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峻嵘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先秦汉语助动词的构式功能研究
——以《荀子》为例
于峻嵘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句式”概念的提出体现了语义语法相结合的思想,有助于细化语法规则和词类研究。《荀子》意志的表达、肯定与否定非对称等助动词使用状态显示,先秦时期,助动词的用法已趋稳定,而能愿式的构成则反映了先秦时期助动词运用的实际面貌,是助动词意义和功能研究的可信材料。研究显示,助动词没有一般动词带宾语、可重叠等主要特征,不能够像典型动词那样参与构句,极少作为句子核心,因此,需要和动词相区别。助动词“扶助”动词的功能十分稳定,具有不可替代性,词类的典型成员产生很早,并且应用至今,因而,给助动词独立确定词类地位十分必要。
助动词;能愿式;非对称;意志式
“助动词”这个概念基于动词分析的基础,指的是动词中的次类型。吕叔湘说:“助动词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语法引进来的,原文的意思是‘辅助性的动词’。”[1](P35)在这些助动词里,“有一部分是表示可能与必要的,有一部分是表示愿望之类的意思的,所以又叫做‘能愿动词’”[1](P35)。“能、敢、肯、必须、应该、要”等词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被称为“能愿动词”,杨伯峻《古汉语虚词》用的是“助动词”这一名称[2]。在“助动词”和“能愿动词”名称上,两个名称的使用各有其理。有些中西语的比较文章,就同时采用两个名称以示对比,如张粤河《汉语的能愿动词与法语的语式助动词》等[3]。两相并用的,如皇甫予苏《医古文能愿助动词用法例析》。[4](P11)从汉语词类体系而言,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也存在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命名的问题,着眼于概念的整体,称为“助动词”相对合宜,便于学界交流。
助动词句法功能确定,在汉语发展早期已形成为特殊的词类系统。多数助动词源于动词,有些助动词至今保留了这两种性质。汉语词汇日渐丰富、句子结构日渐复杂化之后,词性趋于固定,助动词用法占据了绝大多数。“肯”、“愿”等语词专以构成能愿式作为动词状语,助动词和副词的区分问题也就被提出来了。杨伯峻先生曾主张:“任何词类都没有时态变化,所以助动词和副词不必进行区分。”[2](P93)后来,杨氏看法有了改变,他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提出二者的区分标准:(一)副词还可以修饰形容词谓语,有时还可修饰名词谓语,而助动词只是动词谓语的修饰成分。(二)助动词可以省却动词而独立使用,副词除在系词上一般可代系词而外,很少脱离被修饰的词。(三)副词修饰动词大多在动词之前,但有时也可在动词之后;助动词只位于动词前头。[5](P209)有关助动词的研究多是从虚化历程和古今异同入手,分析这类词的个体特征。①本文从助动词的构句功能入手,分析助动词与特定式的关系。王力先生的句式思想是鲜明的,他的《中国现代语法》将“能愿式”分为三类:“凡句子着重在陈说意见或意志者,叫做能愿式;凡能愿式之表示可能性、必然性或必要性者,叫做可能式;凡能愿式之表示意志者,叫做意志式。”[6](P69-75)这一做法突出了助动词的构式作用,有助于句式语义的分析。可以说,“能愿式”是指“在动词性结构前添加了表‘意见’的助动词的、比较固定的语句使用式”。
汉语以动词为核心来凝结成分,助动词的出现并未消磨动词的中心地位。助动词作为动词的修饰成分,功能在于协助表义。②从《荀子》看,先秦汉语能愿式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助动词非常丰富。能愿式比起单纯的动词性结构表义更加确定,在配合疑问句、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语气时,更体现出独有的细致与生动。结构上看,能愿式是指述语动词接受助动词修饰的句子,结构比较单纯;语义上讲,能愿式是用来表达某种动作行为的可能性、必要性的表义手段,协助表达这种“可能性”、“必要性”的成分即助动词,我们以《荀子》为例,以此“协助成分”为切入点,按照王力先生的分类,探讨能愿式与其他成分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荀子》能愿式747例,涉及8个助动词:“能”264例,“可”212例,“可以”124例,“敢”48例,“欲”47例,“得”27例,“愿”14例,“肯”11例。
《荀子》当中,助动词包括“能”、“可”、“可以”、“得”构成为“可能式”。据此,可以将能愿式分为“能”类、“可”类、“可以”类、“得”类。
