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荣
(湖南理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关于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李丽荣
(湖南理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在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岗位这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为使大学生尽可能充分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挖掘就业潜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应以大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着力点。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要求学生德才兼备,增强综合素质,这是根本;二是要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着眼发展,这是关键;三是要求从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建设和开展学生就业模拟实习活动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
就业竞争力;就业价值观;就业观念;就业指导
近年内,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持续增长,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压力很难根本缓解。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岗位,这一结构性矛盾也很突出。为使大学生尽可能充分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挖掘就业潜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应以大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着力点。
所谓就业竞争力,是指个人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过程中能打动用人单位、击败竞争对手的特质,是由人的综合素质和某些突出能力有机构成的人力资本。大学生就业竞争的过程,就是个人人力资本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的博弈、匹配过程。提升就业竞争力,就是有针对性地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的匹配耦合[1]。
用人单位选人用人,首重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则主要体现为态度、能力和素质。
态度,从工作情景来说,就是一种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从组织文化来说,就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就是做人;从更高的层面来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态度的这三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的。
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力。在心理学上,能力与智力相通。人的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综合。较强能力拥有者通常体现出一种较强的“成功智力”,即一种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成功智力的发挥,就是用创造性智力找对问题,用分析性智力发现好的解决办法,用实践性智力来解决实际问题[2]。
素质与能力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高素质者势必有强能力,但强能力者未必有高素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视野中的素质,主要是指在工作情景中产生高效率或高绩效所必需的人的潜在特征。根据一种广泛认同的关于素质的冰山模型,人的素质存在于五个领域:知识与技能;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内驱力、社会动机。它们依次构成一座冰山:知识与技能是显性的,浮在冰山之上,而其他四个方面则构成潜在的素质,潜在的素质因素比表象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许多企业组织都不单凭知识和技能来挑选员工,反而更重视素质构成要素中的隐性部分[3]。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把综合素质理解为“德才兼备”。德才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现代人们也普遍认为: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合格品”。可是,由于用人单位对“才”的强调,在大学生中造成一种较为普遍的“才”重于“德”的错误观念。大学生选择专业、谋划发展都以“职业”为导向。在专业学习中,总是重应用技能,而轻基础理论,总是以英语过几级,计算机过几级,拿到“×××证书”、“××××证书”等等为目标。在课外生活中,也是一切向找工作看齐。比如当学生干部,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组织才能;搞实践活动,是为求职积累工作经验等等。一切都功利化了。
殊不知,用人单位之所以设置那么多的笔试、面试、测试等等环节来考察考验应聘者,其根本目的,就是透视应聘者的各种应聘技巧,让他“原形毕露”,看到一个真实的“人”,以选真材,德才兼备之材。笔者以为,真正的应试技巧只有一个,就是“诚”,以本来面目示人。对于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来说,无需技巧,就像真神不怕照妖镜一样。所以,德才兼备是党的人才思想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公认的人才标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立足点,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点。我们在就业指导课中,除了要讲解必要的求职应聘技巧之外,还应当让学生确立正确的德才观念。自身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的源泉,而德才兼备是综合素质的根本。
面对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同时社会也有很多岗位无人问津而告成“有业不就”情况,有识之士呼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笔者十分赞同。转变观念,其实就是一个职业价值观的转变问题。有些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出在就业观念上,也就是出在职业价值观上。大学生在择业时过多考虑社会地位、薪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因素,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职业价值观;有学者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刻变动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本位”价值观念尚未形成,社会民众受传统思想和外来思想的影响,多以“权力”和“金钱”为本位价值观。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背后,很大程度是由于这样的职业价值观作祟。转变观念即是转变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可以从这几方面要求:
