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洛维工程在苏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10-04-14 21:55:05巴特尔
水利水电快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苏丹考古大坝

A.巴特尔

马元珽 译自英刊《水电与大坝》2009年第 3期

早在1912年,在德国杂志《德国水管理》(由德国国家大坝委员会存档)的第1期中,就设想在苏丹尼罗河的第4级瀑布处开发水利工程,以灌溉苏丹北部地区。当时的工程成本估计为1000万英镑。

在该地区兴建水电工程计划的技术可行性研究最早始于1940年,最终建成了麦洛维枢纽工程。在20世纪 90年代,加拿大的莫嫩科阿格拉(Monenco-Agra)公司对此计划作了修订,90年代末,莫斯科水利工程研究院(Hidroprojekt Institute in Moscow)再次对其进行了修订。2000年,苏丹大坝执行机构(一个受共和国总统直接领导的部门)委托德国拉迈尔(Lahmeyer)国际公司审查该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着眼于保证国际筹资。当时,提出了几项建议,以对原先的设计进行改进。根据这些建议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土工技术方面的研究。

同时,从科威特基金、阿布扎比基金、阿拉伯基金和沙特基金、阿曼苏丹国共获得12亿美元(2003/2004年价格)的援助资金,再加上苏丹政府划拔的资金。此外,中国进出口银行同意投资 3亿美元,这样中国也成了该项工程的主要投资方。

早在100多年前就设想在该地区开发水资源的人们,如果能目睹麦洛维水电枢纽首批2台机组开始投入运行的话,他们一定会感到骄傲。这项重要工程是非洲最大的在建水电工程,当其完工时,装机容量将达1250MW,使苏丹的总装机容量翻一番,并能提供 40万 hm2土地的灌溉用水。

这项水电枢纽工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工程,将对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除了为电网提供电力外,还利用泵站灌溉农田,使原本荒芜的沙漠变成丰产的良田。

通过国际招标,拉迈尔国际公司和两家当地的工程公司作为分包商受聘为项目的工程单位,负责施工设计、工程管理和工地监理。

施工合同授予了中国工程公司联合体 CCMD,旗下包括中国水电公司(以前叫中国水电国际公司)。

机电设备供货商包括法国阿尔斯通(提供水轮机和发电机)和中国某公司(提供输电系统),瑞士ABB作为分包商,负责提供控制设备和变压器。

1 主要建筑物

该工程位于首都喀土穆以北约 350km,阿特巴拉(Atbara)市以西约259 km处。坝址的地形与地质特性要求将工程建筑物设计成一个复合结构,建筑物总长为9.7 km。主体建筑物包括:

(1)一座典型的粘土心墙堆石坝(高 64 m,长883m,大坝体积为8.25×106m3),地基为冲积物。

(2)发电进水口大坝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物,长 300m,高 67m,安装10个发电进水口。混流式水轮机运行时的净水头为45.5m,转速为100r/m in。

(3)一个混凝土溢洪道坝段,长154 m,配备弧形闸门。

(4)一个长 90m的非溢流坝坝段。

(5)左右2个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段:右岸坝高53m,长4.4 km;左岸坝高50m,长1.4 km。

(6)两侧有副坝(右岸副坝长 450m,左岸副坝长1.9 km)。

2 试运行和发电效益

为了充分利用电力,在电厂与主要负荷中心(喀土穆、阿特巴拉和苏丹港)之间修建了一个500kV和一个220kV的输电网,以与国家电力公司(NEC)现有运行中的电网连接。这是第1次为苏丹电网引进500kV电压等级。麦洛维至喀土穆架设有2条单回路500kV线路,麦洛维至阿特巴拉架设有一条500kV线路。从马尔克希亚特(Markhiat)、卡巴希(Kabbashi)和阿特巴拉 3个地点以220kV输电网向 NEC电网送电。

首批2台大型机组的投入运行,尤其是将它们与相对较小的苏丹电力系统并网,在技术操作上难度相当大,对于国际技术小组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主要是担心系统的跳闸会引起大面积的停电。但是,在正式发电典礼之前的一星期,在试运行中500kV线路成功通电,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未来当10台125MW的机组全部投入运行时,麦洛维电厂的装机容量将比目前全国的1000MW还要大(目前,约有300MW为水电)。该工程标志着苏丹水电大发展的开端。最近,拉迈尔(Lahmeyer)国际公司宣布,他们已经取得了在苏丹尼罗河上设计另外5座水电工程的合同,这5座水电工程是萨巴洛卡(Sabaloka)、舍赖克(Shereik)、达加升(Dagash)、莫格拉特(Mograt)和卡吉巴(Kajbar)。

