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平素体健的大连籍68岁退休女教师,于2008年7月自感左侧肩周疼痛,渐加重,到大连的两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遂给予周林频谱进行理疗,外敷伤湿祛痛关节膏等治疗。一周后,效果不著。同年8月,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患者除左侧肩关节周围炎外,余未见明显异常,建议口服芬必得和局部封闭治疗等,效果仍不佳,迁延未愈。后又自感双手拇指、食指、中指等逐渐变形,又到医院诊治。当地医院以类风湿关节炎治疗1月余,病情未见改善,渐出现轻咳、无痰,一月后渐加重,尤以夜间为甚。再到医院诊治,以普通感冒治疗,病情曾一度明显改善,未引起患者及医生的警惕。
后因左肩关节周围炎疼痛难忍,经人介绍于2009年4月20日来笔者处针灸治疗。当日因天气稍冷,患者又怕冷,手套等未摘,简单取其肩三针,曲池、外关和条口等穴位,利用毫针夹持进针器进行针刺治疗,采用平补平泄手法,留针二十分钟的治疗方法。
第二天,患者来针灸时,自述“好像有些缓解”。笔者仔细地查看患者的左上肢,发现患者手指关节变形,尤以手指头部粗大明显,询问其开始变形的时间,答约4个多月前,并逐渐加重。查右手亦如此,又听诊了肺部,未见明显异常。
查完体后,笔者对患者说:“今天先不给您针灸了,您今天或者明天必须去医院做一个肺部的加强CT。”见患者十分困惑,她走后,笔者马上给介绍人打电话,告诉他患者99%是肺癌,可能已到中晚期。
次日,患者自己到医院找熟悉的医生要求做肺部加强CT,那位医生因了解患者平日的身体状况,只是给其做了一个普通的CT。2小时以后,患者拿着CT报告结果找到那位医生,医生惊讶地说:“您的病都这样了,您怎么现在才来就诊?”
由于患者很难接受这突如其来的结果,精神一度萎靡不振。为了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举家来北京协和医院和肿瘤医院就诊。当某位专家得知发现癌症的经过,立即叫来他带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郑重其事地说:“你们看看,一位最基层的医生,未凭任何医疗器械和先进的检查手段,仅凭经验,就敢肯定地诊断是肺癌,这一点是值得你们好好学习的。”
其实,患者的病情相当隐匿,主要表现为左肩部痛,经理疗、口服止痛药、外敷关节祛痛膏、拔罐等治疗,效果不显著。尤其在出现了杵状指以及轻咳等症状后,细心的医生应该很容易发现这些症状的临床价值;特别是“杵状指”,它是肺部疾病的较典型体征,主要特点为末端指(趾)节呈杵状膨大,指(趾)甲呈弧形隆起,膨大部分的早期有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而晚期则出现组织增生,并常伴有紫绀。这些症状又常见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肺气肿、肺心病、支扩、肺癌等。
本例中,患者为老年女性,平素体健,出现“杵状指”,笔者最先诊断的就是肺癌。有资料显示,“杵状指”是肺癌最常见的骨骼末梢体征,有时合并肥大骨关节病。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由于患者平素体健,首发肩关节疼痛症状,干扰了患者求医的方向,也干扰了医生诊治的思路;患者属中心型肺癌,影像学的X光片不易发现,主要是因为肺病变部位和心脏、胸骨及大气管的影重合,一般的体检很难发现;杵状指出现的早期,患者本人就医时往往只挂骨科或普通外科,医生也往往首先考虑为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在日常诊治中,医生们要具有高度警惕性,详细采集病史,注意以下十个方面:(1)对40岁以上的患者,如发现持续2周以上的刺激性咳嗽,治疗无效的;(2)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近期出现咳嗽性质改变的;(3)单侧局限性哮鸣音,不因咳嗽改变的;(4)反复同一部位肺炎,特别是肺段肺炎的;(5)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无异物吸入,也无中毒症状,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6)原因不明的关节疼痛及杵状指(趾);(7)影像学发现局限性肺气肿、肺段或肺不张,相通支气管有可疑狭窄的;(8)孤立性圆形、类圆形病灶和单侧肺部阴影加深、增大;(9)原有稳定性肺结核病灶,其他部位出现新病灶,抗结核治疗后,病灶范围扩大或形成空洞,痰结核菌阴性的;(10)不明原因的迁移性、栓塞性下肢静脉炎的。
对以上症状高度重视,可使80%~90%的肺癌患者得到早期确诊,及早治疗,也可以使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