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①

2010-04-07 23:01
关键词:株洲市旅游发展

张 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 411000)

株洲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①

张 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 411000)

株洲市乡村旅游环境破坏较严重,开发层次较低,产品单一、雷同,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肤浅。要发展株洲市的乡村旅游,应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注重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加强对本地乡土文化的传承,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株洲市;乡村旅游;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各种类型的田园风光为背景展开的相关旅游活动。它可以采取任何非常规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是精心组合的旅游产品,这个过程也就是组织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创造一段深刻的乡村旅游体验的过程。[1]乡村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功能,在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旅游业的重要领域。笔者通过问卷、走访等方式对株洲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指出目前株洲市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乡村旅游概述

1.乡村旅游的起源。乡村旅游兴起于一个半世纪前的欧洲。19世纪以法国、英国、意大利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城市化带来的繁荣并不能遮掩机器化大生产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紧张的工作节奏、喧闹的生活环境、压缩的活动空间等等。生活环境的恶化使得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的乡村田园生活成为城市居民一大愿望。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 80年代后,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显示出极强的发展潜力。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的统计,近 7年来一直进行乡村度假的旅游者占 44%,主要采用这种度假方式的旅游者占 72%,更有 15%的旅游者一直到同一个乡村度假。罗马尼亚“农家乐”旅游在过去 10年中取得很大发展,目前乡村旅游业收入约占到全国旅游业总收入的 20%。日本北海道一带开展“务农”式乡村旅游,使得乡村旅游成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国内旅游项目之一。[2]

相比之下,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我国学者普遍认同国内的乡村旅游起源于 20世纪 80年代的深圳。当时深圳为招商引资举办了“荔枝节”,接着又开办了采摘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随后四川的“农家乐”旅游项目、贵州的村寨旅游、北京平谷的蟠桃采摘园和大兴的西瓜采摘园、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和自摘自炒茶园等一系列乡村游主题色彩明显的旅游活动开始出现。

20世纪 90年代末开始,在国家旅游局“98华夏城乡游”、“99生态旅游年”以及“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等年度旅游主题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农家乐、度假村、野营地、休闲农场、农业观光、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乡村旅游开发热潮。时至今日,国内乡村旅游形式更加多样,发展更加普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 2009年,中国通过发展旅游已使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约十分之一的人实现脱贫。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每年约接待 5亿余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 000亿元人民币,受益村 (寨)达 2万多个,受益农民约2 400万。[3]

2.乡村旅游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乡村旅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发生空间、吸引物、旅游群体和接待主体等方面:

乡村旅游发生在乡村地区,包括乡村居民的定居点以及周边的空间环境。乡村是进行乡村旅游的重要物质载体,但并非所有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都是乡村旅游,比如主题公园、休闲度假村,以及一些延伸到乡村地区的景区旅游等都不是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在于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所构成的乡村景观,包括田园风光、村庄聚落、传统民居、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饮食服饰、民间歌舞、民俗风情、节庆活动等。

乡村旅游地与客源地环境的差异性是构成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重要原因。乡村旅游的目标群体是高度商业化、城市化的都市居民,对于生活节奏紧张的城市居民来说,需要乡村这样一个舒缓压力、放松身心的空间,而且越是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和城市对于乡村旅游的参与积极性就越高。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当地居民与之产生紧密的联系。当地居民总是希望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成为接待主体。国际发展经验也表明,加强社区参与是促进乡村旅游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也符合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

因此,乡村旅游是一种发生在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乡村,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当地乡村习俗为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以乡村社区居民为接待主体的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株洲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株洲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始于 20世纪 90年代,以城郊“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经过近 2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以休闲农业为主的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截止到 2008年底,株洲市有休闲农业庄园 205家,职工总人数3 112人,年接待游客 153.4万人,实现经营总收入21 024万元,利润总额4 138万元,上交税金1 059万元。乡村旅游发展基地面积5.7万亩,拥有神农生态园、醴陵市福仙山庄、攸县地杰山庄、攸县皮佳洞仙境乐园、茶陵神农度假村、炎陵桃源洞珠帘山庄、酒埠江官田山庄等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 7家,四星级休闲农业庄园 3家,三星级休闲农业庄园 2家。[4]

2009年 7月至 9月,笔者选取了神农生态园、马家河竹石村、荷塘区仙虞岭、醴陵市官庄乡桃花村、炎陵桃源洞等乡村旅游点,对社区居民、旅游从业人员、游客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涉及环境意识和行为、当地旅游产品特色、游客满意度和游客重游等方面。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 377份,问卷回收率 75.4%。

调查结果表明,在株洲市已有的休闲农业庄园中,开发经营状况最好的是位于株洲市天元区的神农生态园。该园开发了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景观于一体的富有乡村田园风情的休闲旅游项目,除农家风味餐厅外,还设立有农业体验区。其中水域面积达 100亩的 11口鱼塘可供游客垂钓,占地 10多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和织布机、纺纱机、水车、风车等几十种老式传统农具,可让游客体验农事生产,感受农产品传统生产过程。另有体育运动区,其中的国际越野赛车场地每年都吸引众多的越野赛车爱好者前来。此外,荷塘区的仙庾岭、天元区的马家河、攸县的酒埠江等地每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也是株洲市乡村旅游开展得较为红火的片区。

