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愉发(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上海 200060)
丝绸产品的开发(九)
——把握时代潮流开发新品
裘愉发
(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上海 200060)
有技术才有将来!“技术讲堂”与您分享专业技术资源。“技术讲堂”栏目,约请业界专家就大家关心的各种技术问题展开系列讲座。欢迎大家针对讲座内容或本企业生产实际来电、来函提出问题或者发表意见。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及解答,本刊将在后期的此栏目中予以刊登。本期继续推出关于丝绸产品开发的系列讲座,由丝织专家裘愉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讲。
“日衣夜被”一词道出人们对纺织品的一刻不可缺少。中国纺织产品的产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40 %,贸易量约占世界的30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纺织生产基地。但要想打造科技丝绸、绿色丝绸、品牌丝绸、时尚丝绸,从丝绸大国走向丝绸强国,只有不断开发丝绸新产品,并在开发过程中避免“反倾销”的干扰,才能使行业和企业获得发展和进步。
1.1 激烈的竞争态势急需开发新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纺织业集中体现了“三个提高”。
一是纺织业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差别化纤维、高性能纤维、功能化纤维相继开发成功,使纺织产品的面貌焕然一新,人们摆脱了过去对纺织面料要求经久耐穿、价廉物美的要求,纷纷追求时尚、华丽、舒适、高贵的感觉。纺织生产高科技技术的采用,使纺织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向大卷装、少工序、高产量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广泛采用,大容量电脑系统对织造实行全过程的自动控制,更使纺织机械面目一新。如在日本福井中龙株式会社,90台喷水织机正常车速为600 r/min,用55.5 dtex(50 D)DTY合纤丝制织经密为1 180根/10cm,纬密为980根/10cm的缎纹织物,一般台均用人0.25以下,织造效率98 %以上,且织物病疵极少。由于自动控制技术的日益进步,纺织厂建立无人或少人车间正在变为现实。
二是纺织业的竞争力日益提高。在短缺经济时代,纺织业的竞争体现为产量的竞争,以生产的数量满足人们的需要并争做潮流的先锋;20世纪90年代,则体现为质量和价格的竞争,“以新品开发市场,以质量和价格占领市场”成为产销竞争的格言;而21世纪则产量过剩,化纤的大发展使丝绸产品的原料供应日益充足,2007年世界纤维的总产量达到6 773.3万t,虽然桑蚕丝的产量只有14.5万t,占0.214 %,但化学纤维的产量为4 070.2万t,占60.09 %,丰富的纺织原料,使丝绸产量翻了几翻。产业进入了以高新技术为导向,以品牌竞争为焦点的高层次品牌竞争时代。
三是纺织产业的集中度日益提高。全球纺织业正在向亚洲转移,中国纺织品贸易总额和产值约占全世界的40 %,日本、韩国、印度、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中国台湾地区正以竞争的姿态大力发展纺织业。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的纺织厂商垄断了纺织生产的高新技术,占据了纺织丝绸生产的科技制高点。中国的纺织工业集中度也日益提高,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广东、福建沿海六省市的纺织产值占全国的80 %,纺织品出口额占全国纺织品出口额的81 %。
只有不断开发纺织新产品,才能在激烈竞争的时代领导纺织产品的新潮流,不被时代所淘汰。
1.2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急需开发新品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世界人均纤维的消费量1978年为7.2 kg,2007年达到了11.7 kg,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1978年为2.88 kg,2007年达到了15 kg,内销比重1978年为67 %,2007年达到了77 %,人们的消费意识向美观时尚、富有时代感发展,特别是一批价值型高消费人士的出现,急切需要新的纺织品满足他们的需要。
但目前由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还存在大量价格型消费者,他们不求价值而只要产品价格低廉,因而一般性产品也有一定的销量。
2.1 利用原料开发新品
2.1.1 利用新原料开发新品
采用不同的原料开发不同的产品是纺织产品开发的最基本手段,过去纺织行业棉、毛、丝、麻的专业划分也基本上是根据原料的不同而划分的。随着市场经济开发的逐步深入,这一行业界限已经被打破,长丝与短纤在各个行业中交叉使用,因而要不断开发新的原料品种。氨纶和PTT纤维的出现更使纺织产品进入了一个“无弹不成布”的时代,使纺织产品的面貌发生极大的变化。差别化合纤为合纤仿真开辟了新天地。
2.1.2 利用多种原料的结合开发新品
用各种方法将2种以上的原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新原料将兼具各种原料的特点,从而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是当前采用得比较多的办法。多种原料交织的方式可以使真丝绸产品的缺点得到弥补,从而获得性能较为优良的产品。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包缠,即将2种以上的纤维通过包缠技术形成包缠丝,如真丝和氨纶、棉纱和氨纶、锦纶和氨纶的包缠,特别是天然纤维和氨纶的包缠,既保留了天然纤维和人体接触的舒适性和保健性,又使产品具有十分良好的弹性;二是网络,将2种性能或色泽不一样的纤维通过网络技术网络在一起,可以获得织物表面色泽效应和产品性能完全不一样的产品;三是并合和加捻的结合,即通过并丝工序将2根以上的丝并合在一起,然后通过加捻,使并合丝具有一定的捻度,并具有各种纱线的优越性能。
2.1.3 利用原料的特殊外观和性能开发新品
