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城市环境色彩地域性特征的因素

2010-04-13 18:20
四川建筑 2010年1期
关键词:色彩环境文化

张 倩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3)

在人类的视觉表象中,可以说一切形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所反映出来的。色彩作为最为敏感、最为丰富的视觉表象,所传达给观者的信息是其他形式要素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在城市这一承载人类文明的载体中,色彩无疑成为表现其地方特色、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以及城市形象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信息之一。

城市环境色彩的特征因素主要指作为视觉美学层面的意义,城市的视觉环境概括了城市中所有可视的物质因素,因而一个赏心悦目的城市环境必然要求一个协调的色彩关系,和具有一定城市形象特征的色彩主体。同时,作为地理文化层面的意义,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环境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并且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因其特定的人文、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而形成自己特定的或偏爱的色彩。因此,这些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因素直接影响了一个城市的总体环境色彩倾向,使色彩成为了表达城市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

1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1.1 城市的性质

城市的性质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主要职能,即该城市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城市的个性、特点、作用和发展方向”。例如《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指出:“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陇海——兰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对于如兰州、太原、沈阳等城市的性质定为工业城市。

城市的不同性质指出了城市的不同特性和发展方向,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基础依据,对城市的结构和发展布局具有决定意义,因而在城市环境设计的实际操作中,对于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重点景区的确认有着指导意义。如海南省的三亚市,其城市性质为旅游城市,因此它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都需要围绕其性质进行,因而三亚市的总体城市色彩呈现出了清新、自然的特点。无论是自然的颜色还是流动的色彩,在这里都能完美地与自然环境融汇在一起,完美地表达了三亚这座旅游城市的城市名片——“美丽三亚、浪漫天涯”。

另外,城市环境色彩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除了具有视觉美学的意义之外,还具有文化层面的意义。城市的性质同样可以为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展现城市的特点和个性等文化层面的意义提供依据,并在进行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时对相应的城市特性进行强调和凸现。

1.2 城市的规模

城市的规模包括了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虽然不同城市随着其性质、地位和历史发展的不同,本身也会具有不同的规模,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的城市,其规模是城市工业文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城市的规模对于城市的结构、形态以至景观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一般说来,小城市人口少,功能简单,城市功能分区模糊、混合,交通量少;街道宽度较窄,城市景观的体验方式速度慢,距离短,城市的总体景观容易把握。一些有着悠久历史根源的小城市因为城市化进程缓慢、现代工业文明的痕迹较为疏淡,加之人们对地方历史和文化保护意识的成熟,使得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得以良好地凸现。如著名的意大利特林城的色彩规划,特林城有着浓厚悠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小城的色彩规划以对城市古建筑的色彩复原研究为根本而进行,在大量历史资料分析和实物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与城市人文历史脉络相一致的建筑色谱,指导城市古建筑幅员和新建筑建设,最终使其获得完整统一,多样且协调的城市建筑色彩景观。而大城市则情况相反,如我国的武汉市,占地大,人口多,城市功能复杂、全面,分区相对清晰和完善,交通量大、路程远,观察者对城市的总体面貌不易把握,常以某些标志性区域为认知典型,因此也很难有一个完整的城市环境色彩规划。同时,规模巨大的城市往往也意味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度发展,现代和传统、国际化和地域性的矛盾也愈加尖锐。因此,大的城市在现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往往会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形成不同程度的雷同,使其城市的环境色彩规划更难以进行。

因此,城市规模这一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决定城市环境色彩如何定位的基本衡量之一。一般情况下,小城市更为容易形成自己整体、独特的城市色彩环境;其色彩景观规划的策略有条件强调整体统一性,以城市的人文条件或自然环境的某种典型特征为出发点,使城市具有整体协调统一和个性鲜明的色彩景观。而大城市则不然,在现代城市的形成发展中,当城市具有一定规模之后,其功能分区的种类、特点便具有一定程度的趋同性,城市建筑的组成和形态也会随之不可避免地产生趋同,这一现象从城市功能需求的角度看,是有其必然性的。

2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或地区色彩的客观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条件和地方材料等方面。

2.1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不仅决定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也是决定建筑形式和材料的重要因素。材料作为色彩的载体,使得城市中人工元素(主要是建筑)的色彩也将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从色彩的视觉意义上说,一方面,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了不同的环境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色彩也将影响城市人工元素色彩的决定。

