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黎
(南阳市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3063)
互联网给图书馆这一传统的信息中心带来了深层次、全方位变革,这其中既有从未有过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网络信息资源使图书馆的基础资源突破了传统馆藏资源的局限,发展成为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数量大、质量高的网络信息资源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多年来图书馆界所追求的资源共享变得异常简单。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利用开放的系统和宽带通讯,将网络和图书馆的主流服务结合起来,能够提供的信息资料更加丰富多样,满足读者的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情报咨询服务通过网络不仅能省时省力,还可以做到资料搜集上的广、快、精、准。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使以印刷型为主要产品的馆藏资源、文献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再局限于收藏单一的印刷型的书、刊、报等文献。可向读者提供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电子出版物已成为图书馆资源的重要来源。
传统图书馆办馆模式基本上是独立办馆,交流很少。文献资源建设一般是以我为主,在收藏上大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在运行服务模式上提供的主要是图书、报刊、杂志等印刷品为主的文献信息,通过外借、阅览、咨询等方式来为读者服务。服务地点仅为图书馆,基本限于开馆时间。这种模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向着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发展。另外,馆藏方式由收藏为主向检索方向发展,图书馆正经历着以印刷品为主向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发展的重大变革。服务模式由传统的文献服务到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化。
丰富的网络资源,以跨越时空、无间隙的检索空间、高度的开放和自由,文本间的超级链接等优势,使人们在办公室或家里就可以上网查找资料,不用再去跑图书馆了,使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几乎丧失殆尽。美国图书馆学家Linduist说:“研究者可以检索来自全世界的资源而不必进入图书馆。除非图书馆积极的改变现状,这种现象对于图书馆为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而言是毁灭性的。”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工作岗位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而目前相当多的工作人员难以胜任,在使用网络检索信息方面,在驾驭网络技术方面,我们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还不如一般读者水平高。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认为图书馆的困难在于资金短缺,而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专业人才。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与现代技术如何接轨,没有科学的成熟的理论指导。只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才会有科学的行动,而目前情况是或单纯的议论技术,或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对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如何定位,很少有涉及。
传统图书馆作为人类的产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知识和文化的殿堂,笔者认为与在网络环境下形成的虚拟图书馆相比,传统图书馆具有以下优势:
(1)传统图书馆收藏大量经过加工、标引、整序的文献信息资源。它们不仅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也是虚拟图书馆重要的信息源。
(2)传统图书馆信息的直观性优于虚拟图书馆。(3)传统图书馆信息的安全性优于虚拟图书馆。
(4)部分图书馆用户长期使用传统图书馆形成的习惯,使其对传统图书馆的依赖超过对虚拟图书馆的使用。
(5)虚拟图书馆的信息主体—网上信息资源的持续性、稳定性不高;图书馆购买的只是网上信息的使用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及其用户对网上信息的信任和使用的意愿。
(6)由于虚拟图书馆在通信费、数据使用费和服务费等方面较高,也会影响部分用户使用虚拟图书馆的意愿。
(7)并非所有的文献都能电子化。
(8)互连网所提供的信息检索点有较大的限制,影响信息的检全率和检准率,需要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作为补充。
(9)电子图书馆设备建设、使用、维护的费用高,也使得部分图书馆不能够电子化。
因此,尽管网络环境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传统图书馆将进一步发展,并在网络环境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4.1.1 藏书观念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始终存在有限馆藏和读者无限需求的矛盾,因此,它是传统图书馆追求“藏书量”的内在动机。在网络环境下,馆藏资源数字化,社会资源馆藏化,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已不再仅仅是自己“收藏”的文献信息,而是包括了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向馆外“获取”的自己拥有使用权的文献信息。因此,评价图书馆将从以馆藏数量为指标,转变为以获得文献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为指标,反映了从“藏”到“用”的工作重心的转变。
4.1.2 管理服务、运行模式观念的转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在图书馆的普及,图书馆管理、运行服务的模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管理运行模式已从手工管理转变为利用自动化网络信息技术系统进行管理。图书馆已开始从传统的服务型逐步向传统与现代技术服务型相结合过渡。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服务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方式。从读者服务转向协调、合作共享,从热情周到的服务员转到迅速、方便的信息导航员。服务方式将变得更加开放,更加主动,更加有针对性。
4.1.3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观念的转变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的管理、运行服务等过程,知识和技术的含量加大,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在工作内容、方式、效率、价值、成果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基本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必须由单一人才向专业性人才转化,在知识结构方面必须具有图书馆学知识和各种现代化技术知识。目前重点应该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具备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鉴别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4.1.4 馆藏建设观念的转变
