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柳根鱼(长尾)成鱼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2010-04-09 04:15:35高庆军
黑龙江水产 2010年3期
关键词:生石灰鱼种苗种

高庆军

(东宁县水产局 黑龙江 东宁 1572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对自然水域鱼类的消费,逐渐成为水产品消费的时尚, 也反映出人们对安全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日趋强烈。将野生柳根鱼放入池塘, 采取一系列健康生态养殖方式进行养殖, 既能确保野生鱼类产品安全, 又能保证产品产量、质量和养殖经济效益。

1 创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

1.1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5— 10亩为宜, 水深 2— 3m, 能够越冬, 靠近河流附近的沙石塘最好(这样底质的池塘养出的成鱼身体呈流线型、体色与自然水域鱼体一致),底部淤泥不超过10cm。

1.2 水源条件。池塘注、排水方便, 水源为河水或井水, pH值6.5— 7.5, 水质清新,无污染。

1.3 消毒、施肥。鱼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 每亩用生石灰100kg,待清塘药物失效后,根据池塘底泥情况适量施入有机肥或无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200kg或无机肥10kg左右, 培育浮游生物。

2 精心选种,合理放养

2.1 苗种来源及规格。春季用梁子在河中接或用悬网捕,尽量减轻鱼体损伤, 规格尽量一致, 一般60— 120尾/kg。

2.2 鱼种消毒。鱼种放养时用3— 5%的盐水浸洗5分钟。

2.3 鱼种放养。鱼种放养直接关系到养殖周期的长短, 养殖周期为2年的池塘放养鱼种规格为 60—90尾/kg,野生柳根鱼放养密度30— 35kg/亩, 可搭配适量花、白鲢鱼种放养。

3 科学饲养管理

3.1 饲料的选择。野生柳根鱼为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中以水生昆虫、浮游生物及植物碎屑为食, 人工饲育可采用豆饼粉、玉米粉、糠麸等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适量鱼粉投喂, 以满足鱼类正常生长需要。

3.2 水质管理。池塘水要保持清新,透明度较好, 富溶氧状况。勤注新水, 在七、八月份高温季节, 用更换新水的方法, 先排出三分之一原池水再注入新水。为创造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七月份后每半月向池中泼洒生石灰水净化水质, 用量为15— 25kg/亩。

3.3 投喂方法。饲料台设置在缓坡浅水处,距岸边1.5m左右,用塑料布铺于池底, 四角用石块压牢,喂食时将饲料捏成团状投在饲料台中间,有条件的可将饲料压制成颗粒投喂,日投饲 3— 4次,坚持“三看四定”原则,以让鱼吃饱又不剩残饵为准。

3.4 病害防治。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工作必须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 可采用食场挂袋、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等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必须使用药物时应执行《无公害食品—水产品药物使用准则》。

4 小结与分析

4.2 生态养殖效益高。由于选用沙石底质池塘养殖, 投喂不含添加剂饲料,经 2年养成,亩产150— 200kg,生态养殖的品质完全可以与自然水域捕捞的相媲美, 市场销售价格为44— 50 元/kg, 亩产值6500— 8000元, 亩纯收入3200— 4000元(普遍2年为一个养殖周期),平均亩年纯收入1600— 2000元。

4.3 苗种采集比较方便。野生柳根鱼分布于我省绥芬河、吉林省图们江等自然水域, 具有季节洄游的生物学特性, 可集中采捕苗种,有利于人工养殖。

4.4 野生柳根鱼生态养殖技术便于推广。该鱼喜寒冷,生存于水体底层,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强、耐低温等生物学特征, 生态养殖技术比较简单, 易于操作,适于在我省养殖。

4.5 渔民养殖积极性较高。经过5年的试验和推广, 目前我县野生柳根鱼生态养殖已发展到350余亩,该养殖方式已为渔民认可,明年还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4.6 养殖周期相对较长,养殖资金回笼较慢。由于该鱼为小型成鱼,要想获得大规格商品鱼(体长15cm以上)和较高经济效益,要求养殖池塘必须能够越冬,经2年养殖方可上市销售。

猜你喜欢
生石灰鱼种苗种
西瓜皮喂鱼种一举三得
农村百事通(2023年7期)2023-08-05 09:18:56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当代水产(2021年11期)2022-01-15 05:39:22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科学养鱼(2021年4期)2021-05-19 09:05:02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科学养鱼(2020年8期)2020-12-20 14:29:50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48
生石灰调理土壤需慎重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消毒巧用生石灰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科学使用
鱼种引进投放须把好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