,得到全国报刊界知名人士的交口赞誉。后来,《拂晓报》还远涉重洋,传到了纽约、莫斯科及南洋各国的大都市,并被视为珍品收藏。1942年元旦,《拂晓报》和中共淮北区党委机关报《人民报》合并,成为中共淮北区党委的机关报。后增出部队版、路西版与《拂晓丛刊》。该报存在时间长,坚持8年,共出版1159期,在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日军民对日斗争事迹、指导部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曾受到新四军政治部多次表扬。

创办《抗敌报(江北版)》,为早期中原局开展工作带来一盏指路灯

1939年12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率中原局领导机关到达皖东定远县后,决定办一张中原局的机关报。刘少奇指示原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委员、宣传部长王阑西和刘少奇的秘书刘彬,迅速筹备出版《抗敌报(江北版)》,为中原局机关报。报社由王阑西任主任兼编辑,林檎、甘柏、吕莹任编辑兼记者,刘一村、方言负责印刷出版,陶一波负责图书资料。为充实报社的力量和加强报纸的新闻性,刘少奇又把中原局电台台长及报务人员20余人派到报社。当时,报社设在定远县藕塘镇附近的一个村庄,和中原局、江北指挥部靠得很近。为避免国民党顽固派的干扰,报纸就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名义出版,报名叫作《抗敌报(江北版)》。对报纸的任务,刘少奇作了明确指示:当前中原地区的主要任务,是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向广大群众揭露日寇的诱降阴谋,加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汉奸汪精卫、亲日派、反共顽固派的投降、倒退、分裂活动,为坚持抗战、团结和进步而奋斗。《抗敌报(江北版)》要围绕这个主要任务,把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方针、政策向根据地广大群众进行宣传,使党的任务、方针、政策和广大群众见面,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变成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他要求把办好报纸列为中原局工作的重要内容,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各地党委要利用报纸指导工作。

1939年11月20日,在皖东定远县藕塘镇附近的一个村庄,《抗敌报(江北版)》正式出版,为油印4开小报,国际国内新闻主要依靠抄收或改写新华社、中央社播发的新闻,报纸主要篇幅刊登党中央、中原局以及军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的重要言论和文章。发动和组织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扩大抗日武装部队,发展与建立党的组织和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工资,改善人民生活等内容都会经常在报纸有所反映,根据地军民战斗的情况也时见报道。报纸出版后,领导机关、部队指战员、农民群众都非常的兴奋,特别是当报纸张贴在街头墙上的时候,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围拢过来看,识字的人还会大声地念给不识字的人们听。就这样,这张报纸就好比一个指路灯,报纸上宣传的内容在部队、地方以及广大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抗敌报(江北版)》创刊后,刘少奇经常带头为报纸撰写文章。他撰写的《做一个好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论党内斗争》《最近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动与中国抗战》等重要理论文章先后在《抗敌报(江北版)》刊出,在根据地广大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教育。

由于受初期条件的限制,报纸创刊时为油印版。在刘少奇的关心下,报社建立了印刷厂,并从1940年5月1日起改为铅印4开报纸,报社人员这时增加到100多人,报纸由3日刊改为2日刊,发行份数增加到四五千份。1940年12月1日,中原局新的机关报《江淮日报》创刊,《抗敌报(江北版)》停刊。

创办《江淮日报》,成为继延安《新中华报》和重庆《新华日报》之后,中国共产党公开出版的第三张大型日报

《江淮日报》1940年12月1日在江苏盐城创刊,先是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机关报,1941年5月中原局与东南局合并为华中局后,《江淮日报》又作为华中局的机关报,由刘少奇兼任社长,王阑西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刘少奇以“胡服”的名字(当时刘少奇的化名)为报纸题写了报头。

《江淮日报》由《抗敌报(江北版)》改成,初为铅印4开2版,1941年6月1日扩大到4开4版;最初发行4000份,后增至1.5万份,除华中抗日根据地外,还秘密发行到日伪占领区。刘少奇写的《论抗日民主政权》一文,就发表在《江淮日报》创刊号上。创刊次日,刘少奇在向中共中央报告苏北地区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时说:“中原局机关报《江淮日报》已于12月1日在盐城出版,订购者甚多。”

彭雪枫

《江淮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定位十分明确,主要是传达中共中央对抗日战争的主张和政策,宣传中原局(华中局)、新四军对军事和政治斗争的主张,揭露、驳斥日伪和顽固派的反共宣传,报道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群众工作开展等情况。

