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菁,李 平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一个国家技术知识的获取与积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主研发创新、技术引进和吸收技术溢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从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发展初期自主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又多加限制,因此技术溢出与一国的技术进步关系密切。然而,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都存在一个主要不足,即其所讨论的经济实体被视为一个“孤岛”,其所使用的定量方法没有考虑不同区域间可能存在空间上的关联。
最近的研究中,学者将经济学和地理学相互融合,意识到地理空间上的临近性有助于技术分享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地理距离被看做是影响区域间技术溢出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技术输出地区与接收地区间的技术距离,被认为是影响区域间技术溢出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文中技术距离的概念是对技术差距与吸收能力的综合,因此,此处的技术距离是经济主体之间存在技术溢出可能性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决定了技术吸收方对所溢出技术识别、消化和利用的能力。另外,从微观视角关注技术溢出过程时,我们发现除以上两种因素外,不同的公司联盟、社会网络、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社会关系在目前的研究中尚未被统一定义,本文将其统一纳为社会距离的范畴,这些因素对区域间技术溢出的影响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影响区域间技术溢出的距离因素广义化为地理距离、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三种。分别对它们的影响效应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目前有关三种距离间交互作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在过去对经济学现象的研究中,空间区位理论一直被主流经济学拒之门外,这是由于空间经济学本身的某些特征,使得它成为了主流经济学家建模技术无法处理的领域。克鲁格曼认为主流经济学之所以对空间问题置之不理,并不是因为区位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重要,只是因为经济学家们没有掌握必要的研究工具。
地理距离对技术溢出的研究由于缺乏较好的研究工具,其研究一直无法深入,大多集中在地理距离对技术溢出作用的量的分析上,有关地理距离在技术溢出过程中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机理很难通过简单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本文从地理距离对技术溢出的两种不同影响效应这一角度对本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Keller(2002)选取了14个经合组织成员国(OECD)1970至1995年的制造业的数据,估计了G-5国家的研发投入对其他九个成员国生产率的影响,得出技术溢出随地理距离的延长而衰减,G-5国家知识半衰期的距离为800~1900公里。[1]王铮等(2003)对中国区域间技术溢出的空间认识分析,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技术的溢出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大而衰减。[2]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任何新技术最终都会在全世界传播开来,但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瞬间完成的,在一定时间段内,新技术只被有限的人利用。由于时空的不可分割性,在一段时间范围内,新技术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传播。第二,信息传输过程中会有扭曲和失真现象,传输路径越长,扭曲和失真现象越多,因为信息也有信息源和辐射圈,就如电磁波,离发射源越远,半径越大,电磁场越弱。第三,当今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而隐含知识构成了技术价值最重要的部分,相对于显性知识的易于获得,技术的独创性和技术进步更加取决于隐含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在我们的意识背景中存在着大量隐性维度的知识,即使人们对于自身意识能够完全了解,也往往面临一种交流表述性的困难,即对知识的表述困难。交流所使用的符号形式,例如,语言或文字,不能完全传递知识信息,即使有图片信息的辅助也无法完全满足传递所有信息的要求。因此,人们通常通过亲身示范来传递正确的信息,例如通过包含观察、模仿、纠错以及重复等学习过程的古典师傅——学徒关系。因此,也就导致了隐含知识的学习与传播难以在远距离进行,地理距离越远,为获取知识而付出的成本就越高。
Keller(2002)对14个OECD国家样本期内的估测得出技术溢出的区位性程度显著降低,技术知识变得越来越全球化,技术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下降的程度已降低了20%。[2]目前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发现地理距离对技术溢出的限制作用在逐渐变小(Glaeser&Kohlhase,2004)。[3]Thompson&Fox-Kean(2005)对Jaffe在1993年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采用了与Jaffe大致相同的样本,只是将选取控制样本的技术等级进行了细分,发现技术溢出的本地化特征并没有那么明显,尽管这种趋势依然存在。[4]这是因为,首先,任何的新知识、新技术,无论最初由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发明,最终都会传播开来,尽管这个传播过程可能非常的曲折,传播时间非常的漫长,但任何新技术都不可能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独占。再者就是,显性知识的传播是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相互依赖性大大加强,这保证了所有国家的人们都能进入同样的知识技术池。一般来说,商品的技术密度越高,它的溢出量与运输成本的相关性就越小。
