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鹏,甄纪东
(1.鸡西市水务局,黑龙江 鸡西 158100;2.嫩江县水务局 黑龙江 嫩江 161400)
堤防是重要的防洪工程设施,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堤防工程的管理与维护,保证堤防安全,是河务管理上的一项重要任务。“千里长堤,溃于一穴”,由于堤线长,工程量大,在施工中难免有质量标准不足这处,且易遭受人畜及中虫兽等的损害,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应加强堤防工程的维护与管理,保证堤防安全,发挥应有的效益。
堤身应保持土体的密实完整,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随时掌握堤身的整体性,及时发现和补救沉陷、裂缝、洞穴、渗流通道,并进行处理,对汛期抢险杂物要清除,毁坏部位要整修加固。
堤面应保持整洁、顶面、戗台面和坡面要平整规则。堤肩坚实规整、路肩及坡面草皮完好。杜绝人为、牲畜践踏损害。及时填补由于风、雨造成的表面流失的土体、沟壑。补植失落干枯的草皮并进行扶育平茬。整修抢险造成的车辙道沟,填实抢险的取土坑。
护堤地是堤防两侧按规定划出的用以保护堤防工程的地块和林地,要加强管理使之不受侵犯。对其洼塘和透水部位要填土或加黏土铺盖。地上植被要扶育、补植。地坑要用外运土填平圧实。
护堤林应加强管护。要根据树种要求搞好扶育,防治病虫害。抢险砍伐的树木要适时补栽,使护堤林不失防浪护堤作用。
堤防非土工建筑物要经常进行维护。所属设备器件要完备,并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根据水利工程检查观测的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滑移、沉陷、倾复、裂缝和淘刷及其它不正常现象,要深入分析,查明原因,针对症节忙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旦发现工程老化、丧失正常能力,要报请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列入岁修计划进行翻修、改建或重建。
做到“四到”,即手到、脚到、眼到、耳到。手到,就是用手摸,有碍观察的地方要拨开、细看,被水淹没的部位用手摸。脚到,就是在黑夜雨天时最好赤脚走路,如果感到水很凉(比河水、雨水都凉),就要仔细查看,可能从堤身或地下潜层有渗流出来的。如果感到土壤松软,踩不着硬底,或愈往下愈软就有问题了。临水坡出现问题,也靠脚在水下发现。眼到,就是用眼看清堤坡有无裂缝、鼠洞或漏洞、渗水,临水堤面有无浪坎、崩塌,近堤水面有无浪窝等现象。耳到,就是用耳听水声,有无与平常不同,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耳听对确定险情更有帮助。“咕噜咕噜”的漏洞水声与“拍拍”的风浪冲击堤岸的声音不同。伏在地上静听,可以找到漏洞的所在。还可以用耳细听到塌岸落水的声音。此外,在黑夜还可以用舌头舐从洞里流出来的水,判明是清水还是浑水。如是清水说明暂时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是浑水说明渗水将土粒带了出来,对堤防会有影响,会出现险情,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汛期观察要昼夜不断,风雨天更要加强。涨水和退水时都要进行观察,特别要加强迎水面的观察。
堤内隐患探测可分手锥、机锥和电场法3种方法:
1)手锥法。即用铁条或钢筋做成锥子插入堤内,如果突然感觉到空虚即是洞穴,感觉涩而钻不进去,说明可能有權木、树根等。
2)机锥法。即用打锥机进行探测,靠压柄手感觉堤身是否存在洞穴。
3)电场法。即利用一般电场仪器,在工程表面沿堤防纵向测量自然电位,找出隐患所在。主要工作方法是,在远处设固定电极相对零电位,另一电极为每5~10 m间距的测点。测得电位差得出整修的自然电位曲线,根据曲线异常,分析确定隐患的位置。如果平行布设3条以上剖面,利用相对异常现象,就可以分析确定隐患在水平方向上的状况。
漏水洞的观察方法,有以下几种:
1)看旋涡。在水流不急风浪不太大的时候,可在水面上撒些糠麸、锯沫或其他漂浮物,若漂浮物旋转或集中在一处,就说明下面有漏洞。
2)人工探洞。由几个熟悉水性的人排成一队,沿堤坡潜入水中用手摸,在感觉有吸力的地方,就是进水口。这个方法很危险,要严防将人吸入洞内。
3)用布幕、蓆片查洞。将布幕或蓆片用绳子拴好,并适当坠以重物,从洞口上游送下水,将其平贴在堤坡上,慢慢地向下游拉,如发现拖着吃力或拖不动,说明这里不是障碍物就是洞口。
4)看水色。将石灰或其它有色并易溶于水的物质放到水里,看堤后出口水的颜色,也可以辨明洞口的大致位置。
5)用漏探法查洞。水深洞口,在水面上看不见旋涡,但水向洞里流时,越接近洞口流速越大。这时可利用一根木棍或秫秸、麻杆,在下端插入一十字形的铁片,上端安上标旗,即做成一个漏探器。将漏探器从上游放入水中,当漏探器停止移动,并旋转时,就说明漏探处是洞口。此法受风浪的影响较小。在标旗上安上灯光,夜晚也可以使用。
堤防如经高水位较长时间浸泡,其水平移动是可能的。对施工质量不好,土质不良的堤段尤其要注意。堤防突然移动前都有先兆,堤面湿软,有震颤。此时要在堤的背水坡压砂支撑,堤上加土压重。
堤身、堤岸变形主要是滑坡和坍塌,事先征兆是堤面、岸面有纵向裂缝。对这方面观测在水位回落时尤其要加强。如果裂缝部位迎水面有水流旋涡,还要对水下冲刷进行观测,方法是用拴有拉绳的探杆探查。拉绳是牵向水流方向,以控制探杆位置。
汛期工程状态与水情密切相关。水情越严重,对工程检验应当越全面越细致。一般堤段观测内容主要是水位,水流形态的观测,如有条件也可开展流量、降雨、风、浪、冰凌等有关的观测。
水位观测是根据河水涨势,定期观测水位,缓涨3次/d,急涨4~6次/d观测,接近洪峰1次/h观测,达到洪峰标绘洪水痕位置。观测水位应不只限迎水面,根据需要和可能,还应在河道工程、背水面、涵闸入出口等处设水尺观测水位。有条件还应多设水尺观测水面坡降。
水流形态观察,重点部位是在建筑物、护岸、迎水面和沿河工程上下游,以及河道明显变化的部位,边观察边草绘流态图,可供专门研究参考。
对上述观察、观测,在汛后要进行整理编入专项档案备查。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规律,找出水情与工情的必然联系,以使后期管理工作安排有针对性。
[1] 张成斌,谢颖,于飞.堤防与土坝的查验和抢护[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35(5):218.
[2] 侯云鹏,薛红.刍议堤防的保护与绿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38(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