麦洛维工程向电网送电可满足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减少小型用户的电费,并破天荒地使北方地区的许多村庄实现了电气化,而且还能改善农业生产系统,发展食品加工业,以及抽取地下水加强灌溉系统。

有2万人参加了该工程的并网发电庆典仪式,反映出该工程深受公众的欢迎。苏丹总统和能源与水利部部长、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水利部长也出席了庆典仪式。

3 农业灌溉

工程正向当地提供灌溉用水,移民安置村中的农民享有用水的优先权。将来,该工程将考虑逐步发展苏丹北部的灌溉农业,最终使灌溉面积达到 40万 hm2。这样不仅使大量干旱的处女地可以得到开垦,而且可以促进作物多样化和农业新技术的发展。

一项引人注目的开发项目是生产马铃薯种。麦洛维工程使马铃薯在当地得以种植,并在适当的温度下贮存。按照苏丹大坝执行机构(DIU)的说法,以前马铃薯完全依赖进口。现在该国首次实现可自产马铃薯以满足全国的需求。而且,当地出产的马铃薯质量非常好,在满足本国的需求后,苏丹的马铃薯种还可以出口到荷兰。现在,已经有贮存 450t马铃薯的能力,而且这种贮存能力将增加到1500t,最终达到5000t。

由于发展了喷灌系统,该地区的小麦产量也大大增加。另外由于采用了喷灌,使小麦的种植面积已扩大至1260hm2,计划还要进一步扩大。据有关方面的报道,小麦单产也大幅提高。

苏丹大坝执行机构的艾哈迈德(Ahmed)博士介绍说:以前,一个家庭只限于向其家庭成员传授种植技术,一般一个家庭只种几棵椰枣树以收获一些椰枣,种的蔬菜仅供自家食用。现在,有了农业技术培训班,借助于简单的农业机械,可鼓励农民种植多样性的作物。例如,在收获了椰枣之后,到了冬季再种小麦。

现在已开始试种橄榄。在库区移民村中也已种植了柑桔类水果。

住在移民村(如哈姆达(Hamdab)移民新村)中的农民,在至少2 a(最多5 a)的时间里可免费获得由苏丹大坝执行机构提供的供水、种子和化肥。支持期过后,他们将能自给自足。

在笔者走访期间,与当地几个农民的交谈中也得到了证实,他们对新生活感到满意。

4 社会和环境

4.1 住房和其他社会福利

库区移民总数为7000人。受影响的种族主要是哈姆达、阿姆里(Amri)和马纳西尔(Manasir)族。他们原先居住的地方,其基础设施和住房条件很差。现在为他们提供了约 9000间家庭新房。通常,村民种植蔬菜供自己食用或在当地集市上出售,直接从河流取水。苏丹政府建立了 4个移民区,第1个是埃尔穆尔塔加(El-Multaga),于2003年建成。后来移民区更名为新哈姆达、新阿姆里、埃尔穆克拉夫拉卜(El Mukravrab)和卡赫海拉东(Kaheila East)(总面积超过 62400hm2)。

为保证让库区移民成为工程的直接受益人,政府尽了很大的努力。移民村中的住房有水电供应,还有卫生设施。部分家庭还首次用上了冰箱和电视。

另外,还为村民修建了学校、诊所、清真寺及其他重要的基础设施,如体育和休闲设施。移民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新成立了妇联,鼓励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以提高妇女的读写能力、计算机使用技能,传授他们培育照料儿童和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成立了农民协会和水用户协会,以促进农业新技术方面的经验交流。

移民区医疗保健设施的改善尤其显著。《水电与大坝》杂志的记者有机会探访了在实施移民工程之前的老式医院,即该地区典型的那种医院,矮小脏乱的房间作为手术室。最近已经落成的新医院占地面积24000m2,配备有一个手术准备室和术后恢复室及一个设备精良的手术室。医院装备有X光机、血库和一个验光室。住院病房有60张床位。苏丹大坝执行机构指出,该医院不仅为库区移民服务,而且面向当地整个社区民众。在访问阿姆里移民新村的一个家庭时,一位妇女告诉我们,她的一个兄弟几年前就是因为不能及时送到当时的老医院而死在途中,当时送他到医院的司机在穿越沙漠时迷了路。现在,通过柏油马路(也是麦洛维工程的组成部分)很快就可到达新建的医院,这对急救来说节约了时间就是战胜了死神。