绸面上的毛丝糙使光彩夺目的丝绸身价大跌,但是利用双宫丝的固有糙结却可以开发出受人喜爱的双宫绸,使织物具有一种新鲜感。合纤丝的牵伸不均匀,织成的绸染色后会产生针锋状的吸色不匀,使绸面因色泽不均匀而降级。利用这一特性,将丝线在牵伸时有意识地指令其牵伸和不牵伸,从而制成不均匀牵伸丝,织成的织物染色后在绸面上获得均匀分布的惹人喜爱的双色效果,等等。
2.2 利用组织开发新品
织物的基本组织有平纹、斜纹和缎纹,利用这三个基本组织,运用增减组织点法、组织叠加法、正反组织拆拼法、正反组织块面嵌入法、组织旋转拼接法、组织对称拼接法等手段,获得变化组织和联合组织,从而设计出复杂组织织物和小提花织物、大提花织物,获得千变万化的丝绸产品。
2.3 利用各种设备开发新品
新型织机以极快的速度在增长,当前用得最多的是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剑杆织机和片梭织机。剑杆织机原料的局限性比较小,但车速稍慢,比较适合于真丝产品和提花产品的织造;喷水织机特别适宜于合纤绸的织造,由于它的效率特别高,因而只要有合纤织物的生产,就有喷水织机的用武之地,它在中国合纤绸“替代进口”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喷气织机特别适宜于短纤纱作纬的产品,它速度快、效率高,但产品局限性较大;片梭织机的品种适应性比较好,车速也快,但卖价太高,所以在投入产出较好的筛网产品中才采用。
各种织机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特别对品种有各自的适应性,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织机的特点,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开发新品种。如世界上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掀起合纤仿真丝绸的开发研究,品种日新月异,流派纷呈,但综观世界潮流,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是东方以日本、韩国为主要代表,中国台湾地区紧随其后的合纤丝经加捻织成的纱绡类、绉类和乔绉类为主的产品,以及柔姿纱、朱丽纹、花瑶、霸王麻、西艳麻等,这些产品多采用喷水织机,深得中国消费者的欢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十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大陆进口合纤仿真丝绸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二是西方以意大利为代表的以仿毛、仿麻、仿棉短纤纱(丝)为主的合纤丝为原料,开发比较厚重的合纤仿真丝绸产品。他们在原料的混合运用、搭配上和织物组织的变化上下的功夫较深,采用剑杆织机织造,织物经上等的后整理,使厚实的织物具有舒适的手感、柔软的身骨,这类产品中国进口的也较多。新型织机是织机发展的方向,但由于品种的适应性需要,和投入产出的需要,有梭织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其发挥作用的天地。
3.1 把握时代潮流
目前虽然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时代(贫困型的衣着更新期)已经过去,人们的衣着更新期已经缩短为3年,而消费意识也向“美观适用、富有时代感”的方向发展。不把握好这个时代的主流,在设计和组织产品销售中就不适合消费者的需要,在量和质上就会发生错误。中国在20世纪60~70年代曾在丝绸行业中掀起一股开发醋酯纤维产品的热潮,当时的消费习惯以耐穿为主,醋酯丝产品强力较低,消费者反映普遍不佳,全行业下马。但它的外观和内在性能和真丝极为相似,又是绿色纤维,因而近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在美国,用它开发的纺织品已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真丝的价格是人造丝的近十倍,用它作绒织物的绒毛,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但目前真丝绒已成为畅销产品。
3.2 不要“一哄而上”
纺织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一只好的产品一周就可以仿造成功,若“一哄而上”,高利产品即刻会变成亏本产品,丝绸行业在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如以有光人造丝作经、无光人造丝作纬、幅宽为160 cm的富春纺,曾深得西欧国家的好感,在1989年上海市贸工双方开发成功以后,由于外地没有无光人造丝原料,乃独家生产,产品价格从刚试产成功时的5.8元/m涨到6.2元/m,有梭织机生产净利1.73万元/台年,工厂喜上眉梢;1990年底粘胶丝生产厂大批生产无光人造丝,因而全国各地“一哄而上”生产阔幅无光人造丝富春纺,其价格逐渐下跌到5.4元/m以下,从厚利变为亏损。因此,开发产品一定要走自已的路,切忌跟着别人跑,有些新产品的开拓者遵循“上市一只,手头一只,构思新一只”的宗旨,走着自已产品开发的路子,总是获得成功,值得借鉴学习。
3.3 小处着眼,大处着手
运用原料、织物组织开发出特殊的新品受人欢迎,同样有时只从小处着眼,也能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好产品。富春纺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作为大宗丝绸产品出口而受欢迎,但过去的幅宽是90 cm或114 cm,随着国外服装裁制技术的进步,要求丝绸产品的幅宽为160 cm,因中国当时只有狭幅织机不能生产宽幅产品而曾销路中断。1989年有了宽幅织机,只将产品的幅宽从114 cm改为160 cm,就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个小的改动就带动了一个行业。又如真丝绸由于娇嫩,不可用洗衣机洗涤,而美国等国家多用真丝绸,用的都是洗衣机,“真丝绸洗衣机可洗”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后来科技人员开动脑筋,将真丝绸在洗衣机上反复洗涤,娇嫩的真丝被反复摩擦磨出了似桃子表皮一样的绒毛(又称桃皮绒),就发明了“砂洗”服装(又称“桃皮绒”服装),并从真丝产品发展到合纤产品。
总之,用高新科技创新开发产品,开发能够带动行业发展的产品,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