一是要求大学生转变视线,不要只盯着国家机关、大城市、大企业,而是要面向中小城市,中小企业,面向基层;很多大学生以为在大机关、大城市、大企业机会多。其实未必。因为这里人才扎堆,而岗位有限,被埋没的风险远大于脱颖而出的机遇。相反,在小地方、小企业,更容易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更容易获得发展的空间。或者以为前者起点高,后者起点低,后者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也不尽然。网络上有人说:大学毕业后同学之间之所以拉开距离,关键不在起点怎么样,而在于把握转折点。海阔才能凭鱼跃,天高才能任鸟飞。转变观念,海阔天空。
二是要求转变自我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而普及化,大学生将只是普通劳动者。那种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堂堂大学生,宁愿饿肚子,不能失面子,是不妥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都要放下大学生架子。试想,那么多农民工为什么能找到工作?那么多非大学毕业的打工仔打工妹为什么能找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民工荒,技工荒,一方面又是大学生的积压。民工、技工能做的工作大学生不可以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能认为大学生下到车间一线普通工人的岗位是专业不对口,是人才浪费。相反,要看成是对人才的更深层次的培养和锻炼,是成就人才。大学生与非大学毕业的同龄人最大的不同,只在于前者多受几年系统教育,他的可塑性因而发展空间较后者大而已。
三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第一份工作不宜过于挑挑拣拣。为什么会挑拣呢?也是观念作怪。找工作,要找清闲轻松的,报酬较高的,而且十分体面的。体面,是阻碍大学生转变观念的另一障碍。其实,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人们职业的不同,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美国电视剧《老友记》,很多大学生都喜欢看的,其中六位相处很好的主人公,一个是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一个是厨师,一个是演员,一个是按摩师,一个当过很长时间的咖啡馆服务员,一个公司职员,他们没有谁为自己的职业骄傲或自卑,也没有谁瞧不起别人的职业。我们知道,在美国,餐馆里有端盘子的博士留学生,大学生做兼职时有钟点保姆、餐馆服务员、清洁工等。付出劳动,获取报酬,就是体面,就是光荣。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员,每一个行当都给人发展的机会,但每一个机会都要求你从底层做起。马克思曾富有诗意地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摆脱了分工,而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上从事哲学研究。所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也应当尝试做各种各样的工作。
可以说,没有哪一所高校敢不重视就业指导。然而我们的就业指导多“停留在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战术层面”,把就业指导狭隘地理解为找工作,落实单位:就业指导课就是对学生宣讲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或者讲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就业服务就是发布就业信息、组织招聘会、接待用人单位;最后以就业率定英雄,以数据高低定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好坏优劣。当然,不是说这些工作不必要,不重要。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针培养一批就业指导名师。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都由辅导员或招生就业部门工作人员担任。既没受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面的系统训练,也没有从事过实际的HR工作。这样其实是很难胜任就业指导工作的,笔者自身深有感触。因此,首先,学校可以选拔一批有志于就业指导方面的辅导员或专职老师送出进行专门培训,或选送到知名企业从事一定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习。这样,指导老师对用人单位怎样选人用人就更有体会,讲课就更有针对性,因而更有实效性。其次,可以邀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或者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给学生做报告,介绍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用人理念等,以拉近校园与用人单位的距离,让学生在校园感受社会。再次,可以向毕业一至两年的学生约其写点自己在职场的体会与对学弟学妹的建议相关文章,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体向在校学生发布。他们与在校学生年龄和心理差距不大,在校时甚至相互熟悉,他们的现身说法,更容易被接受。
要加强学生求职择业的模拟实习。就业指导课,讲授的或是死的知识,或是活的原则。而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实际过程,却是纯操作性的,必须把知识和原则转化为行为。这是需要不断实际练习和改进的。很多毕业生实际上是把这个练习过程放在了求职的实战过程,一次次投简历,一次次参加面试,一次次最后被涮。这样,既增加了其求职成本,又使其心灵备受打击。为提高毕业生求职实战的成功率,应把这个练习过程放在学校,即求职之前。所以,要大力多次开展全真模拟招聘活动,按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从简历、测试、笔试、面试等环节进行模拟、点评。学生在模拟中,能发现自身不足,从而学习中弥补;学生也在模拟中积累经验,加深对各种求职应聘技巧的理解。最重要的就业指导课莫过于多提供这种实习机会了。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加这样的模拟招聘活动,其表现应作为就业指导课程评分的主要依据。
要对学生进行“精细化指导”。精细化指导的意思是,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不能搞批量化生产。而是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素质、家庭背景、兴趣特长及其他因素,因材施教,给予相应指导。我们能在每一个学生即将求职前与之进行一次面谈并提出相应指导意见吗?我们能给每一个即将求职的毕业生写一封推荐信吗?我们高校应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好全程化的就业教育,指导学生科学规划人生,合理定位,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吴华云.文科基础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高等教育研究(第二辑)[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339-344.
[2]艾森克著,阎巩固译.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42-673.
[3]彭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03-210.
(责任编校:凌 云)
G645
A
1673-2219(2010)09-0113-02
2010-05-25
李丽荣(1974-),女,湖南湘乡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