综上所述,地理距离对于技术溢出的正负外在性并没有一致结论。总体上,我们可以得出对不同性质的技术知识,地理距离有不同的影响效应,特别是对具有创新性的隐含技术知识,地理距离是限制其溢出的,但这一趋势随着时间减弱。[1]
技术距离是主体间知识溢出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在同一技术领域,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知识水平相同就不会有溢出。而目前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则用事实证明了技术距离的存在。
Findlay(1978)&Blomstrom(1992)认为FD I溢出效应会随着技术距离的扩大而增加,因为增加了当地企业通过模仿外国技术来获得更高效率的机会。[5]Narule&Marine(2003)认为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距离是技术溢出产生的前提。[6]如果技术差距太小,跨国公司为当地企业带来的技术溢出会比较少。[7]
在现有的研究中,对技术距离的衡量主要从技术吸收国的人力资本存量、研发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几个方面来考量。因此,造成这一影响效应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人力资本存量。
Borensztein(1998)认为一个国家至少需要达到一个最低的人力资本水平才能从跨国企业的技术转移中获得收益,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达到这一人力资本最低水平,如果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于临界值,加大了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距离,则很难吸收和消化FD I的技术溢出。他通过衡量FD I的技术溢出模型发现,东道国公司的人力资本存量越丰富,FD I的技术溢出效果越明显。[8]Keller(1996)认为如果在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存量没有发生改变时获得国外技术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用是微不足道的。[9]他以Dixit&Stiglits(1977)模型为基础,考察了南美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远远低于同样是实行外向型政策促进本国技术进步的东亚国家,这正是由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差距,导致了两国技术吸收效果以及最终经济增长率的不同。[10]
2.研发水平与研发投入。
一个企业的研发水平是其技术能力的代表,研发水平越高,意味着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越高;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距离越小,则能够越快的模仿、消化和吸收溢出的技术,即对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越强。同时,吸收的技术溢出越多,企业本身的技术增长也就越快,给跨国公司造成的竞争压力也就越大,促使其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从而带来新一轮的良性循环。Wesley Cohen&Daniel Levinthal(1989)认为国内研发投资对于理解和评估新技术的趋向和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东道国厂商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条件。较高的研发投入有助于增强国家或地区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技术发展最新动态的能力,对引进技术作出客观评价。否则,会因引进一些落后技术,结果使其进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11]
3.技术吸收国的发展水平。
技术距离对技术溢出产生负效应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东道国的发展水平。Lipsey&Sjoholm(2004)研究发现跨国公司的工资水平高于东道国企业,以防劳动力流向东道国企业。如果东道国与跨国公司所有国的技术距离较大,发展水平低,属于欠发达国家,则使得这种工资差距更大,跨国公司员工向东道国企业移动会变的更为困难。[12]另外,欠发达国家的技术吸收能力弱,吸引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供应商和顾客存在较强联系的可能性比较小(Rodriguez Clare,1996),这使得通过前后向联系获得技术溢出的渠道失去作用。[13]
Mona Haddad&Ann Harrison(1993)利用公司层面的数据检验了摩洛哥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溢出,发现80年代后期外资的进入并没有加速东道国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摩洛哥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较大的技术距离阻碍了跨国公司溢出效应的产生。[14]Coe&Helpman(1995)的研究表明,从研发水平高的国家进口,有利于本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造成正效应的原因本文归纳为技术势能差与技术示范——模仿效应。[15]