在古代汉语里,助动词“能”与“而”、“耐”等古音相同而有通用者,它们和动词结构组合,表示动作行为在主观能力或客观条件允许范围内。《荀子》中该类能愿式264例,占全部用例的35%,在“可能式”中占42%,句式是对动作发生及实现的可能性描述。
1.“(名)·能·动词”,102例。句例中的“名”为施事,时有隐含。如:“危微之几,惟明君子然后能知之。”(解蔽)其中,能愿式充当句子谓语。“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能颠倒其故者也。”(仲尼)在连贯复句中,能愿式单独成句。“能建之士不世绝,千岁而不合,何也?”(王霸)在该类格式中,助动词对其所饰动词带宾语并无绝对要求,宾语存现比较自由,在独立成句特别是附加语气词表示反诘、感叹等语义构成反问句上,助动词的作用独特。
2.“莫·(之)·能·动”,93例。无指代词“莫”与能愿式组合,格式比较单一。肯定式如:“不能加于绳墨,群臣莫能加于礼”(法行)。否定式如:“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正论)。“莫”和能愿式组成主谓结构,作句子的谓语,能愿式为小句谓语成分;否定副词“非”与“莫”构成相对应,否定“非”后面名词以外的范围内发生动作的可能。
3.“不/未·能·动词”格式,118例。如“治则制人,人不能制也”(君道)。“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儒效)。“则是国未能独立也,岂渠得免夫累乎?”(王制)前一例副词“不”前加于能愿式,是对动作可能性的否定。后二例“未能·动”表“未尝”,全书仅此两例。“不能·动”是该类能愿式的否定式,“未”的使用则有时间意义。
4.“(不)·能·介宾词组·动词”,7例。能愿式以对动作手段的可能性判断表示对行为实现的肯定或否定,介宾词组在助词与动词之间作状语。肯定句如:“能以礼挟而贵名白”(致士)。否定句如:“不能以义制利……则兼以为民”(正论)。
5.用于疑问句,10例。表示对可能性的疑问时,可以用能愿式表反问。如:“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解蔽)“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仲尼)疑问副词、疑问代词与能愿结构配合,问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看出,否定式、疑问式更是从对动作可能性的否定和怀疑完全否认动作未来发生,能愿式在表达确定无疑的语气上作用独到。
6.动词省略式,4例。主要动词省略,造成助动词直接与动词宾语连接。如:“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荻能之”(不苟)。又:“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劝学)。
上述1与2为主要格式,占能愿式总数的80%。“莫·(之)·能·动”包含的是无定代词表否定,代词“莫”引起能愿句式。“不/未·能·动词”格式前加否定副词,改变了整个句式的意义走向。副词“不”前加于能愿式,否定动作可能性;“未能·动”否定过去时段内的事件,表明未曾有能力发生的事。这一用法,至今沿用。比如“没能……”表示过去未得到实现某事的可能,“不能”则常在祈使句中表示阻止。
助动词“可”表示动作行为在客观条件允许范围内,能愿式描述这种客观可能性。《荀子》中该类能愿式212例,占“可能式”的34%。从句例看,有以下类型:
1.“可·(状)·动词”
“状”指动词结构其他修饰语,和“可”一起修饰动词,位置在助动词与动词之间,5例。如:“故明于天下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天论)“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劝学)语料显示,助动词与动词的结合相当紧密。在147例当中,142例没有其他成分介入能愿式。“可”类能愿式以不带宾语为常,“可谓”则是例外。指的是“称得上”、“算得上”,此组合在《荀子》46例。对于被评论对象而言,“谓”之宾语是来自外界的评价,它须出现于句中才能完成评价,所以句中有完整的动词宾语。
2.“不/未·(状)·动词”
“不/未·(状)·动词”式58例,占可能式的22%。如:“索为匹夫不可得也。”(王霸)能愿式构成为“可得”,“得”为动词,表“获得”。“得”的宾语常常在上文已经提及,当宾语表示复杂的抽象事物时,或以“之”指代,或不出现。宾语省略,就形成“(不)可得”式,这种用法相当常见,它是“得”的进一步虚化的现实条件。《荀子》“不可胜·动”7例,是可能式的凝固化表达法。如“故忧患不可胜校也。”(王霸)由“不可”构成的结构式众多,可知动词使用的否定化倾向。如“不可估量”、“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可磨灭”、“不可否认”、“不可避免”、“不可逆转”、“不可一世”、“不可多得”、“不可逾越”、“不可侵犯”、“不可收拾”、“不可救药”……
