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军 刘剑非
(湖南科技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100)
师生交往:原生态德育的一种载体
周治军 刘剑非
(湖南科技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100)
在强调教书育人的大学教育中,应当使师生交往成为大学原生态德育的一种载体,这既是对师生交往价值认识的提升,更是大学德育的创新。文章在界定原生态德育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师生交往的原生态德育原理以及基于原生态德育的师生交往本质。
原生态德育;师生交往;主体间性
有学者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1]。通常,学校教育活动都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教师和学生总处于共同的教育情境之中,师生双方总是在交往中实施教育活动进而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交往中,师生交往是最基本的类型,也是对教育过程影响最大的一种交往形式。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师生交往价值的认识,多拘泥于对知识的传播或传承方面,对其潜在的德育价值,特别是原生态德育价值缺乏了解。在强调教书育人的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应当使师生交往成为大学原生态德育的一种载体,这既是对师生交往价值认识的提升,更是大学德育的方法创新。
让师生交往成为一种原生态德育载体,首先就得了解什么是原生态德育。德育,一般认为是教育者借助一定教育手段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道德的社会继承或道德的社会传递,它不是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摸索、独立地去发现,创立新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而是通过教育活动,掌握社会业己形成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2]基于这种认识而形成的完全有意的德育,长期存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并成为一种经典与规范。这种由教育者有意设计的、有目的有准备的德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影响作用。
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多样性,教育也是如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除了完全有意教育外,也存在完全无意教育。所谓完全无意教育,指的是在师生双方均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如在语文课上,学生学到的可能不仅仅是教师所期望的语文知识,另外还有某些历史、地理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教师通过强化表扬或批评可能不仅矫正学生的某种行为,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自信心的变化或班级中其他学生行为的变化。其实,学校的许多活动都蕴含着完全无意教育要素,群众无疑也包括有德育的要素,即存在原生态德育的影响。
根据完全无意教育的理念,我们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均没有意识或没有刻意安排思想品德教育的情况下产生的思想品德陶冶,就是“原生态德育”。在大学校园里,原生态德育无处不在,其中师生的人际交往,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种原生态德育载体。
师生交往,一般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的交往过程。通过这种交往,逐步形成一定的师生关系。教育交往与其他社会交往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教育性。也正是师生交往所具有的教育性,才决定了它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当这种师生交往完全没有刻意的思想政治教育准备、但又能够给学生的德性发展带来正面效果,就意味着它成为了一种原生态德育实践。
师生交往的原生态德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其一,无意性。师生交往的原生态德育最基本的特征是无意性。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有准备地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无意识地将自己的一种观念、对问题的一个看法、对学生的一种态度,甚至于一种偏见在学生面前表露,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地接受,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我们强调师生交往的原生态德育的无意性,并不是说这种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上,在许多场合,完全无意教育所具有的“无意”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深层次(潜意识)思想的无意暴露。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教师原有的观念,教师从小所受的教育及其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情感和期望,正是它们借助于教师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在无意识中的表露才有可能引起原生态德育的影响。
其二,偶然性。通过师生交往,学生可以获得两方面的成就:其一,获得与其他同学相类似的关于人生的认知;其二,获得自己所特有的做人的体验。前者可能是教师有意识传授的,而后者则是学生自己“挖掘”的,是完全无意教育的结果。对教师来说,有意教育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而那些学生个体间千差万别的副产品则是难以预测的,因此,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所起的思想品德陶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其三,多样性。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原生态德育,无论是在其结果方面,还是在其性质方面均表现出多样性。从结果讲,师生交往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人生经验,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态度、认识及自信心。个体性角色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完全无意的德育有关,也是完全无意的德育的结果。从性质讲,师生交往中的完全无意教育可能是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德性健康发展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不利于学生德性健康发展的。
严格地说,具有原生态德育价值的师生交往应当是一种真实的教育交往,那些没有积极教育意义甚至产生负面影响的虚假交往是不具备原生态德育价值的,是不合适的交往。虽然学校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师生之间的交往,但这些交往有“真”有“假”。并非本真意义的交往,或者从根本上看就没有交往的真正生成、存在,有的只是名义上的交往或异化的交往,其实质上是一种虚假的交往,因为它不具备真实交往的意蕴。现实中大量存在的虚假交往现象,乃是对交往认识的一个陷阱,真实交往尚不存在,“有效交往”自然无从谈起。只有本真意义上的交往发生、存在之后,才有交往的质量高下优劣之别。首先是交往的有无、真假问题,其次才是交往的高下优劣问题。
在大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虚假交往主要有表演式交往、偏爱式交往、占有式交往和对抗式交往等表现形式。[3]
