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淑霞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 101101)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交际中对有声语言这种媒体的依赖性与日俱增,这就使得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而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与市场实际应用要求的反差则越来越明显。 本文试在借鉴建构主义的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调查结果和教学实践,对建构式应用型英语口语教学进行探索。
为了切实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促进我院英语课程改革,强化目标教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院组织部分英语教师,先后多次到北京多家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情况。 我们对大、中、小型企业分别进行了调研。 在不同的企业里,分别与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工作人员就英语需求现状进行了交流。 结果表明,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高的员工会得到较高的薪水,职位越高,对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笔者在与我校的毕业生交谈时也了解到,英语口语能力有限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乃至苦恼。 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工作期间短期培训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关键还在于大学阶段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进而探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建构式应用型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J.Piaget。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assimil 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的过程,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1]。 有研究认为,建构式学习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建构式学习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 根据Littlewoods的观点,自主性作为一种潜力,包括两个部分:能力和愿望。 建构式学习中的能力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经验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随着知识的不断建构而逐渐增加的。 而愿望“取决于是否既有动机又有信心来承担起做出必要选择的责任”,它包括了学生承担学习责任的动机和信心[3]。 秦晓晴、文秋芳的研究表明:动机行为与学习兴趣、自我效能和结果归因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影响动机行为而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4]。 学习兴趣对动机行为的直接影响最大、间接影响也最大,这是因为兴趣是决定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往往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并充分享受这一过程,从而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4]。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能力中,强调要特别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这一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然而在四项基本技能中,任何一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5]。
基于口语教学的特点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笔者提出了能力和应用型口语教学模式,即听与说、读与说、写与说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多元口语教学模式,以加强对学生口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下从实施和评价两个方面对这一教学模式加以论述。
2.1.1 听与说的策略
英语交际的各个因素中,听和说的关系最为密切。 听是有声语言的输入,说是有声语言输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 “听与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呢? 应当是听说并重,即结合听力训练的内容进行口语训练。 我们把有交流的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被称为感觉阶段,即机械模仿所听内容。 在这个阶段,教师除了应及时发现、有效纠正学生在模仿中出现的语音、语调中的错误之外,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以达到发音的自动化。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跟读式重复练习:先让学生跟读,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模仿的声音录下来,再将自己的录音与原始录音对照,发现自己的问题,重复练习,纠正错误,力求尽可能与原始录音接近。 又如,播放问答式练习:先播放短片,然后根据学生听到的内容做问与答。 这种机械的模仿练习可以使学生习得正确的语音、语调,内化一些套语,增强口语的流利程度,因此它是习得语言口语初始阶段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6]。
第二阶段为领悟和构建阶段。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Wilga M. Rivers 认为,听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建立的过程[7]。 这就要求加强学生语言知识转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其主旨是让学生通过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东西进行语言加工和重构,并赋予其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 这一阶段仍可播放问答式练习来实施教学,先播放短片,再要求学生,通过理解,重新表达听到的内容,作口语练习。 重新表达是要求学生作重复或释义的练习。 重复所听到的内容,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感知能力。 释义是用不同的单词来表达相同的含义。 它不是简单的模仿,是对语言的一种深加工,要求学生重新组织语言、推敲措辞。 学生通过重新理解,可以使所听材料以一种比较容易保留的形式被存入记忆里。 这样,理解了的材料得到了改变,被保留下来的是语义信息。 有了语义信息,就可以再寻求表达形式。
从“听”的理解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生学“说”英语要先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便会产生强烈的说话愿望。 这样,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 由于听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差异很大。 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的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就强;而那些听得少、理解不透彻的学习者,在表达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知如何说,口头交际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输入“听”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 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想、提高口语能力的基本途径。
2.1.2 读与说的策略
关于读与说的关系的话题范围,似应有阅读与口语呈现方式的异同及各自的生成规律、各自的训练原则和要领。 其实,探索口语教学必然涉及阅读,口语与阅读相通,且相辅相成,文章阅读得多,有利于口语的表达。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大家,要口语和阅读并重,并着力探索口语的生成规律。
