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财经新闻报道的情境化处理技巧

2010-04-11 03:18张淑芳
关键词:财经新闻事物受众

张淑芳

(兰州商学院 商务传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财经新闻报道“主要针对的是资本市场的报道,涵盖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货币、银行、金融产品等”,[1]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同于消遣用的时尚八卦新闻,大众需要依凭财经新闻提供的信息来判断经济现象、做出经济决策,因此,财经新闻报道是很严肃的。但是,财经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严肃性特征却又往往使其与公众拉开距离,降低可读性与必读性,令其新闻传播效果与价值大打折扣。所以,财经新闻报道需要通过一些处理技巧以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笔者以为,情境化处理是实现财经新闻报道贴近受众、提升效果、实现价值的有效途径。

何谓情境化?有人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一个人面前,无论如何他都难以下咽,但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他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新闻报道,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新闻报道融入具体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其与受众利益的相关性,进而引起读者关注。所谓新闻报道的情境化创设,即通过营造有人物色彩的具体活动情境,为受众勾画一幅景象,使受众身临其境,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新闻事件的涵义及其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为此,记者可以通过刻画、预测、类比、对比等技巧为受众营造一个可以“体验”的情景。

一、刻画

刻画是指用文字描写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在财经新闻报道中,刻画是记者向受众展现事实的有效方法之一,即通过精细地描摹新闻事件的真实场景,让受众能够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地去领悟新闻事件的内涵,感知报道所写的情况对人们或者自己产生的影响。

如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上调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出,会改变居民的不同投资收益比率、改变居民投资理财行为、改变居民财产结构。但是,由于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属于国家层面的行为,其对居民的诸多影响往往被其自身的宏大所遮掩,居民对此少有关注,也因专业知识的欠缺而缺乏关注的能力。对此,媒体在报道中就可以运用刻画技巧实景式地展现加息对百姓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比如各大银行门口排满了前来存款的人,人们纷纷将活期存款转存为定期;与此同时,加息使贷款成本上升,许多人到银行提前还贷。通过实景式的报道向受众展现一副加息后居民生活的活“画面”,不仅使报道变得有血有肉,更使新闻事件与受众利益息息相关;不仅增加了报道的可读性,更提高了受众的必读性。

二、预测

预测即预先推测或测定,就是通过对客观事实历史和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由过去和现在去推测未来,由已知去推测未知,从而揭示客观事实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财经新闻报道的意义不仅在于向读者表明真相,更重要的还在于对事态的进展作出科学预测,以影响或引导公众预期。在这一点上,记者一定要富有创造性,要根据历史经验、事态现状和决策方向以及相关的分析评论来预测事态的未来进展,并以情境化的方式勾勒刻画出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画面”。例如对中央银行决策进行报道时往往面临如下问题:地方企业是否高度依赖于银行贷款?银根缩紧是否会给企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除银行贷款之外地方企业有没有其他融资渠道?公众的情绪如何?等等。记者可以根据采访对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在导语部分勾勒一个具体人物的具体生活场景,描写新闻事件的发生对相关人物产生的影响。

又如对通货膨胀进行报道时,应关注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会对百姓产生什么影响?程度有多大?简单地说CPI创下历史新高,仅仅说通胀率从百分之多少上升至百分之多少,一般读者就很难理解,因而不能吸引读者关注。但如果在导语或报道主体的前部营造一幅生动画面,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为了使报道容易为读者理解,记者可以假设有一个下岗职工,月收入Z元,这个数目是80%的该国N百万人口的平均月收入。因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涨,这个下岗职工现在发现他已经无力支付家庭所需的必要支出……尽管这只是一个假设,但一个原本技术化的问题却因为这个假设的情形而被赋予生动的色彩。这里,因为创造了一个人物形象而给简单的数字列举带来了人文色彩,受众也会因此被激发起认同感,从而愿意继续读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在作这种预测假设时,一定不要忘记与当事人仔细分析这种预测情形的合理性。

