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率先开启了中国大学合并之风,由工科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伴随着这场合并风的愈刮愈盛,众多“大学航母”应运而生。这其中既包括原有规模就很大的部属重点院校,也包括一些原来专科或学院的脱胎换骨。大学合并,不论从教学规模,还是从学科设置来看,都可以说是对传统大学教育的革命。大学合并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利与弊,各界争议颇多,在此不作赘述。本文主要探讨合并后以及原非综合性大学的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文科教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传播的载体,逐渐为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所重视,当然这些“重视”当中有一些投机成分的存在,因为在现有机制下,不设某些文科专业就不能被称为综合性大学,或“学校”升格不了“学院”,“学院”升格不了“大学”。不管动机如何,一些相关的文科专业建设在这些理工科院校中业已生根,并在近些年的建设中形成规模,师资队伍日益壮大,师资水平也明显提高。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毕竟文科教学在理工院校起步较晚,从总体水平上和一些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如何提高理工科院校文科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如何发扬自身特色,真正承担起哲学社会科学传播的历史责任,已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在学校的重视程度上,文科教学并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高度,大部分理工院校的领导还局限在原有的办学模式上,把文科建设只作为学校理工学科的附属物,甚至有的院校将它作为学校升格的一个筹码。诚然,有的院校确实在文科教学上也加大投入,也想达到和综合类院校等同的文科教学水平,但是由于在文科教学的创新机制上缺乏经验,致使投入的大笔资金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其次,在学科设立上存在盲目性,单方面追求学科门类的齐全,忽视了权威学科的创立,学科建立了不少,但真正叫得响的学科却少得可怜。这不仅造成权威学科建设精力的不足,而且不健全的学科建设机制,也直接造成在校学生的学习及毕业后工作选择上的困难。
再者,在文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如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在政策与管理上和理工科院系整齐划一等。此外,较低的科研经费及和理工院系“一刀切”的测评方法也影响着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些不仅使人才难以引入,而且还不同程度地造成现有人才的外流。
最后,从教学质量上看,学校并没有真正鼓励学生去“学习”,学校不仅没有建立文科教学的配套设施(如文科教学案例库),而且在课堂教学上也没有注重教法的及时更新,因此这种缺乏全方位引导的教学模式,导致所招的文科学生虽然经历了四年的本科学习,但所收获的知识与能力却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进一步增加了就业的压力。
鉴于目前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教学状况,笔者认为,在文科教学上除了学校要加强重视、各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外,首先要进行办学理念的更新,即稳健、求实、创新。
稳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科建设上,先致力于几门、甚至一门学科的建设。就法学来讲,我国一向重视刑法而忽视民法,在新中国建立以前的发展史上,几乎没有一部成型的民法典。现在,我国在西方民法的影响下初步进行了民法学的研究,虽然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远没有达到成熟。鉴于此,如果学校致力于该学科的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学科研究的空间,先发展,再在此基础上建设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才能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强劲的发展后劲。
求实,就是立足实际求实效,结合自身的特点,办出自己的文科专业特色。理工院校的学生普遍文科素养相对欠缺,而且由于专业的限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又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隔离。鉴于此,理工院校的文科专业建设要立足学校实际,在搞好自身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带动全校学生文科素养的提高,形成“以理促文,以文补理”的办学特色。
创新,其关键就是如何“走出去”与如何“引进来”。“走出去”,一是人员的“走出去”,二是自身办学经验的“走出去”。“走出去”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也得到了与同行切磋的机会。“引进来”,一是把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及前沿学术理论引进来,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引进”并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如何把别人的东西经过剖析与加工融入自身教学体系中的一个过程;二是引进文科专业的拔尖人才,包括管理人才与教学科研人才。
第二,学校要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与科学评估体系的创建。要吸引优秀人才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宣传机制,利用报刊、网络等各种渠道,宣传高层次人才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学校在引进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做好宣传的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提高引进的效率。如建立学校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需求的信息库;对拟引进的人才实行公开招聘,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应聘者的责任感;建立高校人才的共享机制,完善高级人才的定期讲学及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授课机制。其次,要做好人才引进后的稳定工作。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条件和较优裕的生活环境,从而形成一个团结合作、富有朝气的教学科研集体,增强他们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对引进人才还要进行定期培训,使之较快适应工作环境。最后,还需建立定期的培养计划,帮助人才提高自身素质。培训要作到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的结合,这样不仅能促进校内经验良性的交流,而且也有利于其他院校先进经验的引入。
文科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打破一直包裹着它的理科氛围,还它以灵动与活泼。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更要把图书馆以及其他教育设施、教育基地有效结合起来,把课堂所学在感性中实现理性的把握。在注重教学氛围及授课模式改进的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估与奖励制度。在评估上,要区别于理工院系,建立起适应文科教学的评估体系,改变以往文理一套评估体系的状况。另外,在健全评估体系的同时,还应设立公正、严明的奖惩制度,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人才流动机制。
第三,建立文科教学案例库,完善教学辅助手段。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命。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主导者仍是教师,但是学生的角色由原来被动的客体转变为主动的主体,从师生对教学案例的研讨、分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预期目的。案例教学注重的是以往经验的理性研究与总结,并从中导引出指导行为的原则与途径。教学案例库建设目前在综合性大学已经渐为重视。而对于理工科院校文科教学而言,案例库的建设与使用,无疑填补了现有文科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状况。
案例库的建设,首先需要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案例的编写要忠于事实,避免编写者的偏见与情绪对案例真实性的干扰;再次,编写出的案例要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适当增添一些解释性、佐证性的图、表,避免简单的文件资料汇编;最后,案例编写要兼具理工院校的特点,实现理工科与文科专业的案例互补,这种资源的互补利用,也节省了资金与人员的耗费。
当然,成功的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教学之路并非只有一条,但任何一条道路的选择,均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在吸取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走一条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教学做好、做实。
[1]刘鸿武.故乡回归之路(大学人文科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汪青松,张国定.从文科综合到人文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孔建益,顾 杰.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4]周兴国,李子华.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5]丛晓峰,刘 楠.高校教学改革与质量管理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