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对策

2010-04-14 03:01吕梦蛟
山西煤炭 2010年12期
关键词:技能型煤炭企业煤炭

吕梦蛟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基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对策

吕梦蛟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在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煤炭产业高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煤炭资源整合和产业优化升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从政府、行业、企业和教育机构层面提出了加快高技能型煤炭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煤炭产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措施

1“十一五”期间,山西加快煤炭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煤炭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管理初步进入良性循环

世纪之交煤炭行业普遍出现的专业“人才荒”的问题,煤炭专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2005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启动了“煤矿安全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下发了《关于加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法加大了煤炭人才培养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对煤炭职业院校在师资培养、教学质量工程、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山西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煤炭人才培养培训的实际举措,采取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2008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专门文件《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2],对山西煤炭企业各类专业人才配备提出了最低要求,提出了加快煤炭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和具体目标。

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的政策和资金推动下,煤炭院校积极同行业企业合作,逐步调整办学服务方向和服务宗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设企业急需的煤炭类专业,逐年加大煤炭主体专业的培养规模,改善办学基础条件。山西省2005年以来,高职(专科)、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纷纷增设煤炭类专业。近五年期间,全省举办煤炭专业的学校数量扩大了一倍多,煤炭中专、高职专科的招生规模以15%左右的速度连年扩大。同时,各煤炭培训机构和大中专学校,不断挖掘教育资源,扩大企业职工安全和技术培训,提升干部和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进入本世纪以来,煤炭产业进入发展新兴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和优化,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带来整个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促使煤炭产业不断改革和完善招工和用人制度,创新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近五年期间,煤炭企业逐年扩大本专科毕业生招聘数量,大量的煤炭主体专业毕业生补充到生产、管理、技术一线岗位。经过五年的加快培养和培训,初步形成适应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和使用管理的良性机制。用人煤炭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得到缓解。

2 现阶段煤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和产业优化升级,煤炭行业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和矛盾,依然面临着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质量还不高等问题。

2.1 数量依然相对不足,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1)专业结构不合理。调查[3]表明,当前的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中,将近半数人员为非煤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专业岗位和所学专业不一致。近几年,煤炭企业优先考虑安置职工子女就业,有不少非煤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煤炭专业技术队伍,这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由于没有得到系统化的专业教育和培养,其专业能力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企业技术团队的整体结构,造成技术人员岗位虚设和技术团队整体能力的不足等问题。

2)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经过近几年的快速补充,煤炭企业专业人才队伍中近几年新增的大学、专科和中职毕业生占到半数以上。专业技术队伍中多数为初级、中级技术职务,产业工人中缺少中级、高级技术人才和技师、高级技师系列的技术工人。缺乏适应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技术创新性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

3)年龄结构形不成梯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技术骨干人员比例低,没有形成保持可持续的梯队化队伍。10年之后可能会出现煤炭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培养的大中专学生,是当前煤炭企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主体部分,占到总量的半数比例。经过20多年在煤炭生产一线工作实践,现今大多数已是煤炭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技术骨干或企业中高层领导岗位,是当今煤炭产业技术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新增加的大中专毕业生,在煤炭企业一线技术和生产岗位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才刚刚起步,还不能独立承担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重任,亟需加大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

2.2 企业兼并重组和转型发展带来煤炭主体专业

人才依然紧缺

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需要大量的煤炭安全技术和管理干部的快速补充。这一状况将伴随着资源整合后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在十余年内造成新一轮的煤炭主体专业人才的紧缺问题,并对人才培养层次、规格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2.3 适应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创新性人才

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

尽管煤炭职业院校在近几年不断改革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机制不灵活、教育改革理念和发展环境相对落后,特别是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之间的联系和对接上的缺失,导致目前煤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不能完全适应产业,所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3 当前山西煤炭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各类职业院校加大了煤炭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积极探索适应煤炭产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仍满足产业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3.1 政府和行业对煤炭职业院校投入相对不足,学校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当今产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适应

长期以来,国家在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没有考虑过煤炭特殊行业人才培养采取保护性的倾斜措施和政策。煤炭院校在建设资金和办学经费上同其他类型院校一样对待,而煤炭特种行业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实践教学比重大、实验实训设备投资大、人才培养成本高等特点,使得煤炭院校普遍面临建设和运行费用不足的困难。办学条件不足的问题导致培养规模和服务能力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障条件差等问题的,成为影响煤炭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实用技术,如果没有通过足够的实践训练,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煤矿生产是复杂的井下作业,其设备设施安全性能要求极高,设备笨重,价格昂贵,配备一座适合煤矿安全生产教学要求的采矿技术实训室、通风实验室、安全实训室,就需要上千万元建设资金。学校购置的设备在数量和技术性能上受到限制,每个学生的独立动手实际操作机会很少,实训效果并不好,不能适应普及性的教学实验和技能训练,只能给学生作“演示实验”。学校拥有的实习、实验实训等教学条件难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3.2 国家产业政策、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保护性政策滞后,煤炭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依然面临着招生“难”的苦衷,生源质量得不到保证