麦洛维工程另外的效益是将来可发展渔业以及改善航道条件。河流治理得到改进的同时也将降低下游洪水泛滥的风险,以前,大片肥沃的土地和庄稼被尼罗河泛滥的洪水淹没。该地区工业的兴起将为当地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麦洛维工程的移民投资共计约 4亿美元。

4.2 改善交通

该工程的第1个附带效益是修建了连接集镇与城市的交通道路,包括麦洛维镇与首都喀土穆市之间的道路。在不到10a之前,从麦洛维到喀土穆要花 9 d时间,部分旅程为火车,部分为骑骆驼或坐卡车,部分为步行穿越沙漠。大坝工程修建的柏油马路使得居住在麦洛维工程北部地区的人们只需用5~6 h即可到达首都。

为了修筑大坝,总共修建了约1000km的公路,包括 3座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这对该地区的发展是个很大的促进,因为这是喀土穆与埃及边境之间尼罗河上的第一批桥梁。

得益于麦洛维工程,最近一座新机场宣告落成。将来欧洲到南非的航班可能中途在此着陆,将可增加该地区的财政收入。

5 考古抢救工程

在麦洛维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区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发掘,将文物编录造册并建馆予以保护,这项工程被称之为“麦洛维大坝考古抢救工程”。

在大坝施工之前,旅游和国家遗产部所属的“国家文物和博物馆协会”(NCAM)在尼罗河两岸和一些岛屿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其中一项考古工程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与指导。世界各地的以下组织对这项考古工程做出了贡献:

(1)负责工程最初可行性研究的加拿大莫嫩科公司的 K.格日姆斯基(K.Grzymski)博士进行了大坝对文物遗址的影响评估。

(2)罗马大学承担了下游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

(3)苏丹考古研究会(SARS)在尼罗河左岸和一些岛屿(从达尔阿拉卜(Dar el-Arab)到克尔比坎(Kerbikan))上进行了调查与探坑开挖。大英博物馆与苏丹考古研究会协作,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4)波兰格但斯克(Gdansk)考古博物馆代表团调查了右岸,并进行了试验性抢救发掘。

参与考古工程的其他组织包括:德国科隆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匈牙利科学院、波兰华沙大学科学院和波兰波兹南博物馆。

这些工作揭示了关于该地区可能存在的文化遗存的大量信息,发现了数百个文物遗址。这些遗址包括墓群和孤立的墓葬,不同时期的岩画、定居点遗迹和堡垒。

2001~2002年期间,在法国考古部门(SFDAS)的协助下,国家文物和博物馆协会组织开展了抢救埃尔穆尔塔加地区文物的大规模行动,覆盖面积达30940hm2。

国家文物和博物馆协会组织的另一个大规模考古活动是抢救性保护左岸文物遗址,范围为长约 8 km的河段。

波兰格但斯克考古博物馆代表团在右岸大致等面积的范围内展开了抢救性考古工作。记录下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该代表团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许多凯尔迈(Kerma)遗址,将原先认定的凯尔迈文化地理边界向上游推进了200多 km。

在左岸和达尔阿拉卜和基贝坎(Kibekan)之间的一些岛屿上,苏丹考古研究会(SARS)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发掘,包括代表该国历史所有时期的遗址,其中库希特(Kushite)金字塔遗址的发现尤其重要。

为了保护和展出第4瀑布地区的考古和民族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和博物馆协会和麦洛维大坝执行机构在第1个移民区(新哈姆达)建立了一座博物馆。

最近,又有一座新的博物馆在麦洛维地区开馆。

在工程准备阶段就开始重视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的发掘和整理,使许多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否则,人们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将无法知晓。

6 结 语

麦洛维工程另外2台机组投运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同时土建工程即将全部完工。整个工程计划于2010年 6月完工。按计划,最后一台机组于2010年 3月投入运行。

猜你喜欢
苏丹考古大坝
十大考古发现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52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46
三星堆考古解谜
再见,苏丹
趣味(语文)(2019年10期)2020-01-14 03:26:02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8:57
“苏丹”之死
环球人物(2018年7期)2018-04-23 07:58:42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百科知识(2018年6期)2018-04-03 15:43:54
帮海狸建一座大坝
大坝
考古与论今
阿来研究(2014年1期)2014-02-27 06: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