《江淮日报》创刊以后,一直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在兼任《江淮日报》社长期间,刘少奇十分重视党的宣传工作。他提出,《江淮日报》要面向1亿人口,直接成为对敌伪顽斗争的武器。他要求报社抓住重点,除每天刊登延安电讯外,要多登群众爱看的新闻报道,注意解决党内的思想问题。为此,报纸专门辟有《抗敌文艺》《抗剧》等副刊,其生动活泼的形式既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也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文化工作的发展。刘少奇对报纸的出版工作也给予了积极的指导。对该报的重要稿件,他都要亲自审定修改。皖南事变后,该报总编辑王阑西接连写了10篇社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罪行。这10篇社论,都经过刘少奇的审阅修改,常常是夜里十一二点把社论草稿给他送去,次日凌晨两三点,刘少奇改毕退回。他还和陈毅多次策马同行,前来报社检查工作,与记者、编辑、排字工、印刷工亲切交谈,要求大家艰苦奋斗,认认真真地办好党报。

由于定位明确、内容活泼,《江淮日报》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各阶层人士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尽管受敌后交通不便、设备不足等条件限制,但《江淮日报》日发行量仍达万份。它除发行到华中、华北各个抗日根据地外,还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上海、南京等沦陷区城市和大后方重庆等地,香港以至东南亚华侨社团有时也能看到《江淮日报》。

1941年1月7日皖南事变爆发后,刘少奇在悲痛之余表现出了超凡的清醒和冷静。他一面教育华中党和军队干部“沉着、坚定、勇敢”,“遵守党的纪律,等候中央命令”,一面指示《江淮日报》发表社论,揭露真相,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在分析华中和全国形势后,从抗战大局出发,于1941年1月15日致电毛泽东及党中央,提出“政治上取全面攻势,军事上取守势”。这一重要建议很快为中央接受,并成为后来中央所制定的新的斗争策略。根据刘少奇的指示,《江淮日报》先后发表了《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的真相》和陈毅《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等文章,揭露了蒋介石破坏抗战制造分裂的阴谋,宣传了中共中央对事变采取的正确政策和方针。

因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对盐阜地区实行夹击围攻,为使敌人搞不清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去向,根据刘少奇和陈毅的指示,《江淮日报》于1941年7月22日停刊。该报虽然出版的时间不长,但对于推动华中地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创办《江淮文化》,促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1941年4月,江淮日报社创办综合性月刊《江淮文化》,为16开本。该杂志由华中总指挥部(后为新四军政治部)主办,“发刊词”说明“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该刊任务之一。为配合《江淮文化》的创刊,《江淮日报》发表题为《文化运动与组织动员》的社论,把文化建设作为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大工作提出来,动员苏北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建国目标下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推动文化运动的开展。

4月10日,刘少奇为《江淮文化》杂志题词。他在题词中写道:

《江淮文化》的出版,它将为抗战服务,为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长期坚持敌后抗战、争取抗战最后胜利服务,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与巩固服务。它将坚决的不留情的反对敌寇、汉奸的奴隶文化及引导人民走向民族叛变与堕落腐化的文化,而为提高民族气节、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同时,它将反对封建的武断的文化及引导人民走向愚昧、黑暗、盲从的文化,而为拥护科学的真理与提高人民的觉悟程度及政治文化水准而斗争。它将在文化战线上首战敌寇、汉奸及黑暗倒退的反动势力,而为自由独立幸福的新中国在思想上准备强固的基础。

4月19日, 《江淮文化》杂志在盐城正式出版。1940年底刘少奇就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问题撰写的《论抗日民主政权》一文,就刊发在 《江淮文化》创刊号上,署名胡服,全文约4700字。文章阐述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任务和组织原则,论述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合法性,指出在敌后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有着推动全国民主化的重大影响。随后, 《江淮文化》又发表了毛泽东的 《新民主主义论》中前9个部分,即:中国向何处去、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驳资产阶级专政、驳 “左”倾空谈主义、驳顽固派。 《江淮文化》杂志刊登这两篇重要文章,对帮助人们进一步认清中国革命形势,为今后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在刘少奇的指导下,《江淮文化》偏重于文艺性和群众性。创刊号刊有彭康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吴蔷的《政治通俗宣传几例》、丘东平的小说《茅山下》、许幸之的诗《春雷》、殷扬的特写《皖南突围记》、莫朴的木刻《我们活跃在苏北》等。

同年7月,《江淮文化》停刊。虽然该刊存在时间不长,但对进一步繁荣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全面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题图 1945年,刘少奇在延安

责任编辑 张荣辉

猜你喜欢
江北刘少奇根据地
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江南的水与江北的沙
湘江北去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