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2010-04-12 11:44:54鲁卫东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专题片典型细节

□鲁卫东,冯 伟

( 1.大同广播电视台,山西 大同 037008; 2.大同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8)

电视人物专题片是各类型电视专题片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电视人物专题片,是当今电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需要注意的四个关键点是:必须“实事求是”,切忌“大而全”,尽量做到“细致入微”,努力追求“典型化”。

一、人物专题必须“实事求是”

电视人物专题片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真人、真事、真情、真景来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达到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目的。电视人物专题片与电视新闻中反映的人物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有所区别,但在真实性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真实是电视的灵魂,而真实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实事求是”。在个别电视人物专题片中,我们曾经看到过有失实、虚假的现象存在。有的编导在表现手法和构思上,把人物专题片混同于艺术性专题片,制作出的人物专题片片面追求艺术性,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或者说忽略了事实本身。有的编导对事实进行虚构,有的编导重新编排,让已经发生的事情人为地重新排演。这些由编导人为“创造”出来的场面或镜头不仅严重失实,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所要表现的先进人物的真实形象。但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时,往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许多已经发生的往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完成这些逝去的场景呢?以笔者多年的经验,认为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用解说词来进行客观的叙述,再配上一些当时的环境或人物的照片加以表现。但有时为了完成节目主题的需要,有些场景或画面还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情景再现的。但必须遵守这样一条原则“实事求是”,绝对不可以违背生活的真实性去伪造场景。这些情景重现和人造的氛围都应该与人物的真实生活相一致,否则就会不伦不类,弄巧成拙。

二、人物专题切忌“大而全”

在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处理好点与面、大与小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详略关系。一个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往往有很多很多,但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利用电视节目充分展现出来,让人物形象丰满地立起来,难度是很大的。所以,要想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光辉形象,就必须要抓住人物的某个闪光点,然后加以浓重的渲染,通过这个点折射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状况,并最大程度地反映代表其精神风貌的一面。一般来讲,普遍的手法是,从某一个侧面切入,以点带面,用一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迹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反之,如果个性不够鲜明,人物就会戴上“面具”,塑造的人物缺乏典型性和特殊性,步入“千人一面”的误区,制作的节目就会平淡平庸。这样的电视人物专题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这里最忌讳的就是“大而全”,有些电视人物专题片在人物表现上,从生活到工作,从思想到行动,事例诸多,面面俱到,通篇看起来就像是一份工作总结。因为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最后其实什么也没有表达好。在这样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做出来的片子势必会太过生硬,素材虽多却不“讨好”。因为要表述的事情太多,在语言结构上必然要大量浓缩,且只能采用鉴定式的语言,将解说词从片头灌到片尾;在画面处理上也难免声画分离。视听效果最终是“两层皮”,很难带给观众真切生动的观感。因此,人物专题片的制作最忌“大而全”,创作者要有能力在生活中找到人物的闪光点。这当然就需要在准备素材上多下功夫,深入采访,精心提炼。我们提倡以点带面,当然也要注意不能以偏概全,要通过典型事迹来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最好的办法是以客观的事物为主,创作者的主观臆想要尽量少一些,用少而精的事实论证人物的高尚情操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品格。

三、人物专题必须“细致入微”

人们认识一个人或一件事,一般都是从某一个细微的环节开始的。电视作为一种传媒手段,是通过画面和声音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的前期多做“作业”,下功夫去捕捉人物生活中有价值的细节、较有个性化的行为举止或语言特征等,成功地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往往就是靠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去完成的。同样,只有细致入微地刻画一些小事,才能使得整个片子情节引人入胜,看后回味无穷。因此,千万不能忽视对细节的编排,要务求“细致入微”。对细微情节的着意刻画对于完成整部专题片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也是打动观众很重要的环节。

四、人物专题必须做到“典型化”

人物报道要努力追求典型化,但对典型化如果把握不当,稍过一点,就会步入标签化的误区。很多电视同仁恐怕都遇到过这样的难题,这个典型化的度非常难以把握。要让电视片中的人物更加鲜活生动,就要有个性有特点。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人物典型化呢?笔者认为,应该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要选取典型场景。选取典型场景就是对人物生活环境的大胆取舍,舍弃那些对表现人物的独有特质不重要的方面,经过一番取舍后,营造出一个典型场景,然后把人物置身于这个典型场景中,再进行一番提炼,这样要表现的人物在典型场景中就会显得脱颖而出,具有感召力。在提炼典型场景时,要注意表现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这些背景一定是包括在典型场景中的,但由于片长所限,在片中无法为表现这些因素提供过多的空间,所以我们必须通过镜头、画面、声音等因素来向观众传递这些信息,让观众可感可知。可以说,典型场景的选取是专题片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二步是表现典型事件。就是要集中叙述发生在典型场景中的典型事件,通过典型事件将人物带到观众的面前。在这里,典型事件就像是一个负载人物的载体,只有将人物置身于典型事件中,人物才会是立体的、有血有肉和多侧面的。那么在选取典型事件时,一定要选取真实发生的,人物亲身经历的事件,把事件中的矛盾、冲突统统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把人物在事件中进行的思想斗争以及人物的内心感受一起呈现给观众。

第三步是捕捉典型的细节特征。这一步是重中之重,人物专题片是否真实、准确、生动以及是否具有表现力,都与这一步骤息息相关。典型的细节特征包括人物的典型外貌、典型话语、典型动作以及典型性格特征。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要想使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可信,就要用细节来表现。那些出色的人物专题片正是抓住了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以及事件矛盾发展的细微环节,着眼于对细节的刻画和渲染,才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特点,传达出人物的精神,并增强电视专题片感染力。所谓生活细节,其实正是人物生活中最真实、最有特点的部分,是人物专题片的精华所在。电视这一媒体,因为视听共享而极富表现力,而对于电视人物专题而言,更重要的是在典型细节特征上的刻画,寥寥数笔,几个镜头,一切便跃然于屏幕,了然于观众心中。

注意了以上三个步骤,还要注意典型外貌、典型语言、典型动作的捕捉和提取。典型外貌要适合典型事件与典型场景的需要,人物的外貌在拍摄制作时,进行适当的修饰是有必要的,但是千万不可不顾时间地点进行过分的装扮。电视人物专题中的同期声应该选取那些符合人物本身的典型话语,因为这些话语必然具有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以及地域、工作、生活背景的烙印,只有这些话语才是鲜活和有生命力的。同样,人物的动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传达出人物的思想活动,而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是通过对一些言行的细节来刻画和表现的。

总之,制人物专题,只有真正“实事求是”,切忌“大而全”,做到“细致入微”和“典型化”,才能制作出一部精美的人物专题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克.电视节目多声部合唱中的田园牧歌——对甘肃广电总台节目《田野之光》的评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2]赵丽.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策略[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专题片典型细节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青年歌声(2020年1期)2020-01-14 05:20:34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青年歌声(2019年3期)2019-03-16 03:39:54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新闻传播(2018年7期)2018-12-06 08:58:00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9:59:58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