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颍(新蔡县水利局)
新蔡县农村集中供水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2000年以后上级水利、财政、计划、扶贫等部门相继开展人畜饮水项目,2005年以来上级投资力度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达到高潮。
全县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主要开采中深层地下水作为农村居民饮用水。供水模式分为两种:一是直供式。直供式供水用潜水机泵和变频控制设备把井水通过输水管道供水到户。二是加压式。二次加压式供水用潜水机泵提水、清水池蓄水、加压泵和变频控制设备把井水通过输水管道供水到户。采用消毒设备进行水质消毒,消毒液为次氯酸钠。设立独立变电设备,必要时配备备用电源和机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利民工程,是关系群众身心健康的大事。
县政府成立“新蔡县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计委、财政、水利等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饮水安全工程的组织领导工作。计委、水利局负责项目审批,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筹措和监管。乡镇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及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下设“新蔡县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局”,作为项目法人,具体实施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如发现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发现违法违纪问题的要立即进行处理。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人管理、专户储存,实行工程结算报帐制。通过招投标确定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施工。
施工中做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和分部工程等中间环节的质量验收;隐蔽工程应经过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做好材料设备采购、工程进度、设计变更、质量事故处理、验收、技术洽商等纪录。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制度等。明确质量责任人,抓好工程质量、工程安全以及工程进度等。
供水工程应经过竣工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前应完成管理单位组建、管理制度制定、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供水管理单位和卫生部门应参加验收。验收合格后,有关单位应向管理单位办理好竣工交接,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
据调查,全县已建46座供水工程目前运行良好,管理房、供水管网、供水设备等基本上无质量问题。
工程由国家投资补助兴建,其产权归国家所有。工程竣工后进行产权改制,明晰经营权。合理制定用水水价。既要考虑用水户承受能力,又要让管理者有利可图。按规定需要上报县物价部门进行水价核审的,严格进行水价核审。使供水工程做到管理企业化、供水商品化、用水制度化、运行科学化,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长久发挥效益。要严格执行设备保养维修制度。按规章要求定期保养、检修、大修和更新,供水构筑物和管网要经常检查、维护,备有应急措施,确保工程正常供水。供水构筑物要划定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内不得修建影响供水的建筑物,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动、破坏、拆除和侵占供水设施。在供水管道及其设施的地面或两侧5m内严禁堆放物料和植树。供水管道如需改线、迁移,必须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否则一切责任自负。当供水工程遭受破坏、污染时,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处理措施,并责成肇事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乃至追究其法律责任。为了保证供水区水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供水水源500m范围内未经县水利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开采中深层地下水。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检验机构。落实人员、任务、责任、设备仪器和经费,制订切实可行的水质监测检验制度,对所有投入运行的供水工程的水质定期进行监测检验,并确保信息畅通,一但发现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准则》的水质,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供水安全可靠。
新蔡县现有农村供水工程实行“三权”转让制,由承包者负责管理,但是没有专门的管理者考核制度进行考核,部分供水站管理者素质差,水平低,导致工程检测不及时,维修不到位,水费征收难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供水站效益低下。目前,新蔡县大部分供水站运行较好,相比之下在整体管理上,有的供水站入户率高,效益好,比如李桥镇葛陵行政村供水站,供水规模3000人,供水户753户,平均每月可收取水费3388元,扣除运行成本后,每月可获利1823元;有些供水站由于宣传不到位,地方群众认识不够,管理者管理不善,技术业务不强等问题,造成入户率低,效益差,比如宋岗乡宋楼行政村供水站,供水规模1500人,供水户200,平均每月可收取水费952元,扣除成本后,每月可获利206元,虽然不亏本,但是盈利偏少,不利于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在水费水价管理上,有些管理者,专门在水站门口树立个小黑板、公告栏,进行水费水价公示;也有一些管理者,宣传少,仅仅靠口头传播水费水价,没有设置专门的公示牌,导致百姓似懂非懂,静坐观望,降低群众入户积极性,造成供水站效益发挥不理想。
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定期考核评比,奖励先进,对工作出现失误者可根据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和处分。
