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泉
(茂名学院图书馆,广东茂名525000)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信息资源集中地,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的学术研究,但在信息服务社会化方面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造成花费大量资金购置的信息资源闲置浪费。为此,笔者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馆员素质、资源共享意识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找出信息服务社会化举步不前的症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区域和特定社会发展的条件下,以社会信息用户需求的满足为目标的信息服务的基本方式,它反映了信息服务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及相互关系,是对各个要素的组成、彼此关系程度和作用方式的抽象描述和概括。简而言之,所谓信息服务社会化就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功能的社会化,即是要求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在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以公众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为出发点,走出馆门,走出校门,向社会开放,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文献信息服务,以满足社会各类组织以及个人、家庭等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各界[1]。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财政拨款,国家计划占主导地位,接受国家宏观调控,以保证其稳定、协调发展。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现行的政策也变得更加宽松。教育部《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第十条明确规定:“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要发挥学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的文献情报和技术咨询服务。”第二十一条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2]。”
2.2.1 社会用户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的日益需求及图书馆的发展变化,更显示出其职能与作用。目前,政府机关的科学决策、科研部门的科研选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农业的科技普及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精神文化消费比例的上升等等,都离不开图书资源的使用,这就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给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带来发展的机遇。
2.2.2 拥有一个全新的信息开发与利用的环境
据统计,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过专业教育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正不断地充实这支队伍,他们都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并且具有很强的信息开发能力和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自动化进程日趋加快。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项目正式启动后,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由利用计算机处理编目、流通和检索业务的馆内局域网络,发展为以校园网为依托、联接因特网、利用光纤技术来存贮和传输信息的广域网[3]。在全新的信息开发的环境中,除满足校内教学科研的需求外,高校图书馆仍有能力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来源都是靠财政拨款,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目前,国家对高校图书馆资金的投入满足不了其发展的需要,造成了规模难以扩大、事业难以壮大的局面。如今,图书、信息已走向市场化,如清华同方的中国知网等网上图书馆如火如荼,但仍有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面对市场经济还在冷眼旁观。[4]因此,把目光投向市场、投向长远,结合高校图书馆工作发展实际,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对图书馆进行运作和管理是大势所趋,而信息服务社会化则是高校图书馆走向市场的重要途经。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在于利用,而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大力发展恰好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环境,与此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人民思想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校图书馆置身于信息市场,站在新的角度和高度去考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工作定位,包括信息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源的配置、新技术的应用、服务对象、服务模式等方面,勇于迎接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挑战,有利于促进图书馆快速发展。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社会化是高校图书馆扩展其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使图书馆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实现,使馆藏资源得到高层次的开发利用,供社会共享,并使社会公众对学校重点学科有所了解,也便于学校科研人员同其他行业科研人员进行沟通,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这样,既提高了高校的科研教育水平,又扩大了高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当前,制约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资源订购资金短缺、馆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信息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用户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等方面。
4.1.1 创建灵活机动的人事管理体制
要落实完善以馆长为核心的领导体制,选拔德才兼备、擅长管理的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专家学者担任图书馆的“掌门人”,引进一批信息人才,建立自由流动的人事制度和岗位待遇差别化制度,这是激活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根本保证。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4.1.2 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引进营销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应引进现代管理体制,在管理手段、管理体制和管理观念等方面进行创新。在向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时,可以采取“一馆两制”的模式,即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在一个馆内并存,实行统一领导、分别管理,把现有图书馆的一批人才分流出来,从事信息资源开发及其他第三产业,建立各种经营实体,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经理负责制,自主经营,独立核算。[5]同时,要引进信息营销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推销自己,不断挖掘新用户,开拓市场,积极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站进行网络营销;创办出版物向社会公布馆内提供的最新科技信息;对外招聘一些善于了解顾客心理,具备一定的表达、说服能力的推销人员,对产品进行销售、开拓和宣传等等。
人才是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关键。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咨询机构都有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才。
