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改版的风雨十五年

2010-04-11 03:52蒋文娟
关键词:天涯

蒋文娟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天涯》改版的风雨十五年

蒋文娟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1996年是《天涯》杂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杂志面临经营危机进行改版的元年。历经15年的发展,《天涯》经过三方面的努力,即形式与美感兼具的封面装帧,充实又丰富的内容搭配和张扬自我特色的栏目设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涯模式”,从而在面对市场转型期刊杂志生存艰难的处境中脱颖而出。

《天涯》;改版;大文学;天涯模式

一 凤凰涅槃:危机也是转机

《天涯》杂志,是由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作为海南的一份老文学杂志,直至90年代中期它仍把自己定位在纯文学刊物的层面。其经营局面恰如其名——偏隅于海角天涯之地,在社会上的反响也仅限于一方水土。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天涯》杂志已经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危机:“在90年代的市场竞争机制下,《天涯》每期开印五百份,而实际发行只有寄赠作者的一百多份,寄赠交换之后就放在仓库里,等着年底一次性处理。但主管部门觉得只要还出着就还行。因为卖刊号违规换钱,这个杂志已经吃过两次黄牌,内部管理和债权债务也非常混乱,每本定价四元的杂志光印刷成本就达到每本近十五元,杂志社一桩凶多吉少的经济官司还正待开庭。”[1]

这种萎靡而混乱的局面彻底终结在1996年。封面为“厉眼童心”的创刊号一炮而红的事实代表着《天涯》已经具备了能与众多名牌期刊杂志在市场转型期的新赛道上一较高下的实力。其实,早在1995年年底,《天涯》改版之事就已经处在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在经过严谨周密的市场调查之后,时任海南省作家协会会长的韩少功,以首任社长的身份着手改版事宜。首先,寻求志同道合之士。他力邀著名女作家蒋子丹作杂志主编,借助她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在文学评论界的影响力,为改版之初的新生杂志提升知名度。蒋子丹就任主编以后,见缝插针地抓住到各地参加签名售书活动的机会,在挎包里装上一叠《天涯》改版方案,几乎向所有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们组稿。恰恰是这种软磨硬泡的精神才成就了改版《天涯》的新面貌。果然,“超豪华阵容”的创刊号一经发行就在文坛产生了轰动效应。其次,把改版后的《天涯》定位在文学文化刊物的层面。以此形成一整套相对完整的“《天涯》杂志编辑设想”,借用其征稿方案来说,就是:“改版后的《天涯》力图成为一份具有道义感,人民性与创造力的文学文化刊物,致力于历史转型期的精神解放和精神建设。它仍然以小说、散文、诗歌为主体,同时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国杂文学即大文学的传统,注重培育和保护各种边缘的、杂交的、新异的文体。它支持作者们对传统的文学样式予以革新和探索,与此同时,文学家的非文学关注,非文学家的文学参与,作为文学的外延和纵深,亦将在这里获得充分的版面。本刊以文化多元化互补和艺术与学术的个性自由发展为精神成长的必备条件,愿意成为不同观点与流派的好作品同展风采的舞台。”回到杂志本身而言,无论是从来稿作家的身份,还是稿件内容涉及的各种社会问题,或是杂志本身紧贴时代脉搏的栏目设置,都表明《天涯》已经完成了从纯文学到杂文学、泛文学的华丽转型。在新的编辑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天涯》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后来居上抢占了文学文化领域的先机,逐渐地赢得较好的口碑——文化界开始流传“北有《读书》,南有《天涯》”的说法。

正是有了这样明确又宏大的办刊方向和精准定位,《天涯》才顺利开始了自我转型,改版一事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民晚报》评其为1996年国内文坛十事之一(居第二位),此外山东还有一份报纸用整版篇幅来讨论“天涯模式”。改版后的《天涯》提供了一个各种思想交流、交锋的场合,它扎根在大文学、大文化的土壤里,以自己的独特暗合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思想文化体系的重组和转型,同时也反映着出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动向。