随着以电子出版物为主体的非印刷型文献的出现,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的概念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馆藏建设”的提法已为“资源建设”所取代。图书馆将以保障社会的多方位信息需求为出发点,以社会信息需要为导向,结束过去那种各自为政的 “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收藏观念,建立联合协作、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新观念。
4.2.1 馆藏文献模式的转变
网络时代,给图书馆馆藏资源信息的收集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打破了以印刷品为主要收藏手段的一统天下,改变了图书馆的资源结构,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信息知识资源。网络提供的各类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内容。
4.2.2 信息采集及加工方式的转变
在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料的采购将被网上信息资源的选择、搜集、下载、数据库订购等方式所代替,传统的文献加工处理、存储、文献信息交流工作将被网络数据库、因特网查询系统及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信息资源重组、信息量的深度加工所代替。
4.2.3 加工对象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是以文献为对象的信息加工模式,通过对文献的著录、标引、索引等,来实现对文献信息的加工、排序、重组,生产结果为书目资源。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节点,用户由原来对文献的需求,转向对信息的寻求。为适应这种变化,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不应只是生产以文献为对象的书目信息,还应对有价值的图像、文本、语言、音响、影像、软件、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保存与管理。
4.2.4 馆藏揭示报道方式的转变
“知识爆炸”导致图书馆文献数量急剧上升,类型复杂,出版分散,多种多样,重复交叉,传统的手工检索工具越来越不能适应读者的检索要求。网上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不仅提供丰富的多媒体电子信息资源,更为信息检索的方便化、高速化、有效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图书馆主页承担着电子信息资源有效传播的重要职能,它是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入口,也是图书馆与读者联系的重要窗口,不仅为读者提供馆藏信息的检索、查询、浏览,还发挥着为读者开展宣传、辅导、提供各种网络资源的导航的重要作用。
4.2.5 管理体制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是按文献类别和处理工序设置的,这种线性结构体制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专业化的信息需求。网络时代,图书馆必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与信息化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读者需求为中心,以学科专业为基础,构建图书馆的服务部门,强调信息服务的专业化、个性化。
4.3.1 服务对象的转变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是一种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联系起来的图书馆的集合体,每一个图书馆都是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一个加入网络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内任何一个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对于某一个图书馆来说,其所在网络系统内任何一个使用本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人都是自己的读者。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社会服务功能。
4.3.2 馆员角色的转变
网络环境的建立,使得传统的文献服务方式的比重逐渐下降,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将从基础的文献的保存与提供转向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上。馆员应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从图书与读者的中介,转变为计算机与用户的向导。在网络环境下,强调的是图书馆员的参考咨询作用,馆员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更是信息的组织分析者以及信息利用的导航者与教育者。
4.3.3 服务内容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内容是以文献传递为主要模式的,网络环境将极大地丰富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内容,其内容也将逐步由传统印刷型馆藏的提供,发展到提供经过加工的多元化、电子化的信息以及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进一步体现信息提供的知识化。因此,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将从过去那种以文献借、还为主的“文献传递”,转变为对读者进行知识援助和信息认知能力培养的“知识传递”。
4.3.4 服务方式的转变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将由传统的“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向“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方式转变,其工作重心体现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一服务向多元服务拓展,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信息意识和开放意识,同时也势必促进图书馆对馆藏资源的深入挖掘、开发和利用,促进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建设。
[1]吴慰慈,许桂菊.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之现状与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
[2]朱镕,刘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9(5).
[3]杨黎明.网络图书馆的新模式[J].现代图书馆情报技术,2001(2).
[4]韩海涛,谢春林.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知识,2003(1).
[5]邹忠民.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图书馆发展探索[J].国家图书馆学报,2001(2).
[6]王培凤,石建政.21世纪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J].图书馆建设,2001(4):80-82.
[7]傅湘玲,减强,苏咏华.网络环境下传统信息务业的发展创新[J].图书情报,2001(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