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学社团创作活动与写作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初探

2010-04-12 14:55卢临节
关键词:社团文学大学生

卢临节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大学生文学社团创作活动与写作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初探

卢临节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实现大学生文学社团的创作活动与写作课程合理对接,充分利用前者的实践平台,同时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文学社团的引导作用,写作课程实现从课堂式、理论化教育向开放式、实践化教育转换的一个大胆尝试。

文学社团; 写作; 教学改革

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写作已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而大学写作课程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专为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而开设。然而,现有的大学写作课程却很少能够真正承担起这一艰巨任务。不少大学生在经过长达一年的写作课程训练之后,除了了解了一些皮毛的理论概念以应付考试之外,很少能在写作方面得到实质性提高;另一方面,一些专门从事写作教学任务的教学科研人员也对上好这门课程充满焦虑,想通过短短的上课时间提升写作课的实际效果,却往往收效甚微。造成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写作能力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课上得再好,如果学生得到的锻炼机会少,仍然很难有什么收效。另外,学生才是真正的写作主体,想要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必须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从实践这一环节入手,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写作课程改革近年来已成为很多高校文科教育改革呼声较高的地方。

写作这一实践活动包含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和写作受体四个要素,而在这几个基本要素中,写作主体在整个写作过程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写作主体的全程参与,一切写作活动都难以切实展开。很显然,写作课程最需要做的就是使我们的写作主体——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整个写作过程中,并从中获得真实的写作热情和写作锻炼,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明白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何把握写作课程改革的方向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一味强调从教师教学方面下功夫,忽略对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的培养和促进,就将是一个错误的导向。从写作实践出发,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品味中生成不同文本的写作规律,“悟”出写作规律,这是大学写作有效教学的一种具有致用意义的教学模式,也是写作规律应该从个性化的文本中抽绎出来的有效教学境界[1]。而写作这门课程始终要关注的是过程,而且是具体的写作过程,不是只有结论的终点。写作课程最终并不是为了将一些早已定型的写作模式和写作理论教给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主体通过自身的写作实践,借助写作课堂上获得的有效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写作观念,逐步掌握各种适合于自身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写作,是写作课程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而大学生文学社团创作活动正是一种学生自发开展的写作实践活动,一般参与者本身对于写作有着较高热情。如果能够把它纳入写作课程的第二课堂,作为写作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来加以引导的话,其对大学生写作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将远远大于我们在课堂上花费大气力进行的各种理论教育。基于这一点,本文认为,实现大学生文学社团的创作活动与写作课程合理对接,充分利用前者的实践平台,同时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文学社团的引导作用,将会是写作课程实现从课堂式、理论化教育向开放式、实践化教育转换的一个大胆尝试。

关键是如何实现两者间的对接?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写作社团中的创作成果来引导和帮助大家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写作课堂不仅能够获得最具时效和最有代表性的写作样本;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分析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或同伴写作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及时进行写作方法上的修补和跟进。与此同时,我们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应相应做出一些改变。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中,总是老师高高在上,把各种现成的理论和既有模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则被动接受一些结论性东西,很难有真正的参与热情。现在我们更应该提倡让出这个讲台来,以倾听的方式组织他们自己充分参与到这种文本分析活动中,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和老师都能够从中获得更大受益。这是一种“生成式”的教育方法。所谓“生成式”教育,是和“预成式”教育相对称,它反对将课堂变成教师独自发挥作用的“一言堂”,主张将学生由听课客体变成上课主体,由他们自主参与整个课堂的讨论和组织,注重师生之间通过直接交流的方式来完成知识的传递和完善。这种“生成式”教育方法既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讨论,同时又能及时发现他们写作思想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相应指导,应该说,这样的“生成式”教育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个人能力也是一种更全面的考验。今天的写作教学改革更应该向这样的“生成式”教育方式靠拢,只有写作者自身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了,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其次,写作教程中有很多需要在实践环节加以实施的话题,完全也可以借助大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组织活动的方式来完成。这就真正将写作由课堂引向了课外,由理论引向了实践中。如我们教学生如何写调查报告或者通讯等体裁,如果不把他们带到真正可以实践这一操作的地方,仅仅纸上谈兵地教给他们一些基本写作技巧和步骤,是相当没有收效的。而按照教学大纲所安排的那少量的一点写作课时,显然又不可能留出充足的实践教学时间来。如果借助大学生写作社团开展一些相关实践活动提供的平台,自然可以为写作课堂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大学写作社团开展采风、社会调查等机会较多,但多为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前往,目的性并不十分明确。如果写作课程能够充分抓住学生社团活动的机会,在他们活动开展之前即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并对他们的活动给予相应的支持,这样一来,写作课程的实践环节将大大增强,而大学生写作社团活动也会目标更明确,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第三,针对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更倾向于网络写作这种方式的特点,写作课堂应该更多地向网络化管理方式变革。开发网络教学,是21世纪的教育主题。教师必须努力为教学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使教与学的交互应用从热点走向制高点,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2]。利用网络化方式进行交互式教学,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并没有得到真正地重视。这是因为,一方面有些教师比较拘泥于旧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网络教学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学生们虽然喜欢写博客、日志、空间等个性化的网络书写,但要想真正在网络上形成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平台,还需要做一些非常扎实有效的工作,这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真正的合作。因此,搭建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长期共同关注,即时进行交流的活动平台(制作相关的网页),是网络化教学管理方式能够走向深入的前提条件。借助于这样的交流平台,不仅可以把写作课堂上的一些精彩点评和优秀习作定期发布到网页上,引起他们更大范围地关注和更长时间地追踪。教师也可以随时对他们的写作现状进行有效指导,而师生之间的网上互动交流比起上课时面对面的交流可能也会更加畅通随意一些。

当然,将写作课堂上的知识与课外的写作实践完全贯通起来绝非易事。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探索,不仅要对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加以指导,更应从学生自身的爱好和能力等角度对他们的写作活动给予真切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既引领他们,又顺应他们的自身需求,把两方面的要求更好地兼顾起来。写作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对于实践性的特殊强调。如果仅仅把各种理论知识照本宣科地讲出来,很难收到实际效果。因此,充分发挥写作主体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利用大学生文学社团活动促进写作课堂实践性的开展,目前尚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如何能够在真正的学习实践中得到更好地实施,仍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问题。

[1] 任雅玲.大学写作有效教学的多元策略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2] 蒙继承,李绮玲.高校写作课教学创新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4).

G 642.41

A

1672-6219(2010)增刊-0126-02

2010-12-05

卢临节(1975-),女,湖北宜昌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社团文学大学生
缤纷社团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大学生之歌
K-BOT拼插社团
我与文学三十年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