技术势能是指一个特定地域技术水平的高低。两地的技术势差越大,扩散条件就越高,技术扩散就越难以发生;技术势差越小,扩散条件就相对较低,技术扩散就比较容易发生。沈越(1989)、傅家骥(1992)等学者认为,技术拥有者与周围空间产生了位势差,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一种平衡力会促使技术拥有者将创新向外扩散和传播,或者是周边地区对创新进行学习、模仿和借鉴。[16]89-92[17]101-121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东道国较低的技术水平为示范模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技术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学习已有的先进技术,实现后发优势。新经济增长理论学者的研究结果是,新技术的溢出效应是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技术距离的增函数,技术距离越大,外资企业提供的示范——模仿空间越大,相应国内企业赶超的潜力就越大。
综观以上可以看出,技术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区域间技术溢出,其与技术溢出效应呈倒U型关系。技术差距太小会导致东道国获得技术溢出动力不足等,引起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影响的正效应。然而技术差距不能太大,因为新技术可能与本地企业采用的技术完全不相关而不能被吸收,即技术溢出并不是自动产生并完全发挥作用的,直接效应来自其他企业的知识存量,这就要求接受者要有能力吸收并采用这些技术,也就产生了技术距离对技术溢出的负向作用。当地企业相对于跨国公司必须存在合适的技术差距,使其能从跨国公司的高技术中获益。
社会距离的具体含义,目前学者们还没有给出清晰的界定,而是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进行表述。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S immel(1990)认为,社会距离是人与人之间内在屏障。美国社会学家Park(1950)认为,社会距离是存在于集团与个人之间的亲近程度,它衡量了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总而言之,社会距离是一种可以测量的,用来表现个人或群体与一般社会关系间理解和亲密程度的等级。
对这一距离与地理距离和技术距离的研究有很大不同,社会距离更加关注微观层面的距离研究,即从更为微观的人际交流出发,观察知识拥有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对这一距离所产生的技术溢出影响进行研究。这一研究现在还停留于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方面,实证研究因数据搜集较难而没有获得太大进展。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从研究较多的公司知识联盟、社会网络和社会文化背景这三个影响社会距离的机制对技术溢出的影响进行总结。
公司的知识联盟是指一个公司为了能够获取其它公司可提供创新的技术而自愿达成的一种长期联盟方式,其目标就是学习和创造新技术,实现联盟公司共同受益。公司知识联盟的出现使现实意义上对公司的定义比法律意义上对公司的定义更为宽泛,因为打破公司原本法律意义上的定义更加有利于公司利用联盟来获得优势,而这些因联盟建立起来的关系网是公司拥有竞争优势的一种资产。[18]公司的知识联盟内部存在着技术资源的共享和风险收益的分担,从而使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缩短了公司间的社会距离。
Benjamin Gomes-Casseres,John Hagedoorn&Adam B.Jaffe(2005)通过对专利引用数据的考察,发现专利的引用率和联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关关系,公司之间的联盟对于技术溢出有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还发现公司之间的技术溢出也使得它们之间的联盟关系更加紧密。[19]Megan MacGarvie(2006)在研究中使用匹配对方法进一步测量了这一距离的影响效应,发现专利的引用率在公司达成联盟后迅速增加。[20]因此,公司联盟作为缩小社会距离的一种机制对技术溢出具有积极的影响效应。归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联盟内部因社会距离不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溢出效率。一个公司从无联盟状态进入到紧密的联盟关系中,会增加其获得技术溢出的可能性,而一个公司内部的技术溢出又会大于联盟内的技术溢出,这是因为一个公司内部的社会距离更小。其次,联盟建立的时间和公司在联盟中参与研发的程度对技术溢出都具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如果公司加入了新成立的联盟会比它加入成立了很久的联盟,获得的技术溢出多;并且若公司在联盟中有一定产权并参与了联盟中的研发,相比其他公司就会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除了以上原因,我们还发现联盟对技术溢出的影响还受到联盟中合作者的影响。合作者之间能力相近性和来源地的相似性也会促进联盟之间的技术流动。事实上,公司联盟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联盟内部公司的相互邻近性,也就是说,若联盟内公司间相似度,即社会距离较远,就不可能通过建立联盟来增加技术的溢出。
社会网络指人们相互之间了解和认同所构成的或多或少近乎制度化的联系。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世界是由社会行动者与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网络结构,关系是技术知识流动的渠道,行动者通过关系网络发现新技术,交换新技术。社会网络所解释的个体如何选择技术溢出对象,技术溢出者和技术转移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转移过程和效果的问题,就是从社会距离的角度研究其对技术溢出的影响。但是有关社会网络所造成的社会距离的远近对技术溢出的正负影响效应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对此我们有以下总结。