通过调查研究,作者还发现许多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破坏较严重。株洲市乡村旅游地的自然景观大多是一般的华中南田园风光,丰富性和奇特性本不强,而景观的原真性随着旅游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也遭到一定破坏。调查数据显示,42.9%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居民认为附近的垃圾有人定时清理,21.6%的人认为清理不及时,认为没有人清理的占 33.6%。这说明大部分生活垃圾没有专人管理。问卷调查还显示,仅有 14%的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在被问及“如何看待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时,大部分居民认为“没关系或先开发再治理”。笔者在走访过程中也看到,除少数星级休闲农庄外,株洲市一些普通农家乐性质的乡村旅游地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普遍存在着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污水随意排放等环境破坏问题。另外经济林乱砍滥伐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古树大树挖出移植现象时有发生。

2.乡村旅游开发层次较低。由于株洲市的乡村旅游是在当地居民小打小闹的基础上开始的,先开发后规划或不依规划来开发的现象非常普遍。大部分旅游资源开发较差,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些适宜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如炎陵的龙渣乡,该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瑶、畲两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但由于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较差,以致“养在深闺人未识”。

乡村旅游开发层次低还表现在:经营管理者对旅游者的精神需求了解较少,旅游产品仍停留在观光、垂钓、采摘等活动,深度体验不够;“农家乐”等同类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未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开发和设计乡村旅游产品,对现有项目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3.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由于近似的乡村旅游资源,导致了乡村旅游产品形式上的雷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株洲市的乡村旅游地产品有“农家饭”和休闲渔场的占 100%,有观光农园 (菜园或果园)占 83%,而有民族、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不足1%。对乡村旅游地旅游特色的调查显示,39%的游客认为“农家饭”最为优势,只有 13%的人认为“自然环境良好”,少有其它乡村旅游地域特色。多数乡村旅游地的旅游产品不具特色,且经营项目单一。这最终导致各接待单位在竞争中没有优势,招揽游客能力不足,游客消费项目总体偏少、停留时间过短、重游率低,无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4.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肤浅。株洲市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旅游人力资源普遍学历偏低、劳动技能低,人才格局也不平衡。通过调查得知,除几家星级休闲农庄外,株洲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的社区居民,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其中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到 81%,基本上都没有受过旅游管理的专门培训。从业者对本地特色旅游资源缺乏深入思考和认识,并且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短视的现象,只注重当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长期的社会效益。在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成为制约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三、株洲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株洲市是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移民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回归自然或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更为迫切。目前株洲市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株洲市旅游局的“十一五”规划契合,也是推进本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株洲市的乡村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注重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加强对本地乡土文化的传承以及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

1.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乡村首先是乡村居民赖以生产、生活的地方,其次才是乡村旅游者开展旅游的目的地。乡村旅游环境的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并不冲突,旅游环境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切身体会的因素,旅游环境的保护和质量的提高,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同时,大量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接待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环境的态度也同样关注,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区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会明显提高。因此,一定要利用网络、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各类媒体,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加强对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环境宣传教育,同时要严格整治三废随意排放等行为,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2.注重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增强乡村旅游地吸引力。乡村旅游资源主要由能够吸引乡村旅游者的自然、社会、环境要素构成,这其中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土气息、舒适的生活节奏、特色的乡土文化等等。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以当地特色为主题,以吸引乡村旅游者为目的,尽量避免形式和产品上的单一和雷同。[5]比如荷塘区云田乡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就值得借鉴和推广。有着“中国花木之乡”的云田,全乡以石砚村为中心的 10公里“花木长廊”,沿线有多处集花木种植与生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农家乐”式的家庭休闲户。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还可领略农家风采。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开发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对今后株洲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提高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加强对本地乡土文化的传承。乡村旅游的本质特性是乡土性。它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包括田园风光、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俗风情等都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而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目前,许多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并没有深入理解乡村旅游的内涵,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乡村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判断。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者过分改善硬件设施,修建大型宾馆,提倡豪华装修,大量引进都市娱乐设施等,导致乡村城市化,失去了原来的乡村风貌,使游客的感知发生变化。今后,株洲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者们均应该提高认识,深入发掘本地乡土文化内涵,以本乡本土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文化习俗为本,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吸引外来游客,避免流俗。

4.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对于株洲市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函授、夜校等不脱产的培训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养,从而提高其认知水平。通过人才战略来优化乡村旅游管理,最终满足乡村旅游地居民发展及游客旅游的需要,保护居民赖以生存及旅游发展资源与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公平性,实现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

[1]傅志军,葛永刚.乡村旅游研究——以陕西省歧山县北郭村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

[2]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3]国家旅游局.中国乡村旅游年接待 5亿人次收入 3000亿元 [EB/OL].[2009-08-12]http://www.hnta. cn/Gov/News/c/2009-08/1209748.Shtml.

[4]株洲市农业局.株洲农业概况[EB/OL].[2009-08-17]http://www.zzsagri.gov.cn/Agricultural_survey_ show.asp?Action=&id=4.

[5]孙艳红.体验经济下的农村旅游开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

责任编辑:骆晓会

The Statu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Zhuzhou C ity

ZHANG Juan
(College of Touris m,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1000,China)

About the rural tourism in Zhuzhou city,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is serious,the development level is low,the product is single and plagiarized,and the cognition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the tourism employees on the rural tourism is superficial.To develop the rural touris m in Zhuzhou city,such counter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s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efforts,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of touris m resources and products,strengthening the local native cultural heritage and enhancing qualities of the rural tourism employees.

Zhuzhou City;Rural Tourism;Touris m Resources

F592.764

A

1674-117X(2010)04-0042-04

2010-01-12

张 娟(1978-),女,湖南醴陵人,湖南工业大学讲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株洲市旅游发展
槐庭槐花开
——湖南省株洲市秋瑾故居之歌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株洲市:建章立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创新生活多姿彩——记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学生刘泽鹏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