三、类比

类比是一种将特定事物所附带的讯息转移到其他特定事物之上的认知过程,它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如果把“此”看作是熟悉的事物,把“彼”看作是未知的事物,那么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已知向未知的一种推演过程,达到对未知事物的感知与理解。当记者向受众解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类比是比较理想的手法。通过这种手法,可以把决策、进展与一些复杂举措可能带来的影响与读者熟悉的情况进行类比,使陌生对象熟悉化、复杂事物简单化,以便于读者理解,从而产生“啊,原来是这样”的认同感。比如有关国债发行报道,财政部当年推出了一种新型国债,叫“开放式回购”。这个词如果直接抛给受众的话,恐怕没几个人明白。其实所谓“开放式回购”,就是这种国债能够随时兑换成现金,就像活期储蓄一样,不同之处就是国债可以进行买卖。记者如果通过活期储蓄来类比解释“开放式回购”,受众就容易懂了,也能真正地对他们起到投资指导的作用。

一次,《华盛顿邮报》在报道政府的一项规模达1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时,幽默而又风趣地使用了类比的技巧:“1000亿究竟是多少?……以时间为例,1000亿秒等于31700年。以体积来比,1000亿张面值为1美元的钞票,需装15743辆货车。再以每张1美元的钞票长度来计算,1000亿美元的钞票可以排列1.5472亿万公里,那就是能够从地球排列到太阳还多余380亿张钞票。”这条消息从时间、长度、体积等方面对1000亿美元进行类比折算,显得更加活泼,不仅受众读来不感觉枯燥,也形象地说明了问题。但记者在运用类比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类比的事物必须是受众更为熟悉的,二是类比事物比所报道事物更简单,因为类比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所报道事物。

四、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互相比较,从而很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突出事物的特性,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在财经新闻报道中,对比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经济形态情境化,更可以使受众在对比中理解所报道经济现象的发展态势。

2007年8月25日,英国《经济学人》“亮亮底——中国煤矿安全触底反弹”的报道在这方面的处理具有代表性。该报道说:“无论是河南69人奇迹般生还,还是山东181人希望渺茫,中国过去几周的舆论关注又被矿难占据。不过,如果说矿难的消息是冰冷的,同样冰冷的数字却意外地显示,中国煤矿安全的总体水平在过去数十年中是在不断改善的。一家加拿大矿业咨询公司的数字显示,1950年代平均每年约有7万中国煤矿工人死于矿难,1980年代这个数字降到4万,1990年代为平均1万,2000年以来则是每年6000。一些中国最好的煤矿公司的矿工死亡率已经达到了同美国一样的水平。”[2]这则报道将中国5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中国矿难的数据组合处理,采取一种纵向的长时段具有历史跨度的比较,从而雄辩地反映了中国煤矿安全总体水平的改善,并通过与美国的横向比较,使人们形象地感知到中国煤矿安全的现代水平。

数字对比是直观反映事物变化的有效方法。而对不同境遇、不同时期的情景进行特写,并将这些特写“画面”进行对比,更是形象反映事物本质、发展态势的极佳途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老百姓排队购物的现象非常普遍。当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种现象后面的意义,而常驻北京的一些外国记者却做出了不同凡响的文章。日本朝日电视台评论员杉木依津子就此现象在日本《国际贸易》杂志发表一篇特稿,题为《从排队看变化》。文中写到:1979年在北京市民排成的队伍前面是“小山似的、沾满泥巴的大葱”,有时是“泡在水里的豆腐”;1980年市民排队购买“刚刚采摘下来的西红柿”;1981到1982年,出售电视机的商店前开始有人排队了;而到1983年,一些大商场门前,清晨起就排起了购买名牌洗衣机的长龙。并由此得出结论说,北京市民排队的内容在六七年间发生的变化如此之大,它从一个侧面最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变化。而另一位外国新闻媒体驻北京记者则通过对“购物长龙在北京消失”这一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正在建立一种有别于计划经济的新经济体制。[3]他的这一发现,离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两位外国记者通过对比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变化,不仅把经济报道写活了,而且深刻、精准地洞察出中国社会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责任编辑 陶新艳)

[参考文献]

[1] 周乃蔆. 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1.

[2] 说中国矿难,先把数字搞准[EB/OL].[2010-05-25]. http://www.infzm.com/content/3782.

[3] 南振中. 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下)[J]. 新闻战线,2004(8): 13-18.

Abstract:Because of its professionalism and seriousness, business news reporting not only maintains some distance from the public but also results in lower readability.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we can contextualize business news reporting, using the skills of depicting, predicting, analogy and contrast rationally.

Keywords:business news reporting; contextualized; readability

猜你喜欢
财经新闻事物受众
美好的事物
浅析大数据时代下财经新闻报道的改进路径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奇妙事物用心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于党报财经新闻的艺术性探微
“新常态”下财经新闻报道策略探析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