路易思·斯威诺夫在其《城市的色彩》一书中认为,日光的特性是决定一个地区或城市环境色彩的重要因素。而日光的特性来自于城市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比如纬度的高低、海拔高度,是否临近海岸线等地理条件,由此而确定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特有色彩,所接受阳光的入射角度,强弱等都将共同对环境色彩的选择产生影响。另外,一年当中雾天、雨天的多少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气的透明度。比如具有同样色彩的物品,在多雨阴郁的江南看上去要比在阳光绚丽的拉萨色彩鲜艳得多。不难发现,高原上的人们喜爱热烈、浓郁的颜色,而江南水乡的人们喜爱的色彩则含蓄得多。除去民族性格上的差异,地理环境上的差别也是导致两个地区人们色彩偏爱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光照条件

从物理学角度讲,光源色也是影响物体表象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光源色会因为物体表面不同的吸收光波长的特性而使物体呈现出不同于正常情况(白光照射下)的颜色。

在不同色温的天光下,人眼对城市环境色彩的感知有明显的变化。当天光随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而转换时,光色会发生变化。如清晨和黄昏,光偏红黄色,光色色温低,暖色系的物体表面会显得更加鲜艳,彩度有所提高,冷色系的物体表面会更为灰暗一些。但基本上由于人眼色视觉的生理特性和人对色彩识别的经验,使得人眼对不同城市环境色彩的感觉不会出现太大偏差,人眼仍能辨认出不同物体色属性的差别。

我们研究城市的环境色彩,重点不在于人眼对同一色彩表面在不同色温下感知的差异,而是在同一色温光下,不同色彩表面之间的协调。如果在标准光源(全阴天空)下,城市的环境色彩能够取得协调统一的效果,那么根据色彩调和理论,在统一的少量色彩倾向的光源照射下的环境色彩更易产生调和。因此我们在标准光源(全阴天空或晴天背阴处)下所进行的研究在各种自然天光条件下仍然适用。

2.3 地方性材料

从本质上讲,使用地方性的建筑材料,采用传统工艺是形成地方色彩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早期的建设中,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低下,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人们只能依靠现有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条件去获取尽量好的建筑材料,建造尽可能舒适的生存环境。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所能提供的建造材料不同,技术和工艺也各具特点,由此形成的地区性的环境色彩便自然而然地使城市环境具有了清晰明确的地区特点。

这种自然条件对城市环境特色的影响和控制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是强大而具有决定性的,而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从技术层面的角度看这种自然条件的约束在逐渐减少,甚至将变得微乎其微。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材料和色彩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是地区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需要有效地保护和加强,从而形成城市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文化。

3 人文环境因素

人文社会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一样也是主导城市环境色彩的重要因素。人文社会环境包括很多因素,受自然地理条件和技术工艺所局限而逐渐形成的地方建筑材料和传统用色习惯,是人文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还有比如社会制度、思想意识、社会风尚、传统习俗、宗教观念、文化艺术、经济技术等等因素共同作用参与形成的色彩传统。因此,作为文化环境因素之一的色彩传统的形成是极为复杂的,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对于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研究来说,重要的是要对研究对象用色彩的文化传统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将其作为进一步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因此,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和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正是这种多样的厚重的特性使得文化在地方景观中有着深刻而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与气候条件、地方材料等自然地理因素一样,对地区人文因素的掌握,须基于对一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全面客观的考察。

4 城市环境色彩的不同功能区域特性

城市的形态结构是非常复杂的。这里所指的城市主要功能区域环境色彩特性是指大中型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功能复杂。一般情况下,城市都会形成具有相对明确功能特征的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这些分区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在城市中承担着相应的功能。对于这些区域,应以其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角色、性质特点和相对位置作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以区域为单位的建筑及其他重要视觉元素的环境色彩控制。

5 结束语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处于很重要的地位,而研究地域性城市环境色彩特征因素以及城市主要功能区域环境色彩特性将对整个城市环境色彩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一方面色彩反映地域的历史文化,同时某一地域的主色调又体现着空间的可识别性,或者叫地方可识别性(Local Identity),另一方面色彩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它对人的视觉造成最直接的冲击。而且由于建筑和景观色彩变化具有相对长的周期,可能维持几十年到上百年,如果色彩出了问题的话,我们可能几代人都在忍受这种视觉污染。因此研究城市环境色彩以及它形成的特征因素对我们讨论空间可识别的问题以及地域文脉的传承有很大帮助。

[1] 辛艺峰.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学报,2004(5)

[2] 施淑文.建筑环境色彩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 焦燕.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 杨春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环境色彩研究[J].建筑学报,1994(7):48

猜你喜欢
色彩环境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谁远谁近?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