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艳利姚斐钱小路舒适周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上海200433)
留学生《腧穴学》教学改革初探※
尤艳利姚斐1钱小路舒适周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上海200433)
针灸学;《腧穴学》;教育改革;学生
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的一支奇葩,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近年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居我国自然学科类首位,针灸学专业更是炙手可热。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为军事院校中惟一的中医教育和培训基地,每年都承担对外援助的中医专业外训学员培训,在针对留学生《腧穴学》授课过程中进行了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我校留学生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没有中文基础。受训期间虽有汉语课程,但课时有限。针灸穴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基础,穴位的中文名称对留学生来说读起来比较拗口,虽课堂上跟读几遍穴位发音,但课后没有教员纠正,仍会读错,并且在临床实习时教员多用中文名称进行讲授,这就给留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鉴于此,本教研室把重点穴位名称发音录制成音频文件拷贝给学生,以便课后随时跟读。在点穴认穴考试中采用汉字+拼音的考核方式,要求留学生不仅能认出穴位,找准穴位位置,并且能够正确发音。该期留学生认穴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与前几期相比(60%左右)有了较大提高,增强了留学生学习针灸的信心,学习热情高涨。
腧穴命名是古代医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根据对宇宙间事物的认识,从天文、地理、生物形象以及人体的解剖、生理、针刺的治疗效果等各个方面总结而成,以便后学者能顾名知用,由表知里,在临证时得心应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言:“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但穴位名的文词大多古奥费解,对中文功底较差的留学生来说就像天书。在授课过程中对穴名释义,生动形象,可加深留学生对穴位的理解。例如“承泣:承,在下面接受;泣,眼泪。穴位在眼睛下面,承接眼泪之处”;“迎香:迎,迎接;香,香气。在鼻旁,治鼻病,改善嗅觉,能迎来香气”;“天枢:天,天空;枢,枢纽。脐上为天属阳,脐下为地属阴。穴位平脐,如天地间枢纽”。通过对穴名涵义的解释,不仅有助于腧穴部位的记忆及功能的掌握,还可激发留学生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兴趣,对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加热爱针灸学。
穴位的功效和主治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这需要教员详细的引导讲解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穴位主治往往有规律可循。首先,“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腧穴都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可引导学生准确地记忆穴位的定位。如眼周攒竹、丝竹空均有治疗眼部疾病的功效;踝关节周围的太溪、解溪等穴可治疗踝关节的病证。其次,“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均有治疗远离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四总穴歌”的内容则是循经远治作用的体现。该内容主要是引导留学生回忆所在经脉所属脏腑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的功能,采用逆向思维法进行记忆。另外,个别腧穴还有特殊治疗作用。例如大椎可退热,丰隆可化痰,关元大补元气,这些作用需要单独记忆。采用一分为三的方法避免死记硬背,并可举一反三。
对于重点、常用穴位,除了强调其特殊及重点主治外,可结合案例导入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在讲合谷能催产时,导入医家徐文伯医案“宋徐文伯尝与宋少帝出乐游苑门,逢妇人有娠,帝亦善诊,诊之曰:‘是女也。’问文伯,曰:‘一男一女,男左边,青黑色,形小于女。’帝性急,令剖之。文伯恻然曰:‘臣请针之,必落。’便泻足太阴(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胎便应针而落。果效如言。”此类医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加深学生印象,亦可使学生感受古代医家的高尚品格。
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来源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教研室采用信息化手段,利用网络的优越性,模拟真实的教学活动,构建中英双语《针灸学》虚拟课堂。在虚拟课堂构建过程中建立中英双语针灸学资源素材库,研发制作了互动式的经络腧穴、刺法灸法flash双语小课件、网络版立体化双语电子教材,建立了基于网络的《中英双语针灸学虚拟课堂》网站,模拟课堂教学程序,设课前预习—课堂辅导—课后拓展及教学互动等环节,在外训留学生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鼓励学生针对授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在业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源,自主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医针灸发展历史和现代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现状,以拓宽思路,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爱专业、爱学习的热情。
组织留学生课余和节假日参与针灸临床诊疗工作,熟悉诊断、组穴、取穴、消毒、针刺等针灸诊疗流程。在临床上认穴,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能亲眼看到针灸的疗效,以医者之心体验患者的疾苦,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仁爱之心。
实践技能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本教研室对该课程的考试进行改革,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结合起来,增加实践技能考核的比例。实践考核过方法:学生随机分组,2人1组,抽签取题(穴),每人10题,每穴10分。先要求口述穴位的归经、定位及针刺方法,然后在人体上演示取穴方法。这种考核方式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我校《腧穴学》的外训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接受针灸专业教育的留学生有2/3回国后能够独立门诊,成为针灸走向世界使者。
R245
A
1002-2619(2010)10-1595-02
2010-08-05)
※项目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编号:JYC200802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JYC2009016)
△通讯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上海200433
1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推拿教研室,上海201203
尤艳利(1979—),女,讲师,博士。从事教学及科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