3.动词省略式
由于“可”侧重对客观条件的判断,有时只是简单陈述条件的“允许与否”,就常常省略动词,简化结构,7例。如:“非无力也,势不可也。”(子道)能愿式形式已为句,但它作为片段的结束语而存在,不可以独立表意,因此是不自由的。王力先生说:“在上古时代,‘可’字后面的动词一般都有被动的意义。”其看法是正确的。[7](P242)“可”用以陈述抽象条件若能实现就能做某事,帮助动词表示外界条件对受事者的影响。又:“霍叔俱曰:‘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周公曰:‘刳比干而囚箕子,飞廉恶来知政,夫又恶有不可焉!’”(儒效)能愿式用于反问句,“无乃”、“恶”,疑问副词配合表反诘。在这种情况下,语义上能愿式表示:“有什么(不)可能”之义。
《荀子》“可”、“以”作两个词连用9例,作为词使用的124例。助动词用法的产生进一步丰富了能愿式的构成方式,所构成的能愿式占“可能式”的19%。
其一,肯定式。“可以”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的行为结果,集中多个条件予以评断。从句法上看,系联表达常见。如:“可以为尧,可以为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荣辱)“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致士)
其二,否定式。语义关系表示客观条件不能致使动作发生,构成方式为“不可以·动词”。“可以”类能愿式用于反诘问句,如:“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修身)与“可”类能愿式相比,“可以”类能愿式所在句子的主语往往表示话题(而非受事)。如:“故心不可以不知道。”(解蔽)“可以”与“可”表义能够相通,但也有区别,那就是“可”类能愿式动词往往不带宾语(动词为“谓”或少数有介宾词组修饰者例外)。“可以”在这两个方面都少有限制,但由于音节数为偶数,无法以否定式进入四字格,固定构词数量鲜少。
这类能愿式《荀子》仅27例,不及总数的4%。“得”作为动词用的则有168例之多,可见“得”的虚化只进行了一部分。③《荀子》以“得”类表示可能者出现格式及用例情况是:“得·动”结构,10例。其中,1例“得”前有疑问副词“安”,无主语;2例主语为疑问代词;5例为无指代词“莫”;其余2例为名词主语式。“不/未·得(动词)”结构14例,其中否定词“未”2例。
“得·疑问语气词”3例,构成形式皆为:“得乎哉?”“得”保存了大量动词用例,用于助动词者较少。如:“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非相)此例对比表义。又,“未得”表否定,《荀子》2例,如:“如是,则知者未得治也;知者未得治,则功名未成也。”(富国)“虽此倮而埋之,犹且必相也,安得葬埋哉?”(正论)此例“安得”表反诘。“得”的虚化走了特殊的“极端”,最终成为多音节助动词的构成要素、后世汉语补语的句法标志。因为词义的虚化是在实词义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受到原意义的限制。
由上可知,语义上,“可能式”表示动词性结构所具备的可能性意义,判断客观条件,其中“能”还可表示对主观能力的判断。结构上,是以助动词和主要动词结合,位置在动词前。动词另有介宾词组作修饰语时,位置在可能式之间。助动词包括“能”、“可”、“可以”、“得”等,《荀子》用例最多的为“能”,242例,最少的为“得”,27例。其中,“可”类对主要动词有所限制,即动词往往不带宾语,且具有某种被动特征,其余各类无此要求。“可”在表“许可”义上,构成双音动词是后起用法,而“可”很早就作助动词使用了;“可以”两词凝一,“可”的产生理应更早。由《荀子》看,“可以”作为助动词是用数极多的。用以否定某种条件时,在能愿式前加“不”,各式皆有“未·助动词·动词”表否定者,但均为零星用例。以“不”表示对可能性的否定意见是根本格式。
构成“意志式”的助动词包括“欲”、“敢”、“愿”、“肯”等。语义上,这些助动词和动词组合,表达主观愿望或要求。结构上,助动词位于动词前,其否定式为“不·助动词·动词”。以下《荀子》能愿式的考察按照用例数由多到少的顺序,对“欲”、“敢”、“愿”、“肯”各式分别讨论。
1.“敢”类
“敢”由助动词进而虚化为表示谦卑的副词,虚化背景在于,说话人向他人表示敬谦、冒昧打扰的感情时,因语义因素的影响而成。“敢”义是指“有胆量、有把握、能判断”,形成的能愿式用以肯定和否定,表示“有胆量怎样、(未)敢怎样”。如《荀子·宥坐》:“敢问持满而有道乎?”表达否定,有“不敢”、“弗敢”、“未敢”、“无敢”等多种用法。“敢”作助动词构成的能愿式《荀子》48例,其中含引自《诗经》3例。“敢”类占全部能愿式的8%,在“意志式”中所占的比例为40%。按照其出现格式,大体可分为无指代词、疑问代词作主语的,占14例,含宾语先置式5例;名词性成分作主语(也可隐含)34例,其中肯定式3例,否定式31例,含引自《诗经》2例。例如“忠臣诚能然后敢受职,所以为不穷也。”(儒效)“愿悫拘录,计数纤啬而无敢遗丧,是官人使吏之材也。”(君道)
