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新友
(铜川市印台区水土保持工作站 陕西 铜川 727000)
铜川市印台区地处陕西省中部,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的低中山区。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总的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北部为土石山区,中南部为沟谷残塬,东南部为丘陵沟壑,形成了南北两山夹一东西向残原的地貌特征。全区地跨渭、洛两大水系,西部漆水河由北向南流经,东部有白水河上游支流阿庄河、红土河和广阳河。各种形态的大小流域密布。
(1)地形起伏,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地质构造使本区的地形地貌很大变异,多形成流失状态。水土流失面积6.25万hm2,其中耕地流失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1%,荒山荒坡流失面积0.62万hm2,大型冲刷沟36条,沟壑密度为1.46km/km2~1.62km/km2。由于水土流失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生产能力逐渐降低,加上地表植被过量砍伐,耕地裸露时间长,暴雨期间坡面和沟壑侵蚀十分严重,土地日益贫瘠。
(2)表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能力减退。
本区位于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沟深坡陡。若遇暴雨,表层流失,肥力减退,耕作层越来越薄,地力越来越贫瘠,单位面积产量低而不稳,造成了广种薄收的后果。由于本区现有耕地质量较差,全区耕地中基本没有高产田,低产田占到60%以上,25°以下的坡耕地占到42%,农业土地表土疏松,土壤结构不良,极易侵蚀,地力减退。
(3)气候反常,灾害频繁,植被稀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本区森林覆盖率高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历史形成的“刀耕火种”,毁坏大面积的森林,开垦坡地,生态平衡惨遭破坏,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建国后,当地大搞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成绩很大,但自然资源破坏容易恢复难。加上自然灾害和十年动乱期间,毁林开荒,陡坡种地,一些地方林缘后退,林相改变,质量下降,危机林业和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域性小气候反常,导致春寒春旱,农作物不能适期播种的年份增多。
本区地形破碎,坡陡沟深,相对高差大,沟壑密度大,所以,降水易产生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挟沙能力强。加上本区坡耕地多,作物一年一作,每年4月份以前基本没有覆盖;6月~7月夏收后正值雨季,裸露的地面易遭雨水侵蚀;7月~9月的降雨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并多以暴雨和连续降雨出现,易造成山洪暴发和水土流失。
本区是煤炭、建材业为主的城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十分严重,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并且具有特殊性。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业。本区是山西省煤炭工业生产的重要源地,全区范围内共分布着铜川矿务局10个中型矿井和70多个小型乡镇煤矿。煤矿工业生产的地面设施十分庞大,仅煤矿占地458.8hm2,人口密度高达10000人/km2左右,土地利用活动半径达3km以上。这种大规模的开发,严重破坏了原有地貌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这些大、小煤矿,每年共生产原煤562万t,已堆积各种矸石达630多万m3,多年来综合利用100多万m3,但是现在仍以110万t的速度排矸。这些堆积的煤矸石,在空气日照,风雨的作用下,表层逐渐风化,加上无任何拦挡保护措施,每逢暴雨,矸石表层顺陡坡滑塌,流入沟道,增加了大量的推移质。例如,王石凹煤矿的煤矸石流失,下淤到1km处的河床内,周围到处是冲积的矸石风化物,使河床普遍抬高1.5m左右,局部河段与两岸相平,常造成洪水越堤,冲毁农田,使下游500多亩农田遭受损失;东坡煤矿的排矸场已将沟道堵塞,每逢大雨,上游积水,淹没大片农田,严重地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
(2)建材业。本区也是一个建材工业基地,主要生产坩土、砖瓦、块石等。据调查,全区共有坩土(粘土)矿43个,采石场23处,砖瓦厂38个,水泥、白灰厂13个。这些厂矿共剥离地貌面积66.8万m2,共开挖土石方86.2万m2,其中坩土矿损坏地貌植被面积38.6万m2,致使陈炉地区到处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每年汛期大量土层被洪水冲走。据测量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4500t/km2。
