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肝煎合生芦根饮加味治疗胃热炽盛型浅表性胃炎 43例

2010-04-13 04:54陈黎军张丽卿西安市临潼区中医医院西安710600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泛酸芦根嗳气

陈黎军 张丽卿 西安市临潼区中医医院 (西安 710600)

化肝煎来源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为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创之方。原方主治怒气伤肝,气逆动火,胁痛胀满,烦热动血。生芦根饮来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为唐代孙思邈方,功用清热生津,和胃降逆。主治伤寒后,哕,干呕,不下食。6年来,我院消化内科对 43例经胃镜确诊并中医分型为肝胃火盛型的浅表性胃炎,采用清热定痛,和胃顺气方法治疗,取化肝煎合生芦根饮加味,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43例,男性 29例,女性 14例;年龄 19~ 68岁;病程 1年内者 18例,1~ 3年者 21例,3年以上者 4例。临床表现:口苦、咽干、胃脘部胀痛、时有嗳气、泛酸、干呕,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

治疗方法 基本方:栀子、白芍、贝母各 12g,青皮、陈皮各 6g,生芦根 30g,竹茹、神曲、粳米各 20g,生姜、大黄各 10g,黄连 3g。临证加减:胁肋胀痛者,加生麦芽 30g;纳呆者,加炒三仙各 10g;泛酸干呕者,加乌贼骨 24g。水煎至 400mL,分 2次饭前 30min温服(由本院制剂室提供)。1d1剂,20d为 1疗程。连服 2个疗程观察结果。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标准,治愈:胃脘痛及其它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检查有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无变化。

治疗结果 治疗组 43例,痊愈 29例,有效 11例,总有效率 93.02%。

典型病例 王某,女,43岁,教师。2006年 7月 14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满,时有疼痛,干呕、泛酸 1年余。反复发作,遇劳累及情志不舒加重,曾服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等,病情时好时坏。3d前因工作与人口角,胃脘部胀满疼痛加重,口干苦、胁肋胀痛、嗳气、泛酸、干呕、纳差,大便 4日未解,小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胃镜检查:胃皱襞明显水肿、充血、粗糙。胃粘膜活检符合组织学胃炎证据,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治疗用基本方加生麦芽 30g,柴胡 10g,乌贼骨 24g,连服10剂。7月 20日 2诊,自述服药后解极臭稀便 2次,随之口和,胃脘部胀满疼痛、胁肋胀痛、嗳气、泛酸、干呕等症相继消失,饮食好转。上方去大黄、柴胡,继服 10剂。停药 5d后,复查胃镜,结果正常。随访 1年未见复发。

体 会 浅表性胃炎多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本病标在脾胃,本在肝胆。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加之外感时邪,而致脾胃气机淤滞,气郁化火,化肝煎最大特点是善解肝气之郁,平气逆而散郁火。生芦根饮功用清热生津,和胃降逆,与前方相辅相成。肝胃火盛型的浅表性胃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上应遵循胃府以通为用原则。所以定清热定痛,和胃顺气治则。方中栀子、黄连清肝胃之热;白芍敛肝降胆;青皮、陈皮疏理肝脾之气;大黄通腑泄热;贝母制酸敛疮;芦根生津益气;神曲、粳米、生姜和胃消食。全方共奏清热定痛,和胃顺气之效。

[1] 杜晓安.香苏郁金散加味治疗浅表性胃炎 46例[J].陕西中医,2010,31:316-317.

[2] 张建波.疏肝清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60例[J].陕西中医,2010,31:686-687.

[3] 高宁汉.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06,37(11):1529.

[4] 孙世发.消化系病实用方 [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1993:220-221.

猜你喜欢
泛酸芦根嗳气
药食两用话芦根
李郑生论治嗳气经验
喝粥泛酸 配点菜
白茅根与芦根煎液治鼻出血
芦根甘蔗饮止磨牙
清热小验方
酿酒酵母产泛酸工程菌株的构建与诱变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绝非泛泛而为
——水溶性维生素泛酸篇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