2.“欲”类
“欲”本为动词,直接带宾语。《荀子》“欲”作动词用的有33例,表示“能愿”的词汇意义为它助动词用法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它可以帮助动词表示对事物的主观欲求,构成“意志式”。《荀子》这类能愿式47例,占全部能愿式的6%,在“意志式”中占39%。如:“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王制)“今学曾未如疣赘,则具然欲为人师。”(宥坐)“欲”的实、虚意义难以分辨显明,只在一些仿古意味的书面文中作为助动词继续使用;还有就是在双音节词中作为一个要素保留下来,如“欲望”等极少数词。由它构成的多音节词有规律性,它们意含“转折”,如“欲盖弥彰”、“欲擒故纵”、“欲罢不能”、“欲速则不达”等,数量极有限。
3.“愿”类
“愿”表示一种主观愿望,该类意志式表示希望发生某种动作行为。它本来是个动词,而且先秦时代以动词用法为主。杨树达《高等国文法》收录27个助动词,未收“愿”字,这也说明,该词的虚化程度较轻。助动词表愿望由动词“愿慕”之义虚化而来。如:“臣愚不识,愿问其名。”(赋)“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强国)助动词“愿”作动词修饰语构成的能愿式,13例。
4.“肯”类
《诗经》已有“肯”表能愿者,如《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荀子》11例,占意志式的9%。如:“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性恶)“可以”与“不肯”相对,一表客观条件,一表主观倾向,“可能”与“意志”区别明显。后世《史记》多有“不肯”、“弗肯”之用,《荀子》未见。刘淇《助字辨略》:“肯,愿词也。心诚愿之,故为可也。”“肯”表示实施者认可某事,“不肯”表示的是“内心拒绝”。其“拒绝”不一定有言辞上的表示,而主观意见明显。表示“不情愿”,现代汉语里用“不肯”,古汉语里有“弗/不肯”。有时有时态限制,古汉语里有“未肯”。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史记淮南厉王传》:“吕后妒,弗肯白。”《荀子》未见此用例。
由上可知,语义上,“意志式”表示动作性结构所具备的意志性意义,表达的是一种主观倾向。“敢”、“肯”源起很早,《诗》、《书》已用。“敢”含“勇”义,故有“果敢”。《荀子》有一例用“无敢”表否定,明显含“勇断”义。因为表达“意志”,否定意见者更显见,所以否定用例多,形成了肯定与否定的非对称状态。④结构上,以助动词和主要动词结合,位置在动词前面。动词带有其他修饰语时,除和动词关系紧密的介宾词组外,其他成分不插入意志式。构成成分上,助动词包括“欲”、“愿”、“敢”、“肯”等。意志式用例少,为可能式的1/6。意志式对主要动词是否携带宾语无特殊要求,动词用其主动义。“欲”、“愿”还保留了动词用法,数量相对于作助动词者要少。
总之,完善汉语词汇的系统研究,探讨助动词类的语用功能,是语言本体研究的需要,也是汉语世界教学的需要。总体来看,先秦汉语助动词的数量虽非众多,但语用上的可能与意志的表达功能显明。语法著作中所讨论的助动词的命名问题、立类问题等,都可以由语料实际得到解释。张静认为,助动词名称应该保留,在讨论了助动词和动词的异同后,把助动词归于动词的“附类”。[8](P27)⑤孙常叙对实词、虚词的范畴做了举例说明,实词部分列举了名次、动词、形容词、副词,虚词部分列举了代词、感叹词、连接词、语气词。[9](P18)从这里看,助动词也是被归于动词中的。⑥从本文研究看,先秦时期,助动词的用法已趋稳定,相对于其他词类来说,其扶助动词的用法和功能、句法位置都很明确。从大的词类角度看,其主要成员应用至今。助动词不能够像典型动词那样参与构句,极少作为句子核心,也没有一般动词带宾语、可重叠等主要特征。因此,给助动词以确定的地位十分必要。
注 释:
① 王力先生把“必”作为助动词(见《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9-75页)。本文据杨氏说,认为“必”是表必然的副词。
② 基于此,本文未取“助动词为谓语中心、带宾语”的分析法(见《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61-66页)。
③ 现代汉语里,“得”更多是作为助动词的“补”语素存在着,如“懒得”、“乐得”、“须得”、“值得”、“巴不得”、“免不得”、“恨不得”、“怪不得”等。
④ 褚智歆(2008)《能愿动词肯否不对称问题分析》(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论了现代汉语“能(够)”、“可(以)”、“应(该/当)”、“该”、“会”、“要”、“敢”、“肯”12个助动词的肯定与否定用法,可为借鉴。
