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峰
(铜山县铜山镇中心中学江苏铜山221116)
来自初中化学必做实验的思考
李梅峰
(铜山县铜山镇中心中学江苏铜山221116)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实验对学习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对新教材进行认真钻研分析,发现新教材内容非常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与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联系密切,学生“活动与探究”栏目中涉及到的物品有许多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或是在生活中很容易就能寻找到的代用品。于是,我们尝试发动学生,开发家庭及社会中可利用的实验资源,改变过去那种老师先给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学生再去做实验的做法。要求学生参与从实验准备到完成实验探究的全过程,根据每个实验探究的具体内容及实际条件,采取不同的形式落实实验教学。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学生实验必须在实验室里做。我们决定尝试打破这种传统,将实验搬进教室。例如:第一章中的一个关于金属镁的性质探究实验,该实验对操作要求不需太严格,用到的电池、导线等物品,我们课前就要求各实验小组的同学自己分工准备,上课时老师只为每个实验小组提供一段镁带,这样此探究活动在教室里就很顺利完成了。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并体验生活中喝汽水等碳酸饮料的情景,激发他们主动了解的探索化学问题的欲望。碳酸饮料中的气体是什么?该气体还有哪些性质?怎样制取该气体?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焰,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应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实验情景”。为了激活互动关系,使学生顺利进入问题的核心,诱发学生提出问题。
开展家庭小实验能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实验资源。
像“燃烧面粉、白砂糖和葡萄糖”、“探究铁制品生锈的条件”、“用燃烧法区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用简易净水器净化污水”等实验以及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它们有的不需要操作很规范,有的实验所需时间较长,有的实验中会产生污染物,不宜集中分组做,且这些实验所需的器材在我们普通家庭中就有或容易找到替代品。那么,我们课前就要求走读的学生自己搜集实验所需材料,在家里完成这些实验并认真做好实验报告,上课时将实验报告收缴上来。为了监督学生,我们要求走读的同学上课时把实验器材带来,课堂上随即请几位学生,把他们的实验探究过程再演示一遍,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把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化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化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现有的实验资源虽然不足,但对实验操作要求规范,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实验,比如:“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粗盐的提纯”、“氢气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酸、碱、盐的性质探究”等探究实验,我们都按计划把各班级的课调整好,力争用最短时间,合理有序地安排各班到实验室里完成这些实验的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化学,把生活问题“化学化”,化学问题“生活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景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学习“氧气的鉴别“时,老师先不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引导学生“发现”鉴别氧气的方法;在学习“分子”时,可用一根玻棒蘸一下浓盐酸,用另一根玻棒蘸一下浓氨水,然后在空中把两根玻棒靠在一起,但不要接触,发现在大量的白烟生成,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研究。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因而思维特别活跃,对问题急于弄个水落石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尽量充分地感知各种信息,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实验是设置情景的重要方式,实验不但可以提供大量的情境素材,而且能够重现、强化、突出各种化学现象,富有真实性、知识性、应用性和趣味性。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觉得以上方法是在目前学校实验条件较差情况下,正常进行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为我们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会面对各种挑战,我们必须敢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才能克服困难,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11-0077-01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1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