二 封面装帧:不走寻常路

1996年《天涯》改版后的创刊号,从封面开始就给人一种横空出世的凌厉之势,给杂志厚重的内容带来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天涯》杂志的特色和深度首先是从封面开始。“选定牛皮纸做封面,选定汉简隶书做刊名用字,选定五号正宋作为刊物的当家字体,是一副不合潮流的姿态,决不使用消闲杂志或者青年杂志常用的那些花哨字体。”[1]206改版《天涯》的第一期封面,极具特色。设计者利用一个幼童的头部特写镜头汇聚了读者的视线焦点。幼童的右眼透露出符合年龄的纯真无邪,左眼却饱含着成人睿智深沉的一面。这正是后来流传甚广的“厉眼童心”之说的来历。左边的刊名及右边的作者名字都是红色,恰如一簇簇正在跳跃燃烧的火焰。整个充满张力的画面不言而喻地彰显了编者的深意。因此以完美形式登场的创刊号一经发行,自然受到文化思想界的广泛赞誉。

1997年,韩家英的加入让《天涯》封面实现了微调。韩家英发挥了更多设计上的无关商业的思考,秉承着把文字及变形文字作为设计核心的理念,使得独特的封面装帧设计成为《天涯》特色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7年和1998年《天涯》封面的主角是图形和文字,设计者运用同形同构的表现手法,通过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文字、文字与文字的组合方式,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饱含丰富的文化内蕴。1999年封面中担当重任的是汉字笔画部首,毛笔写就的提、竖、横、捺、口字部的单一实体笔画和周围呈散射波纹状的文字效果相呼应,虚实相间、互为补充。2000年的第1期延续99年的设计线路,以单人旁为中心,聚集密密麻麻的小文字。其他五期则分别密集使用方块、圆形、三角、椭圆这几种图形,内隐一鳞半爪的汉字笔画,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紧凑的节奏感。2001年前五期的画面都给人一种旋转的感觉,以龙卷风的力道改变着我们的既定思维,最后用一把“锁”(第6期)把这些思想的结晶严严实实地锁住。2002年综合运用散射、密集和渲染的设计手法,把文字意象化、抽象化。2003年是三角立方体挑大梁的设计理念,这些立方体或散落四处或齐聚一团或连成一线,都是具有现代意味前卫画风的作品,但是核心元素还是依稀可见的文字图案。2004年以汉字“竹、山、水、梅、风、月”为主题,活字印刷的灵活多变,手写毛笔字的古朴随意,配以汉字独有的方块棱角,让人爱不释手。2005年第1期是一本打开的书,满布文字,这一理念贯彻全年。后面的五期通过对汉字加以改造,以变异和拼贴的方式进行一种创新的文字试验。2006年,是返璞归真的一年。设计图案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含玄机,于现代构成手法中彰显传统艺术的布局要领和品鉴标准。2007年,引入数学元素,二维三维图案相继登场,而主角仍然是文化的象征物文字、书本。2008年第1期到2009年的第4期,扇面、古玉、祥云、盆栽等元素若隐若现,深得中国山水画悠远淡近的神韵。这些封面呈现出的一以贯之的风格,是为改版《天涯》量身定做的。此后直至最近出版的2010年第5期,都还是遵循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古色古香中透露出现代审美意识,于不变中闪现创意十足的微调火花。

此外,还有一个重大的调整就是,自2005年第1期以后,《天涯》封二的以漫画这一轻松形式体现学者与作家思想火花的“学者/作家绘画”换成了和杂志内部活动相关的广告信息,不免让人有点遗憾之感。

纵观这些封面设计,我们可以看出贯彻《天涯》封面装帧的核心理念就是:“从一开始,就沿着文字的方向给《天涯》设计封面”,“设计以文字为核心元素,探索文字的形式之美,以此象征文化的传承、冲突、变化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2]众多读者在认可这本杂志的同时也欣然接受了这种封面风格,而且还因为这样的风格和特色,《天涯》封面设计在国际上频频获奖。

三 内容安排:得风气之先

诚然,《天涯》的封面是极具有美感和特色的,而这种美感和特色同时又能为杂志内容服务,达到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的效果之时,《天涯》才能真正立足于强手如林的期刊界。