⑤ 张静(1956)说明“词的具体分类”时,把助动词、联系动词(判断词)副动词(介词)作为动词的三个附类。
⑥ 孙常叙(1957)主要讨论实词的成词、性质、结构以及词义演变等问题,未专门论及虚词。
[1]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Z].北京:中华书局,1981.
[3] 张粤河.汉语的能愿动词与法语的语式助动词[J].法语学习1998,(4):38-40.
[4] 皇甫予苏.医古文能愿助动词用法例析[J].中医药学刊,1994,(5):11.
[5]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6]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 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8] 张静.语法比较[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9] 孙常叙.汉语词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
Abstract:Conceptual suggesting of“sentence-type”embodies the thought that combines the semantics with grammar,which is helpful in the refinement syntax rules and parts of speech research.Xun Zi,with the auxiliary verb's status for will expression and the asymmetry of definitely and negative,is possible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auxiliary verb usage already has tended toward stability in the Pre-Qin Period.However,the constitution of can-hope type reflects the physical character of utilization with auxiliary verb,which is the credible material for auxiliary verb significance and the function research.Studies indicate that auxiliary verbs do not have the chief feature of general verbs as having the object and may overlap.At the same time,it is not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ructure sentence like representative verb,and is seldom the sentential core.So it is necessary to differentiate the auxiliary verb and general verb.The function that auxiliary verb“assists”the verb is very stable and forbidden replacement.The typical members of part of speech came into being very early and are applied till toda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for the auxiliary verb to have its independent status as a part of speech.
Key words:auxiliary verb;modal type;asymmetry;will type
(责任编辑 刘小平)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al Function of Auxiliary Verbs in Pre-Qin Chinese——TakeXun Zias an Example
YU Jun-ro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91,China)
H 109.2
A
1672-9951(2010)05-0024-04
2010-05-19
河北师范大学第九批教学改革项目
于峻嵘(1974-),女,河北南宫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