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征 陕西省户县中医医院(户县 71030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变态反应原因引起的鼻粘膜炎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笔者自 2005年 4月至 2009年 4月期间采用自拟鼻宁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 30例,并与辛芩颗粒治疗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 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 30例,其中男性 14例,女性 16例;年龄 20~ 52岁;病程最长 25年,最短 2年。 对照组共 30例,其中男性 15例,女性 15例;年龄 22~ 51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 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自拟鼻宁方治疗。处方:炙黄芪 15g,白术、防风、乌梅各 10g,白芷、川芎各 9g,苍耳子、炙甘草各 6g。 1d1剂,水煎 300~ 400mL,分早中晚 3次口服。若腹胀、纳呆、肢困等脾虚症状明显者,加党参、茯苓,或同服补中益气丸补气健脾;形寒怕冷、夜尿多等肾阳虚明显者,加附子、肉桂,或同服金匮肾气丸固肾纳气。对照组口服辛芩颗粒(国药准字Z31020014),5g/次,3次 /d。两组均以 2周为 1疗程,观察 2个疗程评价疗效。
疗效标准 将治疗前后记分情况,按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1]进行判定。
治疗结果 治疗组 30例,显效 10例,有效 16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为 86.6%。对照组 30例,显效8例,有效 15例,无效 7例,总有效率为 76.7%。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 论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 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根据其临床表现,变应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异气之邪乘虚而入,犯及鼻窍所致。但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肾气的摄纳,故本病症状表现在鼻,实则由肺气亏虚所致,且与脾肾有一定关系。肺气虚弱,风寒之邪乘机犯鼻,内伤于肺,正邪相争,格邪外出,故突然鼻痒、喷嚏频作;寒邪遏肺,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津水外溢,清涕自流;津水停聚则鼻塞不通、嗅觉减退。治当益气固表、温肺散寒为主。鼻宁方中黄芪、白术、甘草实肺补脾,益气固表;防风、苍耳子、白芷祛风止痛、芳香通窍;川芎活血祛风,可致鼻窍畅通;乌梅酸涩收敛,减少鼻粘膜渗出,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温肺散寒之功,切合变应性鼻炎病机,所以取效甚捷。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该病是特异性个体吸入致敏原后产生特异性抗体 Ig E介导的鼻粘膜炎症反应[2]。鼻宁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固表,药理研究显示两药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应激作用[3]。黄芪、白术、防风即玉屏风散,其对特异性及非特异免疫均有影响,可以促进 T淋巴细胞分裂增殖[4]。乌梅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5]。机体免疫力提高、过敏状态降低,则从根本上可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33(3):134-135.
[2] 黄选兆.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39.
[3] 侯家玉.中药药理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3-216.
[4] 柳永青.中成药玉屏风散研究进展 [J].中外医疗,2009,(34):178.
[5] 高学敏.中药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6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