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益敏,陈晓君,宁卫琴,周天安,沈 晔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3)
近视眼的校正方法有多种,其中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有50余年的历史,具有可预测性、稳定性、可逆性、保留调节功能等优点。随着人工晶体材料的更新,具有可折叠性、高相容性、高稳定性的人工晶体已广泛用于高度近视的屈光矫正。双凹型可折叠单片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的研制成功,开始了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新阶段[1],该手术作为治疗高度近视的新方法,已通过美国FDA临床验证[2]。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眼科对167例高度近视患者实施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7例(328眼),男78例(152眼),女89例(176眼);年龄19~41岁;屈光度-12.5~-23.62D;无白内障及青光眼、葡萄膜炎病史,无其他手术禁忌相关疾病。
1.2 手术方法 为防止术后瞳孔阻滞,术前1d行2个相隔90°方位的激光虹膜周边切口;手术前扩瞳,表面或半球后麻醉;将ICL晶体从保存液中取出,在显微镜下放入特制的推进器内待用;做3.0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和辅助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自3.0mm切口用推进器植入ICL晶体,用显微晶体调位钩通过辅助切口将晶体襻推至虹膜后睫状沟内,使ICL位于虹膜和晶状体之间;冲洗眼内黏弹剂,前房注入卡巴胆碱缩瞳,同时缓缓置换出前房内黏弹剂,观察瞳孔恢复至3~4mm、前房深浅适中,用30号平针头注少量BSS液体于切口的侧层间,水密切口。双眼手术时,第2眼重新消毒,更换所有手术相关器械[3-5]。
1.3 结果
1.3.1 视力 术后1d矫正视力≥0.5有270眼(82%),矫正视力≥0.1有58眼(18%);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0.5有306眼(93%),矫正视力≥0.1有22眼(7%)。
1.3.2 平均屈光度 术前为(-18.18±3.82)D,术后1d平均屈光度为(-1.28±0.53)D,术后1周为(-1.72±0.91)D,术后1月为(-1.74±1.04)D,术后3月为(-1.48±1.00)D,术后6月为(-1.10±0.65)D。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高度近视,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对手术效果期望值较高,既渴望尽早手术,改善视力和美观,又害怕手术失败或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优点及本院眼科开展该手术的成熟技术,列举成功病例,以增加患者信心,解除思想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2.1.2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术前2d指导患者进行固视训练[6],让患者躺在床上盯住某一目标不动,坚持15~20min,每天练习2~3次;术晨结膜囊滴入0.5%PVP-I液1~2滴,嘱患者转动眼球,保持30s~1min后,再用等渗盐水冲洗;术前1h开始,每隔15min用1%复方托吡卡胺、2.5%苯肾上腺素滴术眼1次,共滴2~3次,保证瞳孔充分散大。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当天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活动,避免揉眼、低头及碰撞术眼;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滴眼剂滴眼4次/d,要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协助医生密切观察角膜、房水、眼压、前房深度、人工晶体位置以及术眼晶体透明度。
2.2.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2.2.1 高眼压 周边虹膜切口不够大或被堵塞造成瞳孔阻滞,进而引起高眼压;黏弹剂残留和激素性青光眼也是出现高眼压的原因。术后重视患者的自觉症状,用非接触眼压计监测眼压,发现眼压升高要安慰患者,并告知主管医生。本组2例(2眼)在术后2h主诉眼部胀痛,检测眼压分别为22.7mmHg和32.0mmHg,考虑为术中黏弹剂残留引起,向患者解释眼压升高的原因,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按医嘱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250ml,口服乙酰唑胺片0.25g、2次/d,24h内眼压恢复正常;1例(1眼)手术后10d测眼压达26mmHg,考虑是个体对激素眼药水敏感所致,在停用激素眼药水及对症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
2.2.2.2 晶体混浊 ICL植入术可能引起晶体混浊,以晶体前囊膜下混浊多见,严重者可影响视力。常见原因:术中损伤晶体;ICL接近或接触晶体;房水循环改变。告知患者术后1~6月如出现视力下降,及时到医院复查治疗。本组患者未发生此并发症。
2.2.2.3 人工晶体偏位和屈光度数过矫或欠矫 ICL的长度不合适,易发生偏位,偏位严重时可致晶体混浊,影响患者视力,应及早取出ICL。屈光度数过矫或欠矫,多与生物测定方法和使用的计算公式有关,表现为患者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或叠影,视情取出人工晶体或给予验光配镜。本组无1例发生ICL严重偏位和屈光度数过矫或欠矫。
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基础上,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1]Rosen E,Gore C.Staar collamer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to correct myopia and hyperopia[J].J Cataract Refract Surg,1998,24(5):596-606.
[2]Zaldivar R,Ricur G,Oscherow S.The phaki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in-depth focus on posterior chamber phakir IOLs[J].Curr Opin Ophthalmol,2000,11:22-24.
[3]Fechner PU,Haigis W,Wichmann W.Posterior Chamber myopia lenses in phakic eyes[J].J Cataract Refract Surg,1996,22(2):178.
[4]Shen YE,Du CX,Gu YS,et al.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high myopia[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3,116(10):1523-1526
[5]沈晔,周天安,杜持新,等.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评价[J].中华眼科杂志,2007,11:1000-1005.
[6]陈晓君.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准备与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7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