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复兴, 曾祥哲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450000)
由于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建筑物墙体和楼盖开裂影响使用的,有碍观瞻并使人有不安全感觉的,甚至使建筑物倒塌的事故,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其中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占总事故的21%。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驾驭的并不是上部结构,而是该工程的地基和基础工程,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尽管千变万化,但是在电子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基本上都可在设计和施工中被预知和掌握。而对于建筑所在地下土层分布则不然,一般地说,人们只能在设计前通过几个钻孔的土样的试验得知其少数信息,也只能在施工后,槽底的钎探结果了解其表层信息,至于更深层更全面的情况却不能全面的掌握,往往凭经验加以处理,这就产生误差,以至造成建筑物建成后的损坏,而且,地基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使用期间出现事故的苗头也不易察觉,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是因勘测、设计、构造、制造、安装与使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而这些因素中,某些因素引起突发事故,而另一些因素可能导致逐渐发生的事故。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预防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程序,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即使对单层的一般性建筑,也不能不做勘查。
在勘查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由于钻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上对压缩厚度的需要,或者达不到桩所坐落的土层时,那就不可能正确计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桩的正确承载力,也就达不到基础设计要求。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确定合适钻孔深度。如果由于勘查量不足,钻孔和探坑布点少,再加上钻孔深度不够,以致不能表达出土的不均匀性和层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的翘曲和弯折而出现裂缝,造成危害。
地基承载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各类地基承受基础传来荷载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一限度,首先发生的是建筑物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开裂;如果超越这一限度过多,则可能因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而整体滑动或急剧下沉,造成房屋的倾倒或严重受损,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1)因地基中暗沟、古墓等旧构筑物影响造成的事故。
建筑物地基槽开挖后,可能遇到许多局部异常的情况,例如:在地基土中存在暗沟、古墓、古井、旧基础等已废弃的构筑物,其中在暗沟、古井内往往填充疏松的建筑垃圾或淤泥软土,形成局部的松软部位,可能引起基础局部严重下沉,导致上部墙体或结构开裂;如遇古墓、防空洞等中空构筑物,则可能引起塌陷事故;至于遇到旧基础、废化粪池等构筑物,它们虽然比周围天然地基坚实得多,但易形成软硬突变,也会造成上部结构开裂。因此在刨槽验槽过程中查明局部异常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某厂铸钢车间厂房长度66.75 m,宽度39 m,为三跨等高排架,柱基为钢筋混凝土杯形基础,基础一般埋置深度为2 m,基础夯实干密度 ρd≥16 g/cm3,夯实影响深度 0.3~0.4 m。厂房主体结构完工后,安装吊车前发现结构开裂事故:房屋东侧地面开裂,裂缝长达15m,裂缝最大宽50~60mm;南墙东侧开裂,裂缝最大宽20mm,钢筋混凝土圈梁亦被拉裂,裂缝多达20余条,厂房东南角向外偏移20mm,厂房东南6个基础下沉,下沉速度平均每月约3~4mm。
事故原因分析:①未按设计要求探墓深度6~7 m,实际探墓深度只有2m,事故发生后进行补探,在东南角10个柱基范围内,就探出木棺11个,位于基础下或旁边,木棺顶距基础底面约1.5~2.0m,木棺有的为空穴,有的充填淤泥。②厂房未经详细勘察,据初勘阶段临近厂房探坑资料,按地基土的承载力150 kPa盲目设计,实际地基土非天然沉积土,而是填土,地基土的承载力仅为100~120 kPa。
在地基基础施工中,遇到暗沟、古墓等旧构筑物是经常发生的。除进行必要的勘测、挖掘之外,虚心向当地人请教,进行细微的调查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2)因建筑地基发生溶蚀与管涌造成的事故。
石灰岩地区经长期地下水的作用,可能发生溶洞。溶洞发育地区,将发生地基溶蚀。山区残积土或披积土颗粒大小相差悬殊时,在地下水流动作用下,可能发生溶蚀或管涌。如地基土质级配不良,地下水流速大,则地基中土的细颗粒可能被冲走,而产生管涌。
凡在上述地区建造的工程都应仔细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如果认为地基中存在上述溶蚀问题,应另选场地。
事故实例:某净水厂建在一座小山旁,基槽开挖6m深,以建造沉淀池和过滤建筑物,工厂完工并使用一个月后的一天早上,操作人员听到很响的咕咕声,随着一连串的隆隆声,像远距离开大炮一样,过滤建筑物发生严重摇动并开裂,从顶部一直开裂到底部,同时建筑物的一半发生倾斜。
事故原因分析:净水厂的地基土为残积土,基岩为石灰岩,裂缝发育。建筑物施工其间,施工单位不慎打破直径457 mm的自来水总管,结果将容量为226mm的大水箱放空,使得大量水渗入地下,当地基受水浸泡后,由于残积土颗粒大小悬殊,细颗粒被水冲走,发生溶蚀与管涌,导致沉淀池底部出现大的洞穴,沉淀池基础与地基之间多处产生很大的缺口,由于地基严重溶蚀与管涌结果。净水厂完全遭到破坏,无法使用。
应吸取的教训: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地下水对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和工期、建筑工程的投资和使用都有密切关系。如果对地下水处理不当,可能发生工程事故。
当发生一次重大的地基基础事故后,最关键的是对这次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有正确的分析,才能发现事故的原发症结,才能找到今后应吸取的教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能制定出适宜的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对于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和使用中的错误引起的,大部分是主观性的错误。应当严格遵守勘查、设计与施工的规范规定和相应要求,则错误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