内容方面,《天涯》在强调自己的改版特色——“大文学”、“大文化”之时,也注重经营自己的文学领域。也就是说杂志既刊发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人文关怀的边缘性文体的文章,如一些思辨性质的随笔、论辩文稿、纪要;也登载常见文学样式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从文学的外延和纵深意义层面考虑时,编者们用一组组稿件让作家①在韩少功的《我与<天涯>》一文中,明确指出了符合杂志的作家定义:按照英文writer的含义来定义“作家”,即把一切动笔写作的人都纳入“作家”的范围,当然就使很多学者都有了参与《天涯》或者说与文学会师《天涯》的机会,《天涯》也有可能从大批三流文学来稿中突围出来,得以开发和汲纳文学家之外的广阔文化资源。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批判,还是对文化现象的议论探究,抑或是回到文学本体发表对文学发展的看法意见,其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满足这样的内容需求,作家们选择各种边缘、交叉的文学样式来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探讨现实问题。若是回归文学内涵本身,当作家们选择用文学作品言抒自己的心声时,杂志不仅重视发表他们的小说作品,也重视刊登以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样式的作品。为了打造自己的文学作品品牌,杂志还推出了“天涯”作家。主攻小说的薛忆沩、写作散文的刘亮程和“草根诗人”杨键,他们最初都是在《天涯》崛起,而后才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在《天涯》“文学”栏目里首发的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病隙碎笔》以及温亚军的小说《驮水的日子》同时荣获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这一事实证明,《天涯》在注重转型的同时并未放弃争夺自己的文学作品市场,而且还在争夺过程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天涯》对文学新生力量的持续关注也展示了一种开拓者的魄力,如一直坚持在“文学”栏目开辟刊登“21世纪诗歌精选”,认为年轻一代的诗人所进行的探索将会最终改变当代诗歌的生态与格局;《天涯》重视诗歌的社会影响力,在2008年第4期精选地震诗歌回应汶川大地震,倡导“以诗疗伤”。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第4期,杂志首推“地域文学小辑”,不仅是与1999年“刘亮程散文专辑”相呼应,更是此后相继推出的“江苏青年作家小辑”(2010-3)和“陕西青年作家散文小辑”(2010-5)的提纲性宣言。它们一起为《天涯》的文学色彩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杂志对热点文学现象——“底层写作”所倾注的热情值得赞赏,连续刊登了“底层写作小辑”(2010- 1)和“底层写作小辑(续)”(2010-5),肯定底层文学的价值和它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在栏目设置上,除了有文学、艺术和研究与批评这样的中坚文学栏目在保障刊物质量之外,《天涯》重磅推出的是可以和其他老牌文化杂志如《读书》相媲美的极具思想深度的栏目,即作家立场、特别报道以及虏获各阶层的民间语文和环球笔记这种“杂文学”栏目。

设置“作家立场”时,蒋子丹的初衷是“想倡导一种直白犀利的文风,便于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3]而且这个栏目下设了一个子项是“小品录”,有更为细致化的笔触,从更为微观的层面及时反映文化思想界的动态,涉及文史哲的方方面面。而这15年里,这个栏目里出现的关键词有:文化研究/大众文化、民主(主义)/民族(主义)、文学/文字/语言、文化/文明、市场/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乌托邦、三农问题/底层/新农村、市场/全球化、性别/身体等等。同时它也是《天涯》一战成名的关键。就是通过这个栏目,《天涯》引爆了人文思想界“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战,②相继刊发了汪晖的长文《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1997.5)及汪晖的《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1999.1)。《天涯》在成为现代性问题论争的主战场后,后来一直以其新锐的姿态引导关于社会各种问题的讨论,为文学思想界提供好的言说空间。此后,在逐渐成为各种思想交锋的主战场之后,《天涯》在同类刊物中走得更远,它开始将具体问题深化落实到实践层面,如韩德强等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讨论;潘维关于具体的民主制度的设计;郎咸平关于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调查报告等等都回到遵从是否切实可行的原则进行分析。从形而上的学理层面下降到形而下的具体实际规划层面,这样的《天涯》无愧被人赞誉为“左手问题,右手主义”。[4]

