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效东(固始县水利局)
根据财政部《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集中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暂行管理办法》(财建 [2009]786号规定和省政府要求,2009年中央财政拨付我省的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用于粮食核心区建设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固始县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总人口163.04万人,面积2946km2,是河南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也是水利大县。县境内河、港、渠纵横交错,塘、堰、坝星罗棋布,素有“千里长堤、万里长渠”之称。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把“强农固本、治水兴县”作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带领百万群众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曾连续17年荣获省“红杯”,连续6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009年底,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财政厅决定将新增农资综合补贴用于扶持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固始县委、县政府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结合全县正在开展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当前人民群众所急所需,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制定方案,迅速启动了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项目运行机制,出台了鼓励小农水建设补贴政策,极大的鼓舞了农民投资投劳热情。
固始县2009年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项目于4月20中旬开工,到5月底前全面竣工,累计完成投资927.9万元,其中中央新增农资861万元,群众自筹66.9万元,累计完成工程项目:沟渠清淤整修171.7km,衬砌渠道0.4km,新建改造提灌站4座,整修配套各类建筑物1024座,其中新建631座,整修393座。
固始县2009年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项目的批复与实施,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固始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县水利局、财政局联合成立了“固始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并及时启动运转,使得工程开标前组织协调工作到位,开标后立即开工,迅速实施。
针对新增农资补贴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在县政府主持下,县水利部门主动加强与县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从项目筛选、申报到建设管理,两部门一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并按照要求,进一步明确两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实施建设工作。
按照《2009年新增农资补贴项目指南》的要求,固始县2009年新增农资补贴项目着力打造粮食基础能力建设,重点解决群众最迫切要求,最需要解决困绕农民多年的小型桥、涵、闸和小型灌排以及末级渠系工程,并结合项目区实际,解决一批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灌区险桥重建工程,突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效益工程”,科学规划,精心施工。此次实施各类小型工程共计56个,涉及全县32个乡(镇),项目实施后,当地群众相当满意。
固始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四制”要求实施项目建设与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工程质量,在资金使用管理上,严格实行县级报帐制,由财政、水利两家联合检查验收,按照工程的进度、质量情况及时拨付工程款项,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民心工程、质量第一”,为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放心,我们建立了“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抽调专业技术骨干,对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就地整改,确保了工程质量,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使工程建一处、成一处、效益一处。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长曲尚英在工程开工初期及时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严明奖惩制度,要求各参战单位必须采取“5+2”、“白+黑”工作法,节假日不休息,加班加点赶进度,会议明确成立3个督导组,采用“一天一检查,3天一通报”的形式,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督导,对工作不力,措施不严,贻误工期的施工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更换项目负责人,限期整改,同时特邀县纪委监察主任作为县领导小组成员,全过程监督项目实施,确保了全县项目建设的整体推进。
固始县2009年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深得民心,顺合民意,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并积极参与,促使工程进展顺利。
项目工程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0.1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83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08万亩,效益人口13.27万人,可以实现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29.2万kg(折水稻),年增收入1765.48万元,人均增收133元。
通过项目实施,可大大改变项目区的自然面貌,有效改善了区内的生产条件和供水条件,改变了现有耕作制度,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同时,有利于水资源状况改善,增强农业后劲,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美化环境,改良土壤,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快速调整和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特别是对促进我县农村综合试验区建设和土地扭转起到了一定带动和示范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均较显著,项目实施意义重大。
“三分建、七分管”,为保证新增农资补贴项目工程能建一处,成一处,长期发挥效益,制定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是关键。为此,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按照省、市主管部门要求,对此次工程所涉及的沟渠、建筑物按项目序号进行统一编号,统一标识,并建档立卡;二是以单个项目工程为单位,移交所在乡镇,由所在乡镇及时落实到行政村、组、人,并将落实管护责任文书报县水利局备案;三是县水利局将组织专人对项目管护责任和各项运行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发现工程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效益不能正常发挥的乡镇,将取消该乡镇下一年度县以上小农水投入,以示惩罚,确保新增农资项目长效运行。
固始县2009年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项目的批复与实施,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得民心、顺民意,工程实施进展顺利,使得工程在夏灌前全面完成,效益得以充分发挥。但在工程建设中也反映出:项目个数多、整体工程过于分散、不利于工程建设管理、工程整体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实现等问题。
建议省级主管部门:一是加大农资补贴资金投入小农水项目投资规模。通过今年的项目实施,各级干部群众深深的体会到,农资补贴资金投入到小农水建设中,解决了农民群众生产、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减少了资金发放成本,发挥了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效益。二是集中建设一批规模化现代灌区和节水示范区,利用农资补贴资金集中2~3处万亩以上的现代灌区和节水示范区,以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全县真正起到示范和带动效益,促进我县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新增农村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