据调查,新蔡县现有饮水工程在行业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构不健全,对全县饮水工程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造成行业管理缺位;二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三是缺乏有效的检测机构,对现有饮水工程的水质没有定期的检验、检测,对部分恶化水质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给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行业管理不到位,造成工程建设、工程运行效益无保证。加之行业宣传不到位,新的建设思想和管理理念未能深入人心,广大农民还停留在有什么样的水就吃什么水的现状,对由于水质对人体影响的认识不足,给饮水工程行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农村供水工程在技术上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学创新。要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采取资源节约型建设方式,合理配置水资源,处理好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关系,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需要;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水资源等条件以及村镇的发展需要,做好区域供水工程规划,加强工程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论证,水质、水量并重,合理选择水源、工程形式、供水规模和水质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适度规模的联片集中式供水,供水到户,或依托已建的供水工程,通过管网延伸,扩大供水规模;要实事求是,充分认识自身技术方面的不足,在供水工程各个技术环节上,通过科学研究,认真实践,勇于创新,通过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弥补技术不足之处,提高供水工程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供水工程良性发展。
要发展上规模的供水工程。以扩大服务范围来保证工程效益,维持工程良性运行,确保农村居民的长期饮水安全。
在今后的建设管理上要坚持“五制”、确保质量、优化实施:一是坚持“五制”即坚持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管理合同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规划名册和验收名册,以户建卡,按卡实施,对所建供水工程均因受益后验收签字,完成一项消号一项,完成一批消号一批;二是确保工程质量,采取施工前严堵、施工中严杳、出现问题后严纠的办法,杜绝在建设中出现质量违规现象;三是认真规划,落实供水站及管网建设位置,优化实施方案设计,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审批的可研报告、实施方案、设计的各项内容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重点做到,一是对农村供水工程要实行专业管理,杜绝粗放经营;要提高管理水平,杜绝放任自流;要加强监管,杜绝自生自灭;二是提高管理主体和群众的卫生意识,逐步建立水质自检能力,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1.合理分配国家投资
在投资使用上,把国家投资分为建前投资和建后投资,即工程建设所需的所有投资和工程建成后管理维修费用;在投资方向上,要向重病区、急需区倾斜并适当加大额度,加大国家投资比例,按国家投入80%,省投入20%,减少地方财政和农民负担。
2.鼓励地方群众自筹
对于不在册的群众饮水问题,且群众要求解决饮水积极性高的,应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投资方式,由群众自筹资金及个体融资或股份投制的形式投资解决。
重点目标,一是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二是逐步实现农村居民全部通自来水的目标。
在以后的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上,我县将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积极探索、借鉴企业的经营理念,遵循经济规律,实行有偿供水,独立核算,透明化服务的市场运作机制,以水商品买卖为手段,利益驱动为纽带,工程良性运行为目的,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杜绝“人情水”和“福利水”。在经营管理上,用公开竞标选择管理者,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三权”转让,实行“谁承包、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把供水站委托给有经验的“能人”经营管理。在水费管理上,因地制宜,合理取费,鼓励入户,努力做好对农民群众的水费计收宣传工作,积极推行水价公示制度,让用户吃上明白水、放心水。重点做到,一是建立各农村供水工程之间的共享,应付突发事故停水;二是组建专业管理机构进行科学经营,确保饮水安全,效益长久。
在供水工程行业管理上,我们坚持水利部门是农村供水工程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各处供水工程统一管理,并且提供技术;坚持成立“用水协会”为主要监督部门,鼓励群众参与监督,负责本地供水工程运作的监督举报。一是加强对水源、水质及使用范围的监督和保护。水源设置在供水站内,由水站管理人员负责保护,并定期对供水管网复查,保证无裂、露现象。水质上,由水务局成立检验小组,定期对各处供水站进行一次大检查,保证各处供水站水质合格。二是加强制度管理,优化供水站管理制度,管理员依制度进行管理,由所在地用水协会和群众负责监督举报。三是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由县水务局成立技术小组,定期对供水站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推广技术含量高又方便实用的水处理技术,使各类饮水工程发挥更大的工程效益。重点做到,一是设立机构对全县已建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以适应越建越多的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需要。要定期对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推广科学、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改进管理办法。主要考核工程的售水量、水质、漏水率、能源电耗、设备完好率、供水成本、有无运行管理事故及供水站的站容站貌等方面;二是按照供水规模实行定岗定员,上岗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考核。直接从事供水工程人员,必须建立健全档案,定期体检,若发现患有传染病,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