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母成波,宫晓钧
(1.黑龙江农垦水政监察支队,哈尔滨 150090;2.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水利工程管理总站,哈尔滨 150090;3.农垦哈尔滨分局,哈尔滨 150090)
黑龙江垦区位于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属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辖区总面积5.76万km2,其中耕地250.2万hm2。下辖9个分局、114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12个市74个县(市、区)。
垦区的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已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区域性、社会性、综合性特征,相对独立的特殊经济社会区域。2008年垦区粮豆总产已达到142亿kg,年提供商品粮110亿kg以上,粮食商品率达到90%以上,可以解决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和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官兵全年的口粮。
垦区所处地域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南北横跨6个纬度,气候差异大。垦区年平均气温在-0.9~0.4℃,无霜期为110~145 d,全年日照时数为2 400~2 900 h,适合农作物生长。
垦区降水较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540 mm(由西至东为450~600 mm),但年际间变幅较大,多则800 mm以上,少则不到300 mm。降水年内分配也不均衡;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大田作物有较充足的水份。春末夏初即5~6月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 ~15%,常受干旱,尤以小麦为甚。年平均蒸发量900~1 400 mm,相对湿度66% ~74%。
为了确保垦区粮食生产安全,垦区历来重视抗旱工程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垦区上下把抗旱体系建设提到更重要的位置,通过采取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加强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等工程、非工程措施,逐步提高了垦区抗旱能力。
在长期坚持抗旱工程体系建设的同时,垦区还综合采取耕作、农业、生物等综合抗旱措施,与抗旱工程体系互为补充,进一步发挥抗旱系统重要作用,为确保粮食生产高产丰产奠定了坚实的体系保障。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普及,除了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还发现在预防干旱,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这里说的农业综合措施是指耕作、农业、生物等综合抗旱措施统称。以下简介农业综合措施在抗旱中的方式和作用:
1)采取深松整地,黑色越冬。充分发挥垦区机械化程度高、马力大的优势,耕作中采取深松浅翻措施,耕地百分之百黑色越冬,能起到很好的蓄水保墒抗旱作用。深松大垄既抗旱又耐涝,据测算,表土耕层每加深1 cm,可增加30 t/hm2蓄水能力,相当于储存3 mm的降雨。且采取深松浅翻每年可增加土壤含量0.2个百分点,耕地减少土壤流失600~750 kg/hm2。
2)坚持保土耕作,蓄水保墒。对平播作物实行松耙结合,冬前达到播种状态,在接受秋季雨水的基础上,年初化冻达到深度,捞平就立刻播种。对垄作作物全部实行秋起垄,充分接纳秋季雨水,为作物有一个较好的底墒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春季尽量不动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
通过作物全程标准化作业,选用抗旱能力强的作物品种,广泛应用大垄密植、地膜覆盖等技术,保水状秧抗干旱。麦类作物全部实行宽苗带,使作物分布更加趋于均匀化,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接受光能,利于作物整体生长,健壮的根系有利于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同时作物的合理分布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强了作物的抗旱能力。大豆推广大垄密植,起大垄,垄宽105 cm或140 cm,垄高25 cm,每垄密植4~5行,据测算,大垄密植要比三垄栽培地温增加1℃以上,能够有效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加抗旱能力。对大豆和高效经济作物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不但增加了地温,而且大大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抗旱保苗效果显著。
当旱情发生后,一是及时利用大机械加快铲趟进度,抑制土壤水分蒸腾。二是针对不同作物,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玉米结合根部侧深施肥;大豆田机械人工除草,进行深耕深松高培作业,加大土壤蓄水能力。三是采用生物措施,喷施抗旱剂与调节剂,扩大叶面追肥面积,促进作物生育进程,促使根系生长,提高作物耐旱能力,进而达到保产丰产的效果。
以上是近年来垦区在抗旱过程中,所采取的农业抗旱措施。实践证明,由于采取了农业综合措施,使得作物的抗旱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抗旱效果。2007年,垦区依靠工程措施和农业综合措施的系统应用,成功地战胜了历史罕见的夏伏连旱,连续4 a创下播种面积、综合单产、总产量三超历史的佳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