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昌,张 君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我国学术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许 昌,张 君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为了展示我国学术界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现状,本文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AJD)、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台湾图书馆和台湾华艺系列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1959年至2010年50年来我国学术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从文献年度变化、作者分布、成果载体、主题特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这50年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为今后相关研究的深化提供参考。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1959年取得执政地位,带领新加坡从一个弱小岛国逐渐跻身于经济强国之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新加坡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执政党人民行动党也得到了政界和学术界更多的关注。事实上,中国学术界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广义的研究自人民行动党取得执政地位后便开始了,到上世纪90年代逐渐步入规范阶段,到本世纪初更是进入了全面而深入的发展时期,产出了大批成果。
本文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 FD)、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CDMC)、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2 FD)以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超星数字图书馆,台湾图书馆中的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博硕士论文资讯网、图书书目资讯网,台湾华艺系列数据库为基础数据来源,对1959年至2010年(截至2010年5月)有关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的成果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展示我国学术界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个学科的成长过程与该学科研究文献的年度数量和内容构成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文献的年度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
本文以“新加坡”和“党”为主题词,从1959年人民行动党取得执政地位到2010年这50年期间我国对人民行动党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处理,共检索到相匹配的研究成果151项。
在这151项研究成果中,2000年以前研究成果数量比较少而且年代分布比较分散,总共只有27项:1980年前共3项,其中1970年1项,1973年2项;1981年至1990年共15项,其中1983年、1985年、1986年、1988年各1项,1982年2项,1990年3项,1986年 6项;1991年至 2000年共 9项,其中1991年、1993年、2000年各1项,1997年、1998年、1999年各2项。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随着2002年河南师范大学孙景峰教授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上撰文呼吁“加强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后,我国学术界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逐渐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短短几年间,硕果累累。2001年至2010年共发表研究成果123项,占研究成果总量的82%,其中2001年4项,2002年5项,2003年6项, 2004年12项,2005年25项,2006年14项,2007年21项,2008年19项,2009年14项,2010年(截至5月)3项。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学术界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9年至2000年。这一时期,由于中新两国尚未建交(1959年至1990年)和刚刚建交(1990年至2000年),两国之间的政治与学术交往相对较少,再加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学术界对人民行动党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比较少,研究成果也相对比较少并且比较分散,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却具有重要意义,为以后我国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1984年,张泽森在《社会主义研究》上发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其“民主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曹云华在《东南亚研究》《社会主义研究》上发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述要》《新加坡历届大选:人民行动党的一面镜子》,此后,李路曲分别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和《山西大学学报》上发表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国家合作主义》《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改造》,张泽森、曹云华、李路曲可谓大陆学界研究人民行动党的开拓者。就大陆和台湾学术界的情况相较而言,这一时期台湾学术界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和具有开拓性质的成果,如张家瑜发表在《中国工商学报》上的《中国国民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之比较》等。
第二阶段:2001年至2005年。在这一阶段对人民行动党的研究处于上升阶段,研究成果数量逐年递增,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支研究团队,这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保障。
第三阶段:2006年以后。在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每年的数量都保持在10项以上,研究成果数量比较稳定,说明我国学术界对于人民行动党的研究进入成熟理性的阶段,研究更加注重创新和突破,对该课题的研究进行完善。其中一个动因就是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在2004年底的《学习时报》上发表了《国外政党的执政经验教训值得研究借鉴》,其中提及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选拔人才、发展经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共借鉴。虽然2010年目前只有3篇研究成果发表,但是从以上的趋势不难看出,以后会出现更多的优秀研究成果。
通过大陆和台湾相关文献的年度变化可以看出,台湾学术界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要早于大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台湾学术界就开始了对人民行动党的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1990年前的18项研究成果中台湾地区占了14项,合77%。其中包括2本专著和2篇硕士论文,这说明台湾学术界在资料和研究方法上走在了大陆的前头,并形成了体系,为大陆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大陆学术界对于人民行动党的系统研究近几年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尤其是从2001年开始,共发表学术成果120项,这说明大陆学术界对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研究势头强劲,学术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1.核心作者群分析