表演式交往主要是指师生交往远离其内容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形式所具有的教育意义,甚至是以形式代替内容。教师为了“尊重学生”、“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的理念,刻意设计一些千篇一律的交往环节。虽然师生有问有答、有说有笑、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学生给教师表演,教师为观众表演。表演式的交往的过程无法满足交往双方的期望与需求,无法实现各自的利益与价值,交往的过程也因此失去了互惠性,远离了真实。求真求实,是德育的重要指向,显然,缺乏求真求实的表演式交往是没有原生态德育价值的。
偏爱式交往是指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并非对所有的学生给予同等的交往机会、交往内容、或者采用同等的交往态度、投入同等的交往情感,而是偏爱少数学生,对某些类别的学生特别关注和厚爱。这种交往常常只定位在少数学生身上,其他学生被作为交往的背景被冷落,而成为陪衬人。大学德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德育,是对所受教育者充满爱心的德育。显然,偏爱式交往是与原生态德育所追求的目标是不相符的。
占有式交往是教师把学生作为占有、利用的对象,结成的是我-他的关系。在这样的交往过程中,学生成了容器,没有怀疑,没有思考,所获得的信息仅仅是借助头脑储存,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更不会形成批判和质疑,结果压抑学生个性的发挥,使人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大学德育,应当是主体间的德育,是老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德育实践。显然,以教师为唯一主体的占有式交往是与原生态德育的本意是格格不入的。
对抗性式交往是大学师生交往中的不正常现象。对抗行为既表现在教师一方,又表现在学生一方。从教师方来看,主要是因其言语交往行为的不当而引起的师生之间的敌视和对抗情绪。例如有些教师为了达到对学生控制的目的,常常使用一些学生难以接受的言语交往方式,如命令、警告、威胁、训诫、当众批评和责备,严重者还有恶意中伤和辛辣的讽刺等。从学生方来看,其对抗性交往行为的表现方式很多,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表现为对教师教学安排的隐性心理抵制,有些表现为显性的行为抵制,最激烈的则是公开扰乱教学秩序。大学德育,应当是和谐的德育,老师与学生不应当存在任何对抗。显然,缺乏和谐的对抗性式交往是与原生态德育的实施背道而驰的。
根据马克思关于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论述,将师生交往界定为一种精神交往是不容置疑的。一般而言,任何交往都是一种中介性的活动,物质交往以实物为中介,精神交往以语言为中介。由此可见,师生交往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精神交往。正如有学者所说,语言就是教育的存在,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这里所谓“师生灵魂碰撞”,即通常意义上的师生交往`。“通过语言,师生确认存在,从而使教育成为可能;通过语言,师生共享世界,从而使生命敞亮起来;通过语言,师生对话人生,从而引起师生同生育,语言对于教育的进行,对于师生的交往具有本源上的意义。[4]
大学师生之间的交往,并不是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师生之间的交往实质上是知识的交往,是人类知识传播、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在大学师生交往的所有内容中,知识交往是核心。
大学师生交往不仅仅涉及“语言世界”与“知识世界”,更要关注“情感世界”。情感产生于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之中,是人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人们生活中各种经验、体悟的沉积,是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交往中,情感是联结交往主体的纽带,同时,获得一定的情感和精神的满足也是人们之所以交流、沟通的重要目的,以高尚的人格,积极、健康的情感来影响人,更是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本质依归的教育活动或教育交往活动的重要目的。
情感交往,是指大学师生以情感为中心的心灵交往、精神交往和人格交往。这一层次的交往超越了对知识的阐述和对学术的追求,更多地表现为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对主体存在的现实关切。这种关怀和关切,无一不是原生态德育的实践活动。
总的说来,基于原生态德育价值取向的师生交往应当具有真实性和和谐性,其本质在于它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称为主体际性、主体通性、主体间本位、共主体性、交互主体性、主体间关系体,等等。《简明哲学百科词典》把它译为“主体间关系体”,并解释为“表征自我与他我关系的现象学概念。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所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和“共识”。[5]
主体间性与交往这两个范畴在理论研究中常常被混淆,或未加以明确的区分。主体间性是一个关系范畴,而交往则是一个活动性范畴和实践范畴。主体间性在内涵上广于交往、多于交往、也高于交往。这是二者的区分,但二者更有着深刻的联系,因为主体性的所有现实和可能的关系都不能不以起码的交往、以起码的实践关系为基础,也就是主体间性必定以生活世界和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实际的相互作用为存在前提和背景,任何交往都是主体间性的现实化、实践化和对象化,是在具体的时空视域中展现出来的主体间性,是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表现,是主体间性的定型化、结晶化或具象化。交往构成的世界是具体的生活世界,交往形成的联系是实际的联系和现实的关联。
实现师生交往的主体间性,对话是基础,理解是核心,欣赏是境界。[3]
师生交往的对话,是指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对话不仅是言谈,而且是双方内心世界坦诚的敞开和接纳,对话的唯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基于原生态德育价值取向的师生交往的对话,应当是探索真理和实现“内圣”的途径。
师生之间的交往,重点并不在于你是否“在交往”,而在于你是否真正“发生着或发生了交往”。主体间性交往真正发生的主要标准集中到一点,就是“理解”,就是人对人的理解。基于原生态德育价值取向的师生交往的理解,应当是导向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某种价值认同。
交往中的欣赏强调宽容和激励。人与人之间不仅要学会自我欣赏,更重要的是善于欣赏他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形成“我-你”之间的主体间性交往关系。在原生态德育中,教师应当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书育人”工作之中。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适度的赞赏和鼓励,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积极体验中奋发、崛起。如果师生关系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原生态德育的活力是难以充分体现出来的。
[1]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2.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张俭民.从虚假到真实: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重构[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4]王木丹.语言:师生心灵之约[J].教育研究,2002,(2):58.
[5]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校:张京华)
D432.62
A
1673-2219(2010)11-0100-03
2010-09-01
周治军(1962-),男,湖南永州人,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刘剑非(1967-),男,湖南郴州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