“特别报道”这个栏目的出现源自韩少功的一种想法——“雅事俗说,俗事雅说,较能接近一般读者的兴趣和理解力,相当于思想理论中的大众版本”。[5]它立足于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和分析。贯彻着“问题与主义并重”的原则,用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视角将一个事件或现象真实地摆在读者面前,有利于读者认识和思考问题。例如在中国选秀的元年,2000年第2期的作家立场有王朔的《我看大众文化》,在“特别报道”里面就有岳晓东的《青春偶像崇拜透视》。有从理性角度进行解读的《超级女声的几个关键词》,也有从感性出发的《我所认识的超级女声》。

批评家张新颖把《天涯》称为“下降的文学,上升的杂志”,他在回溯《天涯》10年的历程时说:“文学其实是可以下降到广大的地面上来,不必老是悬在半空之中。”“民间语文”——《天涯》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栏目就是这句话的最佳诠释。这个栏目注重挖掘正统文学之外的文学资源,寻找撕裂固有思想意识的缝隙。为了保持来稿作品的真实性与原生态,编辑不加更改直接发表。所以,在明确的问题意识的指引下,这个栏目以脚踏实地的姿态还原历史,从过去到当下,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例如发表了真实记录文革历史的日记、书信,以第一手详实的、去修饰的资料唤醒沉痛的记忆,让人们痛定思痛。通过乡村干部自述、遗体整容师口述、酒楼打工妹、按摩女、吸毒者的生活日记等等关注边缘人群,叙说底层。股市、都市流行词语、网络之类的社会现状也是其征文的范围。最让人动容的是2008年连续几期刊载的亲历震区的志愿者日记,触动的是国人最敏感的神经。窥一斑而知全豹,就是这些“民间语文”资料显示的巨大能量。

“研究与批评”,在2008年厚积薄发,以“文学与思潮三十年”为专题对新时期三十年的文学与思潮,如“伤痕文学”(2008-3)、“朦胧诗”(2008-4)、“改革文学”(2008-5)、三十年“寻根文学”的政治无意识(2009-1)、先锋小说(2009-4)等等进行回顾与反思,在提供文史资料的同时也更利于我们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这些文学事实。其下还有以时效性强著称的“环球笔记”这个小专栏。它属于思想文学界的备忘录。它总是出现在杂志的最后几页,总结新近发生的大小事件,有着大杂烩的性质;并且与杂志的其他栏目内容相互阐发。例如,2008年对汶川救灾与普世价值、藏独问题的选摘,都是“作家立场”和“民间语文”对“汶川大地震”、“西藏问题”所进行的各个角度的解读和分析的延伸与拓展。

除了在栏目设置上有着打破常规的举措之外,《天涯》还开创了纸质发表方式之外的另一种文学发表的形式。在2004年、2005年,杂志社与海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海南在线天涯社区联合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第二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成为手机文学的滥觞。

凡此种种,都明显地表现出改版《天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锐利的思想锋芒成为同类杂志的先行者。所以很多的读者给出了这样高的评价:“一册《天涯》在手,基本上对当下的思想、文化、文学界的动态、研究、创作有了一个大致的基本的了解和掌握。”的确,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学到文化,《天涯》都一直以前沿的姿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干劲在期刊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

四 天涯模式:我有我主张

在激烈的期刊市场竞争中,《天涯》杂志凭借其上乘的品质和良好的品牌效应,实现了名利双收的良好循环。

自改版以来,《天涯》一直坚持其高雅严肃的定位,虽然杂志内容驳杂,却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大众化杂志,从选择它的读者可见一斑。《天涯》曾做过一个读者调查,发现其读者大多是大学教师和学生、行政机关决策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那些关心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人士,也就是俗称的社会精英人士。作为一份定位于大人文的刊物,《天涯》通过它久经考验的栏目和份量十足的内容,对中国社会作了直接的纪录和描绘。这种堪称中国社会发展的镜子的作用奠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绝对优势,以及这种优势形成的巨大品牌效应。

2002年接任主编的李少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骄傲地说:“《天涯》靠的是自身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在努力创造自身高素质品牌的同时,再依仗其影响力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①转引自:2006年07月31日的《深圳晚报》,顺水行舟方得意——访《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换言之,就是因为品牌效应和杂志的高端品质的良性互动才为《天涯》杂志赢得了广大市场。