学习语言,一是要获得口语能力,二是要获得书面语言能力,而口语的能力除了通过“听”习得外,还要通过阅读教学以及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获得。 阅读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理解力的发展。 一个人真正的交际能力是在他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拥有了基本的阅读能力之后才形成的。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认知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读内容需要识别,也需要释义:识别是理解单词的意思、句法结构和语句之间的关系;释义是运用有关主题、文章的语境等非语言知识对上述信息进行处理,复原文章的意义。 学习者可以由此提高对材料字面意义的理解,对材料要旨进行重新组织、推理、评价和欣赏等方面的能力。 当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随时可以方便提取时,口语表达便成为一种自然表现。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在逻辑性和信息方面有欠缺,冗余信息和重复比较常见;有些学生即席发言很差,往往说不成句、说不成段,脸红声轻,传递不了思想感情。 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种:一是缺乏内容知识,二是缺乏语言知识。 因此,在阅读中,为了达到让学生会说的目的,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既关注内容知识、又注重语言知识。
阅读是获得内容(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信息时代,不管愿意与否,我们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去阅读,阅读报刊、阅读参考书、阅读相关资料,等等[8]。 从操作层面上,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口头汇报所阅读内容,锻炼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帮助他们将课文中所获得的内容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口语中。
语言形式知识除了语音、语调之外,还包括用词。 学习语言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交流,语言知识可以指导学习者如何准确有效地使用语言。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材料中出现的新词及常见词的特殊用法应用到口语训练中。 在初始阶段,应要求学生尽量用原句来回答问题。 这样他们就会关注语言形式,逐步学会在口语表达中运用更多的词,为以后自由表达思想奠定基础。
2.1.3 写与说的策略
英语写作能力排在四项基本能力的最后,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在英语学习初级阶段之后,听说训练仍需继续。 但读和写会逐渐成为进一步全面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 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言水平高低的最终、最根本的尺度,提高“写”的能力会对“说”产生促进作用。 因此,要使“说”的能力得到提高,就需要提高“写”的能力。 英语写作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把通过听和读所获得的英语语言知识提升为自己的语言和交流能力,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开会发言准备了发言稿,往往使我们的发言更加清晰、更具有逻辑性。“写”得好不仅能使我们“说”得更好,也会使我们的“听”和“读”更加有效, 更容易抓住中心思想。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大量的语言失误表现在词的用法、词的搭配以及语法结构上。这里,“写”的作用便凸现出来了。因为“写”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改、提高的过程。 我们若能把口语训练与训练学生的“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写”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就会避免出现语言知识方面的错误。 对此,我们采取如下方法:
(1)笔录。笔录能够延长学习者对信息的记忆时长,从而改善学习者的记忆效果。 通过笔录,学习者可以把瞬间记忆的内容转化为永久记忆,打破学习者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局限,便于对输入内容作进一步理解[9]。 让学生将输入(听或读)的内容写下来,然后,在说的过程中,模仿其词语和句子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模仿中学会正确的英文表达形式,提升自己英语口语句子的质量及应用口语的能力。 这说明,学生语言学习中由听到写或由读到写再到说的过程,都是一个由模仿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语言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并进行意义重构的过程。
(2)整理归纳。整理归纳是通过对所输入内容的重新组合,来进一步加深对输入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理解。在听、读后,学生应注意对知识进行重新整理,以保证完成随后的语言输出任务的完成。
为了使教师能够跟踪学生的口语进展,我们要求学生完成不同形式的口语作业。 具体评价措施如下。
(1)每3 周要完成一个电影片段(每个片段10~15 分钟)的配音。首先让学生反复听看本片段,然后让他们把听到的电影词句写下来,最后让他们扮演其中的不同人物,完成配音。
(2)每学期要求学生提交四篇小型书面社会调查报告,每篇要求不少于300 单词,并且在课堂上讲演。
(3)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小说等简易读物阅读比赛,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其故事情节、介绍人物等。
学生每完成一次作业,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成绩。 这样,平时作业就成为增强他们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言应用水平的提高是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有机结合的结果。 建构式应用型口语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实践证明,采用建构式口语教学模式,在学习中,随着口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其他各项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发展,并且能够在一种轻松自然的环境中习得语言,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对英语课始终充满兴趣,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 从而使学习有明显的进步,大大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1] Piaget, J. The Original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M].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66:126.
[2] 陈潇潇. 构建式学习对学习动机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影响[J]. 外语电化教学,2008(3):46-50.
[3] Littlewood, W. T. Autonomy: an anatomy and framework[J].System, 1996, 24 (4): 27-35.
[4] 秦晓晴,文秋芳.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1-58.
[5] 刘海平. 重视英语写作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J]. 外语界,2008(1):20-23.
[6] 徐玉臣,李民权. 心理词库理论、多媒体网络教学与听说结合策[J]. 外语电化教学,2008(1):43-47.
[7] Wilga M. Rivers.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8] 黄源深. 学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B]. 外语界,2008(1):11-114.
[9] 刘力,王春湘. 网络交互式英语学习模式对学习策略的影响[C]// 修月祯.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