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越冬管理技术要点

2010-04-11 02:01张向军
黑龙江水产 2010年1期
关键词:增氧溶氧增氧机

张向军

(大庆市松嫩工程管理处 黑龙江 大庆 163515)

鱼类越冬是渔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009年入冬以来,黑龙江省降雪量较大,有的地区还出现了“雪封泡”现象,给鱼类越冬增加了难度。如不加强鱼类越冬管理,很容易出现死鱼,造成损失。针对目前鱼类越冬形势,建议养鱼户在越冬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勤测氧,注意冰下水体的溶氧变化情况

测氧有助于了解冰下水体溶氧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目前,测氧多采用化学试剂测氧法,这种方法比较经济,但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购买测氧仪器测氧,仪器测氧操作起来较为方便。11~12月份,可一周测一次,1~3月份应 3~5天测一次。如鱼类越冬密度较高,每立方米水体超过 0.5kg,春节前后要加强测氧,1~2天即应测氧一次。

二、做好生物增氧工作

水体自身溶氧量远远满足不了高密度越冬鱼类的需要,必需通过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满足其需要。要做好生物增氧工作,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1、勤扫冰面上的雪和灰尘,保持冰层透明,提高透光率。冰面上的雪扫的面积越大越好,小池最好全部扫干净。面积较大的越冬池,可每隔 0.5米扫开一条 1米宽的透明道,最好南北走向,以利采光。鱼越冬量大的湖泊、水库也应坚持清扫冰面上的雪,由于清雪量大,最好采用机械清雪,效率高。另外,冰面的灰尘也要及时清扫干净。

2、注意向冰下水体补充营养盐。如发现水中溶氧大幅度下降时,可能是水体缺肥造成的,可追施化肥。施肥可促进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增加。每亩水面施尿素 1.5~2kg,过磷酸钙 1.5~2kg。采取挂袋的方法施肥,即打冰眼,将化肥装袋挂在冰下水体中,一般每亩水面挂 4~6个袋。

三、做好应急增氧工作

冬季,如发现越冬池溶氧量,下降到 3mg/L以下时,鱼类出现浮头,则应马上采取增氧措施,以免鱼类大批死亡。越冬池应急增氧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增氧,并提前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物资。

1、注水增氧

在水源方便的情况下,可采取这种方法。可用水泵抽取江河、水库、湖泊、井中的水注入越冬池。注水时要有 20~30米的流程和 2米以上的落差,以便水体曝气增氧。为增强曝气效果,可在池水上方设击水板。

2、原池循环水增氧

这种方法是在冰面上打一个冰眼,用水泵抽原池水流入另一个冰眼。在循环水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水的流程一般应在 30米以上,落差应在 2米以上。一般经 3~4天,越冬池水溶氧即可达 4mg/L以上。当池水溶氧达到 6mg/L以上时,即应停止循环水。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易引起水温下降,冻死鱼类,所以每次循环水的时间不要过长。

3、增氧机增氧

增氧机多采取充气式增氧机或空气压缩机。在冰面上打冰眼,将增氧机固定在冰眼上即可。另外,再在冰面打一些冰眼,以便在增氧时,有害气体逸出。一般越冬池水溶氧达到 6mg/L以上时,即可停止增氧。

4、化学增氧

这种方法就是向越冬池水泼洒化学增氧药物。最常用的化学增氧药物为过氧化钙,在冰面上打多个冰眼,将药物用水泵冲入池水中,过氧化钙的施用量为 10~20g/m3。

四、勤巡池,注意观察越冬池情况

一要注意观察越冬池有无渗漏情况,如发现冰面塌陷,则可能是越冬池漏水。出现漏水情况,应及时补水。水源方便的越冬池,应定期向越冬池注水,一般 20~30d注一次。要根据越冬池水位下降和溶氧情况来确定补水时间和补水量。二要注意观察堤坝情况,特别是在严冬季节,如发现堤坝断裂坍塌,应及时修补。三要注意观察越冬鱼类活动情况。如果冰下水体不缺氧,透过冰面看不到越冬鱼类。如透过冰面,发现越冬鱼类上浮,则说明冰下水体缺氧,应马上采取应急增氧措施。

猜你喜欢
增氧溶氧增氧机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物联网监控获得的溶解氧曲线与池塘水质指标的内在关系
溶氧对L-羟脯氨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增氧泵如何合理使用?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增氧机“智能开关”的制作
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