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综合措施

2010-04-09 11:17于志强卢永国付春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盐碱土盐碱化灌水

于志强,卢永国,付春艳

(1.黑龙江省泥河水库管理处,黑龙江兰西151500;2.木兰县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队,黑龙江木兰151900)

1 概况

盐碱土在世界分布广泛,其中以亚洲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我国盐碱土主要分布在黑、吉、辽、冀、鲁、豫、晋、新、甘、青、宁、苏、浙、闽、粤以及内蒙等省、市、自治区。按其所属地区、成土条件和主要理化性质,通常分为:①东北、内蒙草原及湿草原地区内陆低地和湖阶地的草原盐碱土;②西北、华北和华东地区低阶地及三角洲冲积平原的泛滥平原盐碱土;③自辽东半岛经渤海湾南至长江三角洲,最南至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滨海盐碱土;④西部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地区的荒漠与荒漠草原盐碱土;⑤灌溉地区的局部次生盐碱土。

我国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发生的原因,除不利的自然条件外,主要是对于盐碱化的预防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发展灌区灌溉的同时,对除涝抗碱工作没有很好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有些新的灌区,原来土壤含盐,地下水位高,发展灌区时对排水注意不够;有的灌区,原有的排水系统因不能适应渠系规划的要求而被打乱,新的排水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也有一些灌区,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或因管理不当,坍塌淤塞严重,失去了排水作用;同时也有一些灌区,所采用的农业技术粗放,灌水技术不良,土地没有很好平整,灌水定额过大,因而有不少水量损失,补给了地下水。由于以上原因,而招致灌区地下水位的上升,结果造成土壤盐碱化。此外,还有些地区由于水稻种植区分布不当,或平原水库的位置选择得不好,对周围的渗漏水没有很好处理,因此影响了旱作地区地下水位的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是当前农业生产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严重注意。

2 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改良措施

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是由于矿化度较高的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的。因此,预防灌区土壤发生盐碱化,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一方面,应采用水利、农业的综合措施以减少地下水来水量;另一方面,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还应适当采取排水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位应采取水利、农业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 修建完整的排水系统或河网系统

1)存在盐碱化威胁的地区,在发展灌区、兴修灌溉系统的同时,必须修建完整的排水系统,以便控制灌区地下水位的上升;灌区已有的排水系统,如因缺乏养护管理而坍塌淤塞,必须加以整修。

2)在低洼易涝地区,要预防灌区土壤盐碱化,必须首先消除内涝。实现河网化,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3)在地势低洼且排水无出路地区,必要时进行扬水排水。

2.2 加强灌溉管理,严格实行计划用水

1)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在经营管理中,合理安排水稻和旱作区的位置是有重要意义的。一般水稻的种植应尽量集中在地势较低的地区,使稻田的渗漏水不致影响旱作区的地下水位。在水旱轮作区,应以支渠所控制的面积为轮作单位,整片种植水稻或旱作,不应插花种植。在水、旱轮作区交界处,并应修筑深度较大的排水沟以拦截水稻地区的地下水。

2)制定合理的作物灌溉制度,采用浅水(小定额)勤灌,避免大定额灌水,以防止深层渗漏。

3)采用合理的灌水方法(园田化的沟灌、畦灌等),正确选择灌水技术要素,以达到灌水均匀,避免深层渗漏。

4)严格实行计划用水,避免水量的浪费。

5)维持各级灌溉排水渠道、堤防及建筑物的良好状态,防止渠道的溃决和排水沟的淤塞。

6)采用昼夜连续灌水的工作制度,在停止灌水时,应将渠道及时放空,以免余水库渗入地下水。

7)采用防渗截渗措施以减少渠道的渗漏量和拦截水库、沉沙池周围的渗流。

8)缩短渠系进水时间,在冬季应停止进水,冲洗盐碱土的时间应尽量缩短。

9)修建防洪堤及截流沟,以防止洪水或地下水流侵入灌区。

2.3 加强农业技术措施

1)实行正确的输作制度,以建立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

2)实行正确的耕作制度,如进行深耕和灌水后的及时中耕等工作,以达到保墒、减少土壤蒸发及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3)进行土地平整工作,以消灭斑点盐碱现象,并给实施正确的灌水技术创造条件。

4)造林植树。在灌区植树可以减少风速,增加空气湿度,因而可以减少地面蒸发量,减少上升至地面的盐分。此外,渠旁林带可以吸收渠道渗漏水量,降低地下水位,起到生物排水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盐碱土改良治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治理效果为世界所公认。进入21世纪,由于人口的增加、耕地减少、淡水资源匮乏,在目前的耕作条件下单位面积的产量已近增长极限,为保证充足的食物供应,就要提高单产和土地生产力以及开辟新的土地资源和食物资源,盐碱土资源是很重要的中低产土壤资源之一。开发利用盐碱土对保护人类生态环境,进行国土综合治理,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1]焦杰.国内外盐碱地改良研究概况[J].山东农业科学,1980(01):44-49.

猜你喜欢
盐碱土盐碱化灌水
玉米秸秆和Al2(SO4)3对苏打盐碱土 主要盐碱化指标的影响
新型复合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吉林省黑土与盐碱土中氮形态及含量预测方法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浸没致使地下水位抬高的水库危害研究
南疆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盐碱化分析
松辽平原土地盐碱化动态监测与遥感分析
灌水秘笈
浅谈盐碱土对公路路基的危害及处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