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于6月23日开幕的中国医药竞争力暨第五届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年会上,由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药业多极化加速——蓄势与变量”主题论坛也将同时开坛。据了解,本次论坛将紧扣“中国药业多极化加速”大背景,聚焦于“维系竞争力”的主题。
竞争格局锐变
新医改加剧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分化,市场竞争的层次和路径更为高端,原本低层次的营销与竞争模式也已悄然发生变化,制药业国际化竞争程度日趋明显。
虽然2009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已达到1.04万亿元,然而,国内制药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危险导致行业飘浮不定。事实上,产业变局早已开始。
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顽疾,新环境下,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产品结构都将遭遇颠覆,自主创新、企业竞争力面临极大挑战,如何确保药品安全有效,提高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刻不容缓。
近些年医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不少企业盲目、过度多元化,追逐热门产业,再加上部分企业过分强调目标,形成核心刚度以及关键要素流失等因素,导致企业竞争力逐渐丧失。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跨国制药巨头的重兵挺进,再加上我国疾病谱的新变化造成用药结构的变化,未来中国的制药工业可谓是危机四伏,企业“被剩下”与“被淘汰”的风险增加。要想在这场盛宴中大快朵颐,培育企业竞争力是关键。
以创新维系竞争力
产业格局的重建创造了新的游戏规则,如何维持企业竞争力成为了每个企业、尤其是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创新是维系企业竞争力不贬值的根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强者的崛起源自于竞争力的维系。干荣富认为,在欧美医药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中国成为全球制药业的焦点,国内药企需主动加大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从药物品质层面与跨国制药公司展开竞争。
医药产业竞争,最终仍是产品竞争,构建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的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尽管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加大投入力度,但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并不多,对中国医药工业来说,创新仍任重而道远。
南方所将于6月在杭州同期主办2010年第五届制药工业百强年会和第四届全国药店博览会,届时将特邀政府官员、中国社科院院士、行业专家,与到会精英企业家零距离探讨和交流,通过对领军企业竞争力解构分析,引领企业从领先者成功的足迹中寻找自身未来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