(3)筑路交通业。由于本区煤炭、(坩土)粘土、石灰石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基本建设项目不断扩大,国道和地方道路修筑较多。据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境内新修主干公路298km,其中区级以上等级公路98.6km,以及乡镇、村级道路加宽,共计开挖土石方62.1万m3,损坏地貌植被面积160.8万m2,倾倒弃土68.2万m2。这些道路工程建设在本区一般通过山岭、沟道,形成高边坡,深挖方,破坏了天然植被,又无水土保持设施,形成了水土流失的强烈源地。
(4)城市垃圾。由于本区呈半环形围绕铜川市中心城市,属城市郊区。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本区的公害,多年来已排放堆积垃圾60多万t。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无垃圾处理设施,大量的垃圾堆放在靠近城边的山坡、沟道内,一遇暴雨时,大量的垃圾随流重新泄入沟道、河床,严重污染水源,破坏了生态环境。
(5)陡坡种地,毁林开荒。全区现在还有十万多亩坡式耕地,七至八月份暴雨高峰期间,夏田收获休闲,土壤面蚀严重。再由于矿区家属陡坡开荒种地现象严重,人为扩大了水土流失面积。
根据本区水土流失原因及发展特点,防治水土流失应树立“以防为主,防治并重,治管结合,讲求实效”的指导思想,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综合治理、实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农林牧副一齐上,实行种、养、加立体开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1)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充实科技人员,使水土保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机构、人员、资金和目标任务的落实。
(2)预防和管护是关键。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克服重治轻防轻管的倾向,严禁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首先是依法管制,加强法制观念。宣传、贯彻、执行好《水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防洪法》等法规,使人人知法、懂法、遵法。对保持水土影响较大的工矿企业,在建厂开矿前,要求他们提出水土保持规划,并按当地政府审批的方案实施。对个别只管生产,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单位和个人要严格依法管制。其次,制定乡、村管护条约,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己管理,做到人人均受约束,人人搞管护。第三,落实政策,承包管护。对流域治理实行独户承包、联产承包、专业队承包的形式,明确时间,落实任务,建立公证,使承包户能积极投工投劳,加快建设步伐,使保土保水的措施尽快发挥作用。
(3)改造坡耕地,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促进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开展水土保持,必须建立在粮食自足的基础上,一方面要退耕还林还草,一方面又要不断增加粮食总产。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一条,就是要逐步地增加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进而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在建设基本农田中,要坚持“统一规划,土方到劳(人),任务到户,集体组织,分户施工,超奖欠罚,一次兑现”的做法。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山区以修筑梯田为主,适当发展小块水地;破碎塬区以建设水平埝地为主;塬面完整,有灌溉水源的前原地区,应搞好灌区平地,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4)实行封山育林,严禁乱砍滥伐。封山育林是利用植物天然更新能力加以人工促进措施,从而达到恢复植被,保持水土的目的,把现有植被覆盖率36.9提高到70%以上。坚决贯彻《森林法》和国家关于严禁乱砍滥伐等有关法律法规,彻底刹住开荒风,积极还林还牧。
(5)调整农村用产业结构,促进土地合理使用,发展商品生产,搞活经济。发展商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是加快防治水土流失,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有效途径。全区山多、坡多、沟多,充分利用这类土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把单纯的水土保持治理转变为多种经营开发型的水土保持工程,用治理促开发,用开发促管护,结合各种水保措施栽植各种经济林和经济作物,来提高经济效益。
(6)制止人为的水土流失刻不容缓。本区内工矿业居多,人为水土流失已成为当前突出问题之一,当地政府应十分重视予以解决。建议铜川市和印台区成立相应机构,协调开矿、修路、基本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对国家兴办的基本建设工程严格按《水土保持法》要求进行报批,不搞地方保护,考虑长远利益,扎扎实实地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对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坚决予以重罚。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