核心作者群是指在某一研究领域发表论文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也称活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是形成文献流的骨干力量,他们发挥着导向作用,不断地将学科研究推向新的水平。我国学术界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比较多,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学者所发表的研究成果的数量进行统计,来确定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
按照第一作者进行统计,这151项研究成果是由92名学者完成的。在这92名研究人员当中,李韶鉴、卢正涛、甄小英等74名学者各发表1篇文章,占了总研究成果的一半。发表2篇及2篇以上的共有18人,共发表成果75项,其中曹云华、梁丽萍、何建平、周碧波、覃敏健、张学兵、陈元中、梁英、贾丽敏、李国雄、陈烈甫、王荣阁等12人者各2项,乔印伟、姜卫平、王荣川各3项,李路曲7项,吕元礼16项,孙景峰21项。这18名学者虽只占所有作者的18%,但是发表的文章量占了50%,因此这18人组成了我国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队伍中的核心作者群。在这些人中,高等院校的教授和研究生占了绝大多数,说明这支学术队伍老中青结构合理、知识层次高,我国学术界对人民行动党的研究还有很广阔的前景。
在这18人当中,孙景峰、吕元礼、李路曲三人共发表44篇文章,占核心作者群发表文章数的60%,其中绝大部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并且均出版了相关专著,他们是中国学术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对该领域的研究作出了的独到贡献。
中国知网的相关数据支持上述结论。在下载频次最高的20篇文献中,孙景峰5篇,总下载次数为1450;吕元礼3篇,总下载次数为739;李路曲3篇,总下载次数为418。3人的成果在下载频次最高的20篇文献中占了11篇,合55%。在被引频次最高的20篇文献中,孙景峰6篇,总被引次数为33;李路曲5篇,总被引次数为35;吕元礼2篇,总被引次数为28。3人的成果在被引频次最高的20篇文献中占了13篇,合65%。
2.作者机构分析
通过对作者机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高等院校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这一研究领域作者最为集中的机构,92名作者中有75名都来自高等院校,占了所有作者总人数的82%,其余的作者主要来自各级政府机关和研究机构。由于作者机构比较分散,很多机构对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只有1人。较为集中的有广西民族大学(4人)、深圳大学(3人)、中共中央党校(3人)、河南师范大学(2人)和中国人民大学(2人),这5所高等院校可以算是我国在人民行动党这一领域中研究人员较为集中的机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学在2008年成立了新加坡研究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加坡研究的专门机构,这更加强了我国学者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热情和研究实力。
学术成果的载体主要包括期刊、报纸、书籍、学位论文、学术会议等。中国学术界对人民行动党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通过学术期刊发布的。报纸、书籍、学位论文、学术会议等形式的成果也往往是先行或随后在期刊上发表。
1.期刊方面
学术期刊是我国学术界发表研究人民行动党学术成果的主要阵地,在1959年至2010年期间,共发表125篇论文(其中大陆113篇,台湾12篇),占研究成果总量的83%。
在大陆期刊上公开发表的113项研究成果中,核心期刊共发表了72篇,占了64%,这显示出我国大陆学术界有关人民行动党整体的研究成果质量是比较高的,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这113篇论文分布在62种期刊上,高等院校学报发表有38篇,约占34%。发表2项及2项以上研究成果的有17种期刊,总共发表研究成果65项,约占总量的58%,这说明大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还是相对集中的。在台湾地区,12篇论文主要分布在《复兴岗学报》《自由青年》《东亚季刊》等8种期刊上。
在上述70种期刊中,《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东亚季刊》、《东方杂志》和《复兴岗学报》各发表2篇,《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发表3篇,《当代世界》《上海党史与党建》各发表4篇,《东南亚纵横》发表5篇,《东南亚研究》发表6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14篇。可见,一批非东南亚研究和国际问题的综合期刊在刊发人民行动党研究成果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些综合类的期刊,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文章数量占所有成果的9%,已经成为人民行动党研究成果发布的重镇。
被引频次最高的20篇文章的分布情况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4篇,《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东南亚研究》各2篇,这4家期刊占了被引频次最高的20篇文章的50%。下载频次最高的20篇文章分布的期刊是:《东南亚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各2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亚太》等各1篇。
2.学位论文与书籍、报纸方面
在我国学术界对人民行动党研究的151项成果中,学位论文共有16项,专著4项,报纸4项,约占总成果量的17%。虽然比重不大,但是可以显示出我国学者对人民行动党的研究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系统研究已经初具规模。
在16篇学位论文中,乔印伟的《新加坡建国与一党独大体制的确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早期活动研究》、王麒铭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兴起与早期发展》和黎淑慧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是对人民行动党早期历史的研究;姜卫平的《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的掌控》和潘涛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的社会控制方式及其演变》则对人民行动党的社会控制方式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魏玲娟的《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比较》与余一平的《中国国民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之比较研究——精英的概念与运作之分析》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分别与人民行动党进行比较,得出可鉴性的经验;覃敏健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研究》、贾丽敏的《人民行动党建设新加坡的基本方略探析》等其余10篇学位论文也分别从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式、执政理念以及组织内部运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这些学位论文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作为自己学位论文的选题。这表明我国的青年学者对人民行动党这一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热情,我国学术界在该领域还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
报纸方面的4篇文章全部来自《学习时报》,主要是对人民行动党民本取向、廉政建设这两方面的研究。
专著方面,王荣川的《人民行动党、李光耀与新加坡政治》(1988年)和李国雄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内部运作之研究》(1990年)是我国学术界有关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的最早专著,分别论述了人民行动党早期发展和内部运作模式。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河南师范大学孙景峰教授著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一书,全面剖析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理念、意识形态、执政机制以及执政合法性问题,客观地总结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试图厘清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与新加坡社会经济腾飞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学术界第一本全面系统研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学术专著,在学术界引起一定反响。200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深圳大学吕元礼教授等著的《鱼尾狮的政治学——新加坡执政党的治国之道》,通过解析人民行动党的治国之道以阐释该党执政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从制度与文化分析的角度勾勒人民行动党的内部运作机制与政党文化转型,从东方对西方挑战的角度介绍李光耀的政治思想与实践,从民本与民主会通的角度概括吴作栋的行政思想与实践,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的角度阐析新加坡“托管式民主”,从对抗向协作转轨的角度描述新加坡政府主导下的劳、资、政共生模式。
