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科学发展

2010-04-11 17:34朱玉恕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馆藏馆员文献

朱玉恕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辽宁 锦州 121001)

1 制定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的目标

进入21世纪,传统与数字相结合的文献信息使高职院校图书馆经历着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的选择。在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图书馆的定位应考虑学校发展的实际,应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划为四个层次:“985”学校、“211”学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学校。作为高职高专学校,许多院校都把奋斗目标确定为建设成为示范性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在国内居于同类院校前列,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具有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框架的一流高职院校。这无疑给图书馆带来了较大压力,同时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1.1 信息化。主要是指图书馆能够跟上计算机、通讯、多媒体、网络技术、超文本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向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图书馆转型(复合型图书馆)。也就是不仅要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引进数据库、自建数据库、整合网上数据资源等),而且更要构建能将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文献信息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用统一的界面进行快速检索的系统,也称一站式服务(One-stop)。既可查找纸质文献,又可查找电子文献;既可查找二次文献,又可查找一次文献。各类中外文献信息的网上传递畅通无阻。图书馆员能够成为系统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现代技术水平,快捷、正确地导航、传递各类文献信息。图书馆网站要以教师和学生用户为主,突出资源和服务,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和使用的方便性。

1.2 特色化。主要是指图书馆馆藏包括远程馆藏、虚拟馆藏、临时馆藏等搜集整序的文献信息具有鲜明的特色。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应以学校确定的学科发展目标——经、管、文、工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总体布局为指导。着重建设重点学科数据库,以电子图书为主,既省钱又可多人同时查阅。

1.3 开放式。主要是指图书馆不再是一个藏书信息“孤岛”,而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库,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因特网贯通相连。馆藏的、虚拟的、临时的、远程的中外信息资源进入学校各个地方,供用户检索利用。依托于电子网络,文献传递、馆际协调交流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变得更加容易而富有成效。网络使图书馆变成因特网中的一个节点,更具有开放性。校内用户能方便使用国内外图书馆的信息,校外用户也能方便使用本馆的信息,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图书馆网络系统的最终用户。

建设“信息化、特色化、开放式”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任重道远。我们要解放思想,实是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图书馆一切工作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 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馆藏资源体系

2.1 要客观、科学地论证与评估馆藏。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求,都在加大投入,中外文藏书(包括印刷型、电子型、音像型等)逐年增加。但是,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招生人数扩大和学科专业不断增长),市场与信息环境的变化(文献搜集多渠道、数字图书馆的崛起),图书馆文献信息提供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对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满足程度如何?如何协调数字和纸本文献的互补性?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馆藏体系如何构建等一系列问题,都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提出了挑战。

针对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贫乏、图书经费短缺、纸质图书成本上升及图书资料供求矛盾加剧的现实,加强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迅速解决以上矛盾的最佳途径,也是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1]。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走被专家们称之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结合的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之路。馆藏印刷型文献不可能完全数字化,数字化文献信息也不可能完全覆盖馆藏印刷型文献。这两种类型的文献各有所长,协调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对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合理的、可持继续发展的馆藏体系非常重要。

2.2 制定馆藏藏书发展目标。在评估论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发展目标,应优先保证重点,合理调整结构,全面协调发展;强化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及新兴学科的覆盖率,有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并在电子文献数据库的支持下,逐步形成具有本校学科专业特色的馆藏体系。藏书规模、年入藏量、经费标准及分配比例都要力求达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标准;馆藏发展目标要为图书馆馆藏建设提供宏观指导和具体的规范及标准,将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单纯凭经验办事的做法,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馆藏建设将更具科学性和协调性、程序化和理性化。

3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基本思想就是对人的尊重,也即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实质内容是尊重人的特性和本质,把人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体,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图书馆来说,“以人为本”所指的“人”包括两个方面,即图书馆工作人员和教师、学生等读者。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目标,就是使每个馆员都能履行自身的工作岗位职任,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产生最大的服务效益;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学生等读者的需求,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通过教师学生为教学科研作出贡献。

3.1 以馆员(工作人员)为本的理念。图书馆工作人员是知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2]。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完成,必须依靠广大馆员。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升图书馆自身竞争力的目的。

3.1.1 图书馆领导应与馆员充分沟通,关心馆员的生活与工作,全面了解馆员的需求并满足馆员的各种合理要求;馆员得到人性化的尊重,必然会积极参与图书馆各项工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1.2 图书馆要在建设精神文明、专业科研等方面,创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激励系统,如评选服务明星、奖励学术研究等,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3.1.3 设立人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如再教育培训、专业技术职称的晋升、量才合理安排岗位等等,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与机遇。

3.2 图书馆的服务要以教师、学生等用户为本。以读者为本就是要树立“用户第一”的服务理念,尊重读者,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核心。

3.2.1 必须改变“以书为本”的传统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主体是读者,而不是书。现代图书馆的主导功能,实际上就是其服务功能,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理念,也是图书馆运作的目标和内容。而读者也不再是一般的借阅人,他们实际上是图书馆的真正主人,他们对图书馆的使用率、满意度将决定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趋势。为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采取工作人员挂牌上岗、馆长意见箱、馆长接待日,实行全天开放,评选最佳读者等措施,并增加音像视听、多媒体电子阅览等服务项目,实现以服务求地位,以服务求支持,以服务求贡献,以服务求发展。

3.2.2 图书馆的所有业务工作应自始至终贯穿人本位的思想,提供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方位、深层次的主体服务,也就是改变传统的办馆模式,变封闭为开放、变被动为主动。扩大文献开架范围、延长开馆时间。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3.2.3 要为读者营造一个文明、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图书馆要努力创造一个庄重典雅、整洁明亮、宽敞舒适、功能完善的借阅环境,馆员要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富有修养的谈吐,提供热情、优质的服务,使读者到馆即有一种身心愉悦、宾至如归的感受,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高雅殿堂,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深入,成为读者温馨、惬意的“第二起居室”。让读者在“生态园”中尽情去享受书的气息,感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温情,体会人与信任之间直接交流的自由空间和环境[3]。

[1]丁传奉.以科学的发展观 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柳较乾.浅谈新时期图书馆的科学发展观[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3]秦波.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图书馆建设创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2).

猜你喜欢
馆藏馆员文献
馆藏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