1.社会网络对技术溢出产生正向效应的原因。
早期以Granovetter(1973)为代表的研究,将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率的高低作为标准,把社会网络中的联系区分为强联系和弱联系,他认为相对于强联系,弱联系更可能在新技术的转移和溢出中发挥作用。[21]这类研究认为社会距离的疏远和不经常的联系能够连接组织中其他分离的群体和个体,从而能够获得新颖、有价值的信息。相反,强联系更容易产生重复信息,因为强联系往往发生在社会距离较近的人群中,这些人之间由于来往较为密切,信息交流较为充分,因此重复信息较多,由信息交流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率较低。由此使得社会距离较远的弱联系对技术知识共享十分有效。
2.社会网络对技术溢出产生负向效应的原因。
以上社会网络对技术溢出的正向效应,关注的是新技术的搜寻阶段。当我们将研究的注意力放在对技术溢出过程上时,会发现存在紧密的社会网络即社会距离较近能促进技术溢出(Hansen,1999),特别是包含关键信息和技术的隐性知识溢出。[22]对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第一,相互之间有频繁交流的主体或者有着强烈感情依赖的主体之间更容易分享技术。主体之间是否有强烈的情感依赖程度会影响提供帮助与支持的动机,这种动机可能源于对互惠的期望,也可能来自于为维持双方和谐关系的期望。[21]因为信任的关系,技术的传播者更愿意给予有用的技术,并聆听和吸收他人的技术知识;技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任有助于减少冲突和不必要的信息核查程序,从而使技术溢出的成本更低;并且,信任将使信任主体间减少对同伴行为的控制,更加接受同伴对自己的影响,从而提高二人之间技术交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3]第二,对于不同复杂程度的技术,这种负面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将技术知识分为三种等级,简单技术,中等复杂技术和复杂技术。研究发现简单技术和复杂技术的溢出受社会距离的影响都较弱。对于简单技术的溢出,社会距离的影响效应很小。这是因为,社会距离较远的接收者更加依赖于自身技术的研发来获取技术,从而取代通过技术溢出来获取知识,社会距离效应因此无明显作用。相比之下,复杂技术则无论技术接收者与输出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远或近,溢出效应都较弱,这是因为,复杂技术对任何技术接收者都具有溢出限制。对于中等复杂技术来说,社会距离较近的接收者则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的临近获得技术溢出效应。因此,对于三种类型的知识来说,社会距离的远近对中等复杂程度的技术知识具有最明显的影响效应。[24]
种族、语言等社会文化背景常被看做是一种影响技术溢出的社会距离,MacGarvie(2005)曾用语种来刻画社会的接近性,[25]Agrawal(2008)则使用种族背景作为社会距离的替代。[26]这种社会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技术溢出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社会关系,但这样的社会关系主要是间接关系,其潜在的假设是:文化背景相似的主体间,社会关系比较接近社会距离较小;反之,社会交流较少,社会距离较大。Agrawal,Kapur&McHale(2006)通过考察居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印度籍发明家之间的区位合作和种族合作发现,区位合作和种族合作对技术溢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证明了,加强一个地区中的民族多样性,使少数民族人口分散分布和增加少数民族发明家居住者的移民,对于这一地区的技术溢出作用都是积极的。[27]这也就证明了,社会文化背景这种社会距离对技术溢出是有影响效应的。
社会文化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这里所举出的种族和语言只是其中较为典型的内容。语言是人们之间交流的主要手段,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大象征,不同语种间往往存在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不同语种的技术拥有者之间交换技术相对困难,即使获得了来自其他语言地区的技术溢出,也会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造成吸收不足,从而使得技术溢出效率降低。种族间的隔阂与语言相似,在技术溢出的过程形成了一种障碍。但是,随着国家民族间的交流日渐增多,语言和种族所造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其对技术溢出的影响也逐渐变弱。
综上所述,虽然社会距离的不同影响机制对技术溢出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但社会距离对技术溢出总体来看具有负效应。
在距离对技术溢出影响的研究过程中,三种距离对技术溢出的交互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因为任何一种影响因素都不可能单独发挥作用,他们之间必然会存在交互关系。但在目前的文献中,对这三者交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距离与社会距离以及地理距离与技术距离这两方面,而社会距离与技术距离和它们三者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较少。
从理论上讲,地理距离的接近会使得社会距离较近,但社会距离的接近并不能代表地理距离也接近。有关地理距离与社会距离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引用不同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也有差距。主要观点有两种:一是认为两种距离成互补关系,在溢出过程中一种距离作为另一种距离的补充发挥作用;二是认为两种距离相互独立,相关程度低,存在替代关系。[28]
