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阿富汗

2010-04-12 03:59陈志峰
新疆人文地理 2010年2期
关键词:喀布尔塔利班阿富汗

陈志峰

这些照片的拍摄,大部分都是匆匆一按,或者在行驶的车辆上用长焦镜头调来的。其中只有民俗及肖像照片,是在离机场很近的一个市场上拍摄的,在那里我们停留了20多分钟,那是我8天里最从容的一次拍摄,也就是在那里,我才真正接触到了身处战乱中的阿富汗平民,并拍了许多照片,以及一幅幅饱经战乱摧残的普什图族老人的肖像。

阿富汗为中亚内陆国,东与中国相邻,面积6523万平方千米,首都喀布尔。阿富汗绝大部分为高原、山地。干旱少雨,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80%,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该国平均海拔1000米,全国最大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斜贯西南;主要河流有阿姆河、赫尔曼德河、喀布尔河和哈里鲁德河。大陆性的气候使全国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明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经去过一趟伊朗,在那里我拍到了一幅颇为得意的照片——伊朗普什图族老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去阿富汗走走看看。

不到几个月,这个心愿就变成了现实。我作为企业家代表团的一员,乘飞机飞往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开始了为期8天的阿富汗之行,有阿富汗驻中国参赞一路陪同,给了我们极大的安全感。在阿富汗,我们从喀布尔一路北上,到达北方城市马扎里沙夫。沿途可谓战火纷飞,枪声爆炸声不断,其危险程度是身处和平地区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想停下来稳稳当当拍张照片几乎是不可能的。记得第一次,我要求下车拍片,刚过一分多钟就被陪同人员喊上了车。第二次,我刚一下车陪同人员就喊我上车,这让我十分恼火。看我很生气,他赔着笑脸解释说:大哥,你是不知道在这里下车有多危险,时间一长,车号就可能被塔利班武装分子记下来,如果听到他们说“肉来了,准备上菜”,那就糟了。

多年战争给阿富汗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至今仍随处可见。坎大哈国际机场附近,到处是被击毁的坦克、装甲车和飞机的残骸。坎大哈宾馆主楼,是该城最高的现代建筑,无数次的枪击炮轰使它弹痕累累,面目全非。

而今远离战场的坎大哈,颇显几分“太平”景致。城郊农田间,农民们正忙着农活;交通要道上,各种车辆穿梭其间;贸易集市里,气氛喧嚣热闹。城中商业区内,有不少来自国外的商品,一小瓶中国“香波”要卖到1.5万阿富汗尼,约合6元人民币。临街设摊叫卖的商贩,不时吸引着过路行人驻足。城里一些类似国内茶馆的地方,生意也相当“火爆”,里面常常挤满了人。

坎大哈也弥漫着异样的气氛。城区进出口处,遍布检查站,来往人员和车辆须在此接受检查。城中大街小巷,载有武装军人的巡逻军车,昼夜不断穿梭。出入于公共场所的当地妇女,个个身着“波尔卡”(一种只露眼睛、上下遮蔽的传统女性服装),让人不识“真面目”。

阿富汗女性的社会地位一向比较低,尤其在塔利班统治时期,女性出门都要穿一种叫“波尔卡”的罩袍,其实就是用一块蓝色的大布把人从头到脚都遮住,只在眼睛前面有个网状部分可以看到外面。这种禁止女性“抛头露面”的规定,直到塔利班倒台后才有所缓解,现在女性出门虽然可以不穿“波尔卡”,但是还要穿长衣长裤,头上也要裹着头巾。

这就是阿富汗,用枪林弹雨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令我敬佩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阿富汗人民依然乐观地、顽强地生活着,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令我感动。这些影像,就是我心中真实、生动的阿富汗。

猜你喜欢
喀布尔塔利班阿富汗
塔利班为阿富汗打造“强大军队”
塔利班战后首次宣布停火
阿富汗 解暑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