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涛,王 琪
(菏泽市立医院,山东菏泽 274000)
为明确外科 Apgar评分是否可以用于预测脑胶质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005年 4月 ~2009年 10月,我们分析了 20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外科 Apgar评分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资料分析:本组男 126例、女 75例,年龄 18~72岁。病理检查示星型细胞瘤 95例,胶质母细胞瘤 30例,少支胶质细胞瘤 24例,室管膜细胞瘤 16例,髓母细胞瘤 21例,其他15例。病理分级 1~2级 124例,3~4级 77例。本组 62例患者病人术后发生了并发症,35例出现一种以上严重并发症。其中长期昏迷 19例、肢体偏瘫 16例、颅内感染 15例、脑内血肿 9例、电解质紊乱 28例、内分泌紊乱 7例。
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全切 180例,大部切除 21例。患者术中失血量 >1 000m l、601~1 000m l、101~600 m l、<100ml分别被定为 0、1、2、3分,最低平均动脉压 <40 mmHg、40~54mmHg、55~ 69 mmHg、>70mmHg分别被定为 0、1、2、3分,最低心率 >85次 /min、76 ~ 85次 /min、66~75次 /min、56~ 65次 /min、≤55次 /min分别被定为 0、1、2、3、4分。三项得分之和即为患者的外科 Apgar评分。本组外科 Apgar评分高(7~ 10分)78例、中(5~6分)62例、低(≤4分)61例。外科 Apgar评分高者 8例(11.43%)出现并发症,中者 15例(24.19%)、低者 39例(63.93%),Log-Rank检验显示三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外科Apgar评分≤4分是发生术后并发症有意义的预测因素(OR=7.3,95%可信区间为 2.8~18.7,P<0.01)。
讨论:文献报道,外科Apgar评分可用于判定患者术后是否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或)死亡的危险,为预测手术患者转归提供了一种简便、及时且客观的评估方法;同时提出在临床实践中应尽量维持外科 Apgar评分在 9分以上。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在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中,外科 Apgar评分≤4分可有效的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示这种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临床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手术指征,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无成本、易操作以及即时反馈都是外科Apgar评分的优点,但术中三个变量的记录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应用影响血压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等的应用)及麻醉方案等都可能影响最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