Breschi&Lissoni(2004)通过搜集欧洲专利局数据库中意大利发明人申请专利的信息,整理了专利共同发明人的数据,建立了EPO- INV数据库。[29]用这些数据来表示发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且考虑了社会距离与地理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发明人之间存在很大的社会距离时,地理距离的接近性很难解释专利的引用模式。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明人之间具有社会关系的专利组合相互引用的概率是那些发明人之间没有社会关系的专利组合的3倍。同处一地比地理上分散的专利组合相互引用率高出3.6倍。尽管地理上的接近性是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但共处一地并不是技术有效溢出的必要条件。研究还表明,在地理分散的情况下,有社会关系的专利间发生引用的可能性比没有的高30倍;而在都无社会关系的情况下,同处一地的专利间发生引用的可能性是地理上分散的9倍。据此,地理距离与社会距离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地理距离发挥作用的途径既可以从其本身给出解释,也可以从它充当技术距离影响技术溢出的间接影响变量来解释。[28]
而认为两种距离是相互替代关系的学者,则更倾向于将地理距离与社会距离作为两个独立的变量来加以观察。Hussler(2004)采用欧洲专利局1979至1996年的数据得出结论,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的相关性不显著,也就是说,如果地理上相近的国家间发生较多的技术溢出,那么更有可能是其他因素而不是社会距离相近所致。[30]Agrawal(2008)用种族这一虚拟变量表示社会距离,以有引用关系的专利发明人是否同处一地表示地理距离,从USPTO的专利数据中搜集了19612项印度裔专利发明人的专利及引用信息,发现当专利发明人同处一地且同一种族时,专利引用率提高2%;当专利人同处一地却分属不同种族时,他们之间知识溢出的可能性提高24%,这说明地理距离上的接近与社会距离的接近都有助于技术的溢出,但两者可相互替代。[26]
相对于地理距离与社会距离间的关系,另一种研究较多的是地理距离与技术距离间的交互作用。Bottazzi&Peri(1999)以86个国家为样本,应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对国家间技术溢出影响的存在性,但是这种影响效应随地理距离的增大而降低的速度很快;他们又应用Jaffe将区域间技术水平划分为30个等级的方法测算了国家间技术距离对技术溢出的影响,证明了技术距离影响的存在,但是,他们并没有考察地理距离与技术距离对技术溢出的共同作用。[31]后来,Autant(2002)注意到了地理距离和技术距离在技术溢出过程中的共同作用,并应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法国94个部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对一个部门的创新行为影响最大的是与其地理上邻近且技术上也邻近的部门的研发水平。[32]以上研究可以启示,地理距离与技术距离两者结合的作用是最优化的。
总体来说,目前对这三种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由于所选指标和数据来源的不同,在估测结论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有必要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采用效度更高的研究方法来观测他们之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地理距离、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都对技术溢出效应有着重要影响,所存在的影响效应目前并没有统一结论。在地理距离的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理距离对技术溢出具有负向影响,有些学者的研究发现这一影响效应正随着时间发展而逐渐减弱,但也有些学者并不承认地理距离对技术溢出存在影响效应。在技术距离的研究方面,学者们认为,技术距离并须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时,才能使技术溢出效应得到最有效的发挥。技术距离与技术溢出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在社会距离的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得出结论,社会距离对技术溢出具有负效应。对三种距离交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的研究,但由于目前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并没有统一的结论。
在文献的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现在学者们都认识到了技术溢出方面的距离因素并不只是单一的地理距离,但是大量的文献研究还是从单一视角进行分析,即使有些文献是将其中两种距离联合进行研究,却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对所选取的指标和研究方法解释不足以及实证研究结论存在较多分歧等。本文从地理距离、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三种距离因素考虑其对技术溢出的影响,但是影响技术溢出的情境因素并不只限于这三种距离,未来的研究应该对这一距离范围继续扩展,更为全面的分析影响区域间技术溢出的距离因素。在距离影响因素中,对于技术距离与社会距离之间以及它们三者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较少,它们对知识溢出的交互作用是存在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这都有待于我们寻找更好的衡量指标和测算方法来进一步测算。
[1] Keller,W.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1).