当《天涯》进入到市场竞争的环节当中,它就不得不遵守市场的游戏规则。这时,首当其冲需要《天涯》明确的是它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然后再形成相应的品牌效应。毕竟,在当前品牌先导的商业模式中,品牌意味着商品定位、经营模式、消费族群和利润回报。从品牌效应角度来看,《天涯》依靠其严肃高雅的品位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通过广大读者的指牌认购,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给自己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天涯》在建立和推广自身品牌的过程中产生的的社会影响又深刻影响着消费者。《天涯》在把自己打造成品牌图书的过程中,从读者的利益和角度出发,把读者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细致划分,准确定位,以求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读者的心理需求。通过先满足一小部分读者的需求来树立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这一部分人的选择来影响周围的人。这种接触经验(来自自身的切身体会或者他人的口耳相传)的暗示,使得读者先前接触这一品牌产品留下的印象影响着其后来的选择。而这正是《天涯》打造其精品之路的方式。在这里,《天涯》利用自己的品牌效应在读者心目中造成这样一种暗示效果:作为一份天然具有文学文化性质的杂志,其拥有了的品牌文化内涵,加上合理引导读者的从众心理,从而成功使得读者选择了《天涯》杂志这个交口称赞的品牌,并且接受了这个品牌背后的含义——选择《天涯》杂志,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质量和信誉的保证。总之,正是因为顺应了当代期刊的生存法则,改版《天涯》才出现了今天的勃勃生机。

进入21世纪以后,《天涯》开始注重总结,从另一种视角对阶段性成果进行反思。在2006年第2期用一组“特稿”对改版《天涯》十年来取得成绩进行研讨,旷新年、蔡翔、于坚、刘继明、张新颖、薛野、韩少功和李少君等人纷纷发表臧否性质的文章。2009年一整年都在进行文本重读,如“旧文新读小辑”(2009-2)及其续(2009-3)和再续(2009-6)、“民族主义讨论小辑”(2009-4)、“睁开眼睛重新看世界小辑”(2009-3)及其续(2009-5)里面对本刊发表过的一些重要文章进行重读,以期对当下现实有所启示。到了2010年刊发的“2000—2009:经验与感受”(2010-1)及其续(2010-3)延续了这种继往开来意识。这些从内容上促进了天涯模式的形成。

Frontiers,是《天涯》的英文名。它的基本含义是国境、国界,边界、边境,引申含义是前沿,新领域。选用这个单词,既与实际地理位置相关,又与《天涯》在改刊转型后的15年里所形成的特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今的《天涯》所开创的局面已超越了唐朝王勃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境界,达到了“天涯是比邻”的新局面。

[1]韩少功.我与《天涯》[M]∥然后.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2]单中桂.韩家英:一位设计师的非商业生存[N].深圳商报,2004-01-15.

[3]蒋子丹.只谈《天涯》[M]∥靳大成.生机——新时期著名人文期刊素描.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146.

[4]夏榆.《天涯》10年:左手问题,右手主义[N].南方周末,2006-05-25.

[5]韩少功.然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206.

Fifteen Years of Development for Tianya after Its Revision

JIANG Wen-ju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530006,China)

The year 1996 is both a turning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magazineTianyaand the first year of its revision to cope with its management crisis.After fifteen years of development,the revised magazineTianyahas constituted its unique“Tianya mode”by virtue of efforts in three aspects:the cover design with stylish form and aesthetic appeal,substantial and abundant contents,and characteristic columns,thus having stood out in the context of formidable survival for magazines and periodicals in face of market transition.

Tianya;revision;mega-literature;the Tianya mode

G 237.5

A

1674-5310(2010)-05-0087-05

此论获文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支持,项目编号为10YCH02。

2010-05-11

蒋文娟(1980-),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天涯
撑一竹伞走天涯
鼠鼠走天涯
鼠鼠走天涯
鼠鼠走天涯
走天涯
丹心倚云向天涯
一水隔天涯
给远方
执笔为马,行走天涯
人间一会花 袅袅遍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