煤炭行业是高危艰苦行业,企业工作条件艰苦、职工待遇低、安全事故多,社会青年对煤炭行业有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近几年又是我国17岁到20岁高考毕业生人群逐年下降的低谷,适龄青年总量逐年递减,带来报考煤炭类院校的比例降低、生源质量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无疑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对煤炭教育的扶持力度,以增强煤炭产业的竞争力、吸引力,同时采取倾斜政策和鼓励办法,吸引更多有煤炭职业倾向的煤企子女和社会青年就读煤炭专业。

3.3 煤炭企业重视人才选聘和使用,但参与人才培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强,没有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

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建立共同培养人才的合作机制,是提高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企业对煤炭人才培养工作也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但企业在与学校合作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对参与学校办学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没有积极性。校企合作力度小、范围窄,导致学校的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脱节,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校企之间难以建立深度合作的办学机制,其中既有政府层面的导向不够,政策不明确,也有企业自身的认识和责任范围的问题,还有学校服务能力不强,办学机制不活等问题。

3.4 煤炭职业院校教育改革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尽管煤炭职业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相对滞后,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上与企业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煤炭院校的专业师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的问题,尤其缺乏既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又能够承担专业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师资短缺问题制约了煤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煤炭职业院校从社会上引进了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有好处。但受到现行人事管理体制和政策规定上的限制,这些从社会上引进的教师在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得不到公正待遇,这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4 加快煤炭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煤炭职业院校建设和改革的举措

4.1 各级政府加大对煤炭职业院校的政策、资金和

资源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煤炭职业院校加快建设、改革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省级政府应把煤炭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全省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一项战略工作来抓,出台人才培养培训支持政策,完善山西煤炭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省级财政加大对煤炭专业教学的事业经费比例。

2)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煤炭院校办学基础能力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学校建设用地、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选聘企业兼职教师和使用管理上、引导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保护。地方财政逐年加大学校在校舍建设、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比例,逐步改善煤炭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3)建立政府指导、行业主导、煤炭企事业单位和院校参加的山西煤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专门的领导和研究机构,研究和发布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需求信息,对煤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学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为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学校在人才培养决策上提供咨询。

4)建立政府指导、行业支持、煤炭企业参加、院校主体的煤炭职业教育校企产学合作领导机构,研究支持政策和保证制度,形成有政策支持、制度保证的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进煤炭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

5)建立政府主导、面向煤炭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的煤炭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提高煤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6)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设立煤炭艰苦专业学生奖学金,引导行业企业设立煤炭人才培养奖励基金,鼓励有志青年学习煤炭安全生产技术,从政策上保障煤炭行业艰苦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渠道,利用现有的煤炭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为煤矿一线培养技能型的专业人才。

4.2 煤炭企业参与并支持煤炭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议国家出台关于煤炭企业扶持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每年从煤炭销售收入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作煤炭院校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的教育经费。

2)煤矿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煤炭行业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的任务。在大型煤炭企业建立一定数量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实习基地,为全省煤炭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

在各煤炭企业建立技术工人培训中心,承担本企业职工技术工种培训和安全技术培训,积极推进职业资格鉴定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3)煤炭企业积极探索和设立人才培养助学基金,用来资助煤炭院校优秀学生的部分学习费用。通过发放助学金,企业可以优先吸收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4)煤炭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在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满足煤炭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教学的需要。

5)煤炭企业要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承担并支持煤炭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探索“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提高煤炭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企业的需求是职业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4.3 煤炭职业院校要积极办学机制、体制的创新,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和服务能力

1)煤炭职业院校要主动承担起培养煤炭技能型紧缺人才的任务,加紧调查研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积极开展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煤炭工业转型发展亟需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2)学校以服务为宗旨,努力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实践煤炭企业合作办学机制建设。

3)煤炭职业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其基础理论知识一般都比较扎实,但缺乏实际经验,为此职业院校应将他们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和见习,根据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现场培训,重点放在采煤方法改革、采煤技术革新以及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等方面;

4)职业院校要从企业招聘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组织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在待遇上不低于在校教师,调动兼职教师参加教学和教学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工程实践和专业业务上的优势。

[1]曹允伟,吕梦蛟,等.加快培养山西省煤炭技能型人才的对策和建议[J].煤炭经济研究,2005(6).

[2]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Z].2008-02-25.

[3]吕梦蛟.适应煤炭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加快煤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R].山西:山西煤炭教研资助项目研究报告.2010.

High-Technical Talents Training Measures for Coal Industr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V Meng-jiao
(ShanxiCoalVocat i onaland Techni calCol l ege,Tai yuan Shanxi030031,Chi na)

B ased on data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the paper lists the problems in the high-technical talents construction in coal industry. C o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industrial optimizationputs forw 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alents construction. Therefor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speed up the talents training on government level, industry level, enterprise level and educationalinstitution level..

coal industry;high-technical talents training;policies and measures

G640

A

1672-5050(2010)12-0030-04

编辑:刘新光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职业教育专项课题“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ZJ-07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0-09-15

吕梦蛟(1963—),男,山西万荣人,副教授,工学硕士,从事采矿工程教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技能型煤炭企业煤炭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煤炭的“未来”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