[2] 王铮,马翠芳,王莹.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J].地理学报,2003,(5).
[3] Glaeser,E.L.,and J.E.Kohlhase.Cities,Regions and the Decline of Transport Costs[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4,83:197-228.
[4] Thompson,P.,and M.Fox-Kean.Patent Citations and the Geography of Knowledge Spillovers:A Reassess 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1).
[5] Findlay,R.Relative Backwardness,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 Dynamic Model[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8,92:1-16.
[6] Narula,R.,and A.Marin.FD I Spillovers,Absorptive Capacities and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Argentina[Z].MER IT Research Memorandum,2003-016.
[7] Kokko,A.Technology,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4,43,(2):279-293.
[8] Borensztein E.,J.D.Gregorio,and J-W.Lee.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1998,45:115-135.
[9] Keller,W.Are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Trade-related?Analyzing Spillover among Randomly Matched Trade Partner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s,1996,42:1469-1481.
[10] Dixit,A.K.,and J.E.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297-308.
[11] Wesley,C.,and L.Daniel.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12] Lipsey,R.,and F.Sjoholm.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ducation and Wages in Indonesian Manufacturing[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73:415-422.
[13] Clare,A.R.Multinationals,Linka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4):852-873.
[14] Haddad,M.,and A.E.Harrison.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Morocco[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3,42:51 74.
[15] Coe,D.T.,and E.Helpman.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859-887.
[16] 沈越,鱼金涛.国际技术转移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17] 傅家骥.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M].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
[18] Rajan,R.G.,and L.Zingales.Financial Systems,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Growth[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1,17:467-482.
[19] Benjamin,G.C.,J.Hagedoorn,andA.B.Jaffe.DoAlliances Promote Knowledge Flow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80(1):5-33.
[20] MacGarvie,M.Do Fir ms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6,88(1):46-60.
[21] Granovetter,M.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J.Sociology,1973,78:1360 1380.
[22] Hansen,M.T.The Search 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82-111.
[23] Zand,D.E.Trust and Managerial Problem Solving[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2,17:229-239.
[24] Soreson,O.,J.W.Rivkin,and L.Fleming.Complexity Networks and Knowledge Flow[J].Research Policy,2006,35(7):994-1017.
[25] MacGarvie,M.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Diffusion as Measured by Patent Citations[J].Economics Letters,2005,87(1):121-126.
[26] Agrawal,A.,D.Kapur,and J.McHale.How do Spatial and Social Proximity Influence Knowledge Flows?Evidence from Patent Data[J].Journal ofUrban Economics,2008,64:258-269.
[27] Agrawal,A.,D.Kapur,and J.McHale.Birds of a Feather-Better Together?Exploring the Optim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thnic Inventors[Z].Working paper NO.12823.
[28] 向希尧,蔡虹.试论地理距离与社会距离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基于专利引用的研究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11).
[29] Breschi,S.,and F.Lissoni,.Knowledge Networks from Patent Data[M].Handbook of Quantit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Springer Netherlands,2005.
[30] Hussler,C.Culture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 in Europe:New Perspectives for Innovation and Convergence Policie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4,13(6):523-541.
[31] Bottazzi,L.,and G.Peri,.Innovation,Demand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Europone Regions[Z].CEPR Discussion PaperNO.2279.
[32] Autant-Bernard C.The Geography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echnological Proximity[M].Institutions and Systems in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