4.2.1 增强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馆员应树立服务于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理念,尽快改变那种单纯封闭式的被动服务模式,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进一步认识到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一切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的重要性。同时,图书馆馆员应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来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把图书馆“推出”学校大门,让社会广大公众深入了解高校图书馆,从而主动利用图书馆。
4.2.2 改变服务观念
所谓社会化就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功能社会化,即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摆脱围墙内的信息需求服务的思想束缚,摆脱高校图书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充分利用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文献信息服务,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政府、企事业单位、国内外各类组织以及个人家庭等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当好决策者的“耳目”和公众的“朋友”。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馆员要改变观念,认识到社会化的根本目的是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推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进而更好地确立高校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地位[6]。
4.2.3 提高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团队精神,强烈的信息意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表达能力,敏锐的判断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人员素质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图书馆馆员进行规范性、专业性培训,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并积极介入信息市场情报业务市场,把他们投入到实际的信息服务竞争中去锻炼,从而推动高校图书馆咨询业务的发展[7]。
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职能决定了其能拥有大量的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而这些正是企业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提高自身发展所急需的。因此,图书馆要以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为企业提供长期、及时的信息服务,帮助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使其少走弯路,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就是基于对市场分析及矿业信息资源优势、矿业人才资源优势的分析基础上,将市场目标锁定在煤炭系统和成立煤炭系统专业委员会,通过发展会员的形式建立起自己的目标市场。又如:暨南大学图书馆根据自己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将目标定位在企业特别是华侨创办的企业,制作了华侨数据库。还有些医学院的图书馆将目标锁定在医学用户,专门开展医学信息服务。
同时,信息时代信息时效性增强、信息载体多样化、网络信息获取技术含量高,出现的疑难问题自然多起来,因此,用户需要图书馆从单一的文献服务转向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在线咨询、网络导航、信息推送、代查代译等服务。因此,图书馆要进一步拓展信息服务空间,要以参考咨询服务为重点,针对用户查询问题给出确切的信息解答,解决用户的疑难问题。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和要求,利用内部和外部的技术力量,从社会各方面采集和吸收多种社会信息,特别是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发信息资源,包括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人才信息等。高校图书馆可在原有信息机构的基础上设立独立的信息机构所等,实行企业化管理,开发信息产品。[8]
另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应加强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社会信息情报机构、图书馆同行业、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机构的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图书馆及所在高校的资源优势,更好地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深入发展。
高校图书馆应有效地运用数据库所储存的用户资料,对用户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实现优质服务的目的。因此必须形成一套有效的用户系统,全面把握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态度、看法和建议,以此作为调整和改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依据。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建立社会用户数据库。其内容主要包括反映用户个人、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它有助于服务人员掌握各类用户的个性特征与需求动态,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从而形成良好关系,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密切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用户的关系。
我国图书馆学家张晓林说:“信息服务从本质上讲是个性化的,有效的信息服务一定是针对具体用户的问题、环境、心理、知识等特征来实施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应该根据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特点及用户特定的需求,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为读者服务时,要将读者需求作为信息服务工作的出发点,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能在用户希望的时间和希望的地点得到服务,能根据用户个人爱好或特点来开展服务,所提供的服务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信息用户的培训与教育。通过开设科研选题、论文写作与投稿、文献检索等培训班,增强用户的信息意识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既帮助读者掌握本馆信息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又引导他们了解、掌握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帮助读者尽快掌握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的方法。
总之,高校图书馆是收集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在解放思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应该面向社会更广泛的领域开放,这样既可以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增强馆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也可以满足社会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求,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积极发展。同时,在服务过程中得到的反馈信息必将大大地促进图书馆事业和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利用有效的途径将信息服务社会化业务推广起来。
[1]燕姣云.高校图书馆信息社会化服务探讨[J].兰台世界,2007,(10).
[2]胡秋玲.自由获取知识与信息—《格拉斯哥宣言》《国际图联因特网声明》和《图书馆与可持续发展声明》发表[J].图书馆建设,2003,(2).
[3]李桂兰.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若干问题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4).
[4]邬雅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探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5]文庭孝.21世纪图书馆信息咨询的发展趋向(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6).
[6]康淑芳.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为社会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3,(5).
[7]秦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处境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