通过对这151项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分析,对不同主题的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主题大而化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行动党本体研究
我国学者对人民行动党自身的研究包括长期执政原因、执政模式、执政机制、执政理念、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这是我国学者研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重点。由于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学术成果也比较多,共发表相关成果123项,占研究成果总量的81%。其中对人民行动党执政前景的考量、人民行动党电子党务建设等是这些年对人民行动党研究的创新点,有待更多学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2.人民行动党与其他政党的比较研究
在我国,一部分大陆学者将中国共产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进行比较研究,而在台湾方面则是将国民党与之进行比较研究。我国学者对人民行动党与其他政党的比较研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对人民行动党在执政过程中一些经验进行总结,然后得出对于其他政党的可鉴性启示;另一种则先对人民行动党与其他政党在执政理念、执政模式、执政策略等方面进行对比,然后再从中得出实用的经验和启示。无论是哪种形式,其目的都在于通过比较,总结出人民行动党在执政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政党提供可鉴性的措施。有关这一主题共有研究成果共有23项,占研究成果总量的16%。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也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人民行动党研究的热点。
3.综述类研究
综述类研究是对一定时期内某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进行归纳分析,能够反映出一定时期内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我国学术界对人民行动党的综述类研究成果虽然只有5项,但却是在搜集整理大量相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归纳总结,能反映出一定时期内我国学术界人民行动党研究动态和研究趋势。关于人民行动党的综述类研究能使我国学者更清楚地了解到一定时期我国有关人民行动党的研究状况,及时把握学术动态,有利于对人民行动党的深入研究和创新研究。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陆学术界对人民行动党的研究虽然晚于台湾,但是近些年相关研究突飞猛进,研究成果和队伍的地区差异日渐缩小。
2.高校是我国研究人民行动党研究的主力,发表相关成果最多的三人李路曲、吕元礼和孙景峰均出自高校。一些高校学报和综合类期刊是发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
3.中国学术界对人民行动党的研究大多从实际问题出发,最终都归结于对我国发展的启示,表现出我国学者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4.中国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引起了新加坡的媒体的关注。《联合早报》曾以“中国学术媒体为何关注新加坡经验”“新加坡经验”“中国的新加坡研究”为题报道了中国的新加坡研究成果。新加坡英文报纸The Straits times以 Sinapore fever’rages on in China为题报道了中国的新加坡研究成果,其中着重介绍了吕元礼、孙景峰和李韶鉴的3本专著。2009年9月,一本研究人民行动党历史、现实与前景的专著Men in White:The Untold Story of Sin2 gapore Ruling Political Party(《白衣人——新加坡执政党背后的故事》)在新加坡高调出版,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为其作序,此书就吸收了中国学术界蔡定剑、李路曲、吕元礼、孙景峰等人的观点。
当然,我国学术界对人民行动党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关于人民行动党的研究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如对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执政模式、长期执政的原因等问题的研究相当深入透彻,成果数量也比较多。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成果属于重复性研究,甚至有重复发表、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而对于人民行动党的新领域如人民行动党执政理念、执政前景、李光耀的党建思想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大多只是停留在介绍的层面上,有待于更多学者加以深入研究。
第二,在资料的运用方面,大多采用的还是文献资料,对于实证材料运用的很少。有相当多的研究者只是从文献到文献,没有到新加坡实地考察过,缺少同人民行动党领导人、党员和新加坡民众的接触,对人民行动党缺乏感性认识。在资料方面,如人民行动党的机关报《行动报》是研究人民行动党的重要材料,但是中国学者却没有充分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对于人民行动党的深入研究。
第三,大陆和台湾学者的学术交流亟待加强。近年来,大陆和台湾学者在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有了交流和合作,但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尚付阙如,一方面,双方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没有借鉴对方的观点和材料,另一方面,相关的学术活动也缺乏交流和互动。在2007年9月深圳大学主办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新加坡、澳门、香港和大陆的学者围绕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及其借鉴意义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台湾方面也未派员参加。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of Singapore Research among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XU Chang,et al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For show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of Singapore research among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statistics to the pertinent researching documents from 1959 to 2010,choosing CAJD,SSREAD- ER,Taiwan Central Library and CEPS series data base as the data resource.The article analyzes from annual document change,author distribution,achievement carrier and subject characteristic,and then finally sums up out the characteristic and deficiency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of Singapore research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deepen the future relevant research.
Singapore;the People’s Action Party;Bibliometrics;Statistical analysis
K339.6
A
1000-2359(2010)05-200802-05
许昌(1966-),男,河南长葛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政党研究。
[责任编辑 孙景峰]
201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