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游者数能,忘水也——庄子与水

2010-04-09 13:32靳怀堾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年12期
关键词:惠子大鹏大夫

□靳怀堾

庄子大谈逍遥,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现实中的庄子真的“逍遥游”了吗?我们这些有着“小人之心”的俗人总是嘀嘀咕咕,将信将疑,常常瞪着眼在庄子给我们留下的文字中到处寻找“破绽”。大概是庄子担心我们嘀咕(觉得他说一套做一套),便在《秋水》中讲述了一则自己与世俗“不合作”的故事: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而为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首先要声明,这则故事的真实性比较高,因为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了楚王礼聘庄子之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虽说情节有些出入,但大致内容是一样的,以太史公治史之严谨,我们应该“信其有”。

中国的文人,从古到今,都有非常强烈的当官情结。当了官,抛开能够金玉满堂、威风八面不说,“君子之仕,行其义也”——单就能“立功”于世的成就感而言,就足具诱惑力。大言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以实现富国裕民的社会价值;小言之,展示自我,证明自我,可以实现流芳百世的自我价值。于是为了当官,引得无数书生蜂拥科场,不惜为此折腰。我们知道,战国时代的风气,士人普遍受重视,有才能有名望的士人可以做官,也可以做被君主或贵族供养起的学者清客。而且有意思的是,那时的各国诸侯国重士,并不以士人的学识是否实用为唯一标准,颇有点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有名就行的味道。庄子是当时的大知识分子,名声很大,颇受当时一些政治人物的敬畏,若想当官甚至做高官并非难事,至少做一名“不治而议论”的清客十分容易。当许多人乘势而上,兴高采烈地奔向名利场的时候,面对唾手可得的物质利益,庄子却以一种书生的认真和呆气,拒之于千里之外,宁可坚守清贫,过穷困潦倒的日子(经常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次,家里几近断炊,不得不向监河侯借粮以救急,结果粮没借到,反而遭到对方一顿奚落)。于是我们看到发生在濮水边一幕生动有趣的场景:

庄子在清澈的濮水边持竿垂钓,聚精汇神地盯着鱼漂,耐心地等待着鱼儿上钩。不知什么时候,有两位衣冠楚楚的官人悄然来到庄子身边 (他们乘坐的华丽的马车就停在不远处的大道旁)。为了表示对庄子的尊重,他们本想等庄子钓上一条鱼之后再说话,可是等了老半天,鱼儿也没咬钩,一位官人忍不住了,开口说道:“先生,我们是楚威王手下的两位大夫,奉大王之命,请您出山。我们大王说,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给您,劳累您啦!”

看,这位大夫多会说话。大概他们来之前研究过庄子,知道庄子有“不合作”的脾气,为了能打动庄子,非常谦恭而巧妙地用了一个“累”字(一定是事先设计好的!)。假如他们请的人不是庄子,而是孔孟,我想这二位一定会忙不迭地应承下来,丢下鱼竿便欣然前往。当年,孟子在齐国难行“仁政”,只好辞去官职,准备回乡,正要走时,齐宣王专门到馆舍去看孟子(大概是怕落个容不下贤人的恶名),说:“从前希望见到您而不可能,后来终于得以和您一起共事,我感到很高兴。可是,现在您又将弃我而去,不知我们以后是否还能相见?”孟子回答:“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我不敢请求罢了(不敢请耳,固所愿也)。”齐宣王刚一表示惋惜(或许是假惺惺的),孟子便顺水推舟,迫不及待地提出愿意留下辅政的话。转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的庄周先生,面对高官厚禄的巨大诱惑,竞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他的表示是“持竿不顾”!

好一个“持竿不顾”,简直是不屑一顾!对此,鲍鹏山先生有如下精彩点评:“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庄子下:人在江湖》)。”

使命在身的两位大夫面对庄子“持竿不顾”的冷漠,当然不会死心,大概又喋喋不休地说了一大堆诸如楚威王如何贤明、您登上相位如何能大展鸿图之类的话,弄得庄子很不耐烦,为了打发两位大夫快走,他不得不放下了鱼竿,给他们上了一课: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多年了,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漂亮的巾饰覆盖着它,并把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枯骨表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里拖着尾巴昵?二位大夫脑子里没进水,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道:“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里。”庄子见二位大夫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这就是奇人庄子,表里如一的庄子,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动,拒绝权势的媒聘,表现出超凡脱俗的境界。纵观中国历史上众多的“钓叟”,像姜子牙那样以垂钓为名行钓取功名之实者多多,像庄子那样纯粹为钓鱼而钓鱼的钓者少之又少,简直是凤毛麟角!有感于此,鲍鹏山先生在《庄子下:人在江湖》中说了一段感慨万端的话:

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文化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都在大黑夜里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这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但庄子本人就真的超脱得不食人间烟火吗?我看不是,因为他毕竟是“无逃乎天地间”有血有肉的人,虽然对功名富贵常常投去轻蔑的一瞥,但真正说来,庄子也不是不想做官,只是他看到现实世界太黑暗、太污浊、太不可救药了,让他失望至极,绝望透项,所以干脆弃之不做。《庄子·秋水》给我们讲的“惠子相梁”故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庄子一生曲高和寡,特立独行,是个“品味孤独”的人,朋友少之又少,如果有,惠子应算一个。惠子名施,是战国中期声名显赫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学富五车,思想独特,才思敏锐,尤其善辩。庄惠二人之所以会成为朋友,是典型的不打不成交——他们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冤家朋友,旗鼓相当的辩论对手,一见面便摇唇鼓舌,争论不休,他们各自把对方的观点——一个主张有为,一个推崇虚无;一个提倡建立积极入世的“有用”之学,一个奉行游戏人生的“无用”之学,当成靶子,极尽批驳之能事,骂完之后各自走人,都觉得痛快、有味。后来,惠子好不容易在魏国作了相,屁股还没坐热,手下人便报告说:庄子来了,要抢您的相位。惠子一听,非常生气:你庄子不是口口声声说不想做官吗,怎么这会儿又冒出头来捣乱!于是,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戒严搜捕庄子,抓了三天连庄子的影子都没找到。正当惠子不知所措的时候,庄子却自己找上门来,一见面便气哼哼地讲了一个故事给惠子听: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鹐,子知之乎?夫鹓鹐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鹐过之,仰而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南方有一只大鸟,叫鹓鹐,你知道吗?鹓鹐从南海起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不栖身,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有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鹐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看见它,惟恐抢走它的食物,发出了“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梁国来“吓”我吗?这个故事讲得实在太精妙了,它通过不同动物的饮食差异来折射人格的差异——鹓鹐,喻指志向高沽之士;鸱(鹞鹰),喻指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腐鼠,喻指功名利禄。庄子明确告诉惠子,我对“食物”是有选择的,即使饿得前胸贴后背,也不会“饥不择食”!

庄子不愿做官不假,但他并没有忘记水深火热中的芸芸众生,否则,就很难理解他能够安坐家中不辞劳苦、洋洋洒洒地记录他的思想,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指点迷津的好文章。

庄子置身的是一个战祸连绵、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对苦难的现实有着真切的体验。我明白了,庄子之所以爱作“逍遥游”,是因为现实的土壤充斥着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蝇营狗苟,为了摆脱世俗的种种羁绊,他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做心灵的飞升和遨游。但他的“逍遥游”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精神上的,并非真正的出世,而是“寄沉痛于悠闲之中”(陈鼓应《老庄新论》)。尽管在庄子看来,他所处的社会已坏到无药可医的地步,但庄子仍不能完全舍弃这个世界。在《逍遥游》中,尽管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但却义正辞严地驳斥了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批评其“小知不及大知”,而且三次用浓墨重彩之笔,不惜重复地描绘了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溢于言表。诸子为什么对大鹏情有独钟呢?一位真正读懂庄子的学者诠释得十分到位: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这种欲飞的理想无法飞走的悲哀。

大鹏是雄伟的,也是孤傲绝俗的,就如同庄子本人一样,千载之下,有谁能读懂他的心。想着这只孤傲的大鹏鸟,我隐隐地感觉到,庄子虽然游世,不愿与主流社会同流合污,但他的骨子里未必一点入世的基因都没有——鹏程万里的壮举及其深蓄厚养之功难道不都显示着一种入世的胸怀吗?正是基于此,庄子在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巨鲲潜伏北冥、后又化为大鹏展翅图南的浩瀚气象之后,又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积厚方能大成: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不妨以世俗的眼光对庄子的这段话进行释义,从而得到人生的另一种启迪:大海不深无以养大鱼,水积不厚无以载大舟,风积不厚无以举大翼。鲲如果不在大海之中深蓄厚养,就不能化而为鹏;大鹏图南,若无九万里厚积的风,借助于雄劲的风势,“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同样,人的识见、功力浮浅,则难以成就大的作为。这说明积厚是大成的必要条件。即使是聪明绝项的人,要想成为栋梁之材,也必须走苦学、苦练、磨砺的积厚之路,而且积之愈厚,其成就的功业也越大。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大成之人,都有积学、积才、积势、积气的经历,经过千锤百炼,才肩负起“载大舟”的重任,干出一番大鹏“图南”般轰轰烈烈的壮举。反之,也不乏空怀“图南”之志,却不肯花大气力、下苦功夫去培育、积蓄自己的能量、力量者,到头来终究是庸庸碌碌,万事蹉跎,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 (待续)

猜你喜欢
惠子大鹏大夫
美食无国界品味有共鸣
可乐
看图纸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进步太快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郑合惠子:率真Lady
邬大夫就诊记
Pour une puissance culturelle chinoise
间接性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