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张应生
(1.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管理局 陕西 渭南 714000;2.旬阳县水利局 陕西 旬阳 725700)
交口抽渭灌区是陕西省一个大型多级电力抽水灌区。西干渠位于交口灌区上游,渠道设计流量 3.0m3/s,全长8.2km,现已全部衬砌;渠系设有兴王、小寨两座抽水泵站,设施灌溉面积 8.8万亩,总装机容量 1500kW。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灌区用水管理模式逐步从大流量短历时转变为小流量长历时,这加大了水量调度难度,给灌区水量调配工作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直接导致配水不稳,水量对口率下降,灌溉效益降低。近几年,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水量调度管理水平,西干总站积极探索,不断实践,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破解了影响水量调度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1)实行流量包段制度。过去,西干渠的干渠水量损失由总站来承担。由于没有夯实管理站的管理责任,用水期间,特别是农作物需水关键期,渠道内经常出现上游偷水、下游抢水现象,不仅用水秩序混乱,而且水量对口落实很差。从2003年以来,西干渠推行了流量包段、水量包干制度。即西干总站只在干渠上设置两个测流断面(渠首一个,兴王与小寨站之间的交接段三支闸一个),确定两个管理站的包段范围;然后根据渠首流量、渠道水利用系数和各管理站的分水比例,确定两个管理站的引用流量;在包段内实行流量包干使用,节约归己,浪费不补,超引处罚。
(2)坚持按机组配水。灌区大流量短历时灌水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按计划配水,而小流量长历时灌水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按需配水。灌区机组一般是按大流量短历时灌水模式来设计选型的,出流量相对较大,不能满足小流量长历时灌水模式的用水需求,经常出现机组开开停停,造成水位忽高忽低,输水不稳,水损增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之前,采取设立调节渠道的办法来配水;2002年之后,借世行更新改造之机,管理局在兴王、小寨两个管理站分别安装了变频调速机组。这样就人为地控制了抽水出流量,既坚持了按机组配水,又实现了按需配水,大大提高了配水精度,降低了能源单耗。
(3)给抽水站架设用电专线。2003年以前,西干的兴王抽水站用电挂靠农网,用电得不到保证,到用水高峰期,特别是夏灌期间抽水机组经常出现跳闸现象,严重影响水量调度和抗旱灌溉工作。2003年以后,经协调电力部门,从东方红变电站给兴王抽水站架设了一条380V高压专线,从根本上解决了机组突然停电的问题,增加了水量调度工作的安全度。
(4)加强量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过去,西干渠采用流速仪断面测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测流误差较大;另外,沿干渠的斗渠及支渠量水堰,年久失修,变性损坏严重,量水精度也不高。为了提高量水精度,管理局专门在干渠口建设了喉道口宽为1.5m的大型巴歇尔量水堰,同时又从田间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中列支,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了沿干渠的斗渠及支渠量水堰。同时,还专门制定了量水设施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量水设施的日常管护工作。
(5)加强配水调度人员业务培训和政策法规学习。配水人员肩负着全干水量调度和落实对口的重任,其业务技能的高低和政策法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全干水量调度工作的好坏,因此,近年来,管3理局和总站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在全干配水人员中开展了政策法规和业务技术学习培训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水量调度工作上水平上台阶。通过学习,广大测工认真实践,摸索建立了上一级渠道水位与下一级渠道流量的关系,给配水工作提供了准确数据。总干渠(相支闸闸上)水位与兴王站流量的关系是:相支闸上水位在1.8m~2m之间时,兴王站能正常开启一小台机组;相支闸上水位应保持在2.2m~2.4m之间时,兴王站可开启两台以上机组,而且流量可满足。
近几年,西干总站采取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适应了新形势的要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使渠道水的利用系数达到了规定要求。在干渠场流量从15m3/s下降到12m3/s的情况下,干渠水利用系数仍然达到了0.94,水量对口率达到了99%以上。二是保证了渠道正常输水。据统计,安装变频抽水机组后,使机组频繁开启的行水天数从过去的年均85天降低到现在的5天,这样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渠道的正常输水,提高了配水精度。三是减少了水事纠纷。抽水专线架设后,突发停电的天数从过去的年均35天降低到现在的不到10天,这样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渠道的安全输水,特别是夏灌用水紧张时,多抽了水,多浇了地,缓解了用水矛盾。
灌区用配水是农田水利的一项基础设施,能够对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不断地加强灌区用配水管理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为保证陕西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必须要抓好交口抽渭灌区农田水利的建设与管理。从局部上看,该举措既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从宏观上看,是实现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除了能够增加农业生产产量外,也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