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丽,王凤荣,马金丽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甲型 H1N1流感是由甲型 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类似季节性流感,传播快,传染性强,主要表现为上感的一些主要症状,如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疲倦、鼻塞等,其中一些患者还存在消化系统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因此,甲流的预防及消毒隔离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发热门诊的消毒隔离情况做以介绍,并就医护人员预防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改进我们的工作,应对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009-04-30~ 2009-11-15,我院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 病人 10328例 ,其 中男 6567例 (63%),女 3761例 (37%),疑似甲型 H1N1流感病人14例,占发热病人的(0.13%)[1]。在筛查中,在校的中小学生为9192人占总人数的(89%)。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共有990人次出诊,其中包括医生285人次(28%),护士 255人次(25%),其它医护人员 450人次(47%)。
1.2.1 消毒隔离布局
为保证发热门诊工作的顺利进行,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对发热门诊区域做了特殊规化,远离了普通门诊与住院病房,单独开门 ,设立了双通道,即一个为患者通道,一个为医护人员的专用通道,在发热门诊内按上级要求规划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立了挂号室、发热诊室、备用诊室、隔离观察诊室、采血室、检验室、放射线室、更衣室,并按隔离的要求,做了严格的区分。
1.2.2 病区内的消毒
每天早晨开窗通风0.5h,紫外线照射1h,早中晚各一次,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地面,并用 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桌椅、导诊台等。
1.2.3 医护人员的隔离及防护
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一般采用一级防护,每天进入发热门诊走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在清洁区穿好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除工作服外,其它都为一次性物品,用过后统一回收,处理后销毁。医生在处理每个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每个诊室桌上都放置快速手消毒剂,医护人员的洗手程序严格遵守医院管理科颁发的正确洗手方法和步骤。
采血室护士采用二级防护 ,除穿好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外,还要带手套和鞋套。如有高度疑似甲流的病人需要采集标本时,还要戴防护眼镜。
1.2.4 患者的隔离与防护
患者来就诊时,导诊护士首先安排患者登记,戴一次性口罩,尽量不用或减少陪护,如有陪护也要戴口罩,以免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最好和患者保持一定距离。给患者做检查时,尽量避免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患者用过的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两小时再使用,每支体温计只能用一人次,减少病人在诊区内的活动,如有高度疑似的病人需安置在隔离观察室留观,立即通知疾控中心,并把诊室彻底消毒,启用备用诊室。在各个区内按规定要求设置医疗废物垃圾箱和生活废物垃圾箱,标识明显,并指导和监督患者及家属不要随地乱扔生活垃圾,扔到指定垃圾箱,统一回收处理,以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应对甲流筛查工作中,发热门诊共接诊患者上万余人次,历时7个半月之久,没有一名医护人员感染上感或疑似甲流症状的发生,有效地保障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控制了医患之间疾病的传播,消除了医护人员之间有可能被传染的不安因素,使得医疗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取得了满意效果。
在防治急性传染性疾病过程中,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保证病区内消毒彻底,隔离布局设施合理,医护人员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就能更安全有效的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本次在筛查诊疗和预防甲型 H1N1流感过程中,我院医护人员就是认真按照《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流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技术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和病区内严格管理、把关,保证了发热筛查门诊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了医院、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 王凤荣.甲型 H1N1流感门诊筛查流程实施体会 [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