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林,刘 静,韩燕萍
(河北经贸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论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与前景
曹 林,刘 静,韩燕萍
(河北经贸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出现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深度报道”曾经被一些新闻学者认为是离经叛道。然而,70多年的新闻实践证明,深度报道的思想纲领不但成功地完成了历史使命,而且成为西方新闻业的主流价值取向之一。在当今的中国,电视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新闻从业人员和广大电视受众的关注,并已成为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的有力武器。这是电视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规律性反映,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结果。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趋势
“深度报道”出现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最初它仅被用以指代解释性报道,后来则化身为崭新的新闻总体理念——即美国媒体对当时的受众信任危机而做出的应对。这一场理念性的新闻革命,曾经被一些新闻学者认为是离经叛道。然而,70多年的新闻实践证明,深度报道的思想纲领不但成功地完成了历史使命,而且成为西方新闻业的主流价值取向之一。[1]而回溯当时,美国新闻媒体之所以会面临信任危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受众的需求——在社会的变动或急遽转型时期,受众需要媒体帮助他们建构认知。这与当下中国的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太远的未来,我们的新闻报道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名副其实的“深度时代”。
在众多媒体深度报道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因其题材大多涉及民众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能及时而深刻透视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根源、对受众具有启发性和警示性、对社会具有道义作用而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崛起,并迅速成长为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电视节目种类。如今的电视深度报道已成为各大媒体机构加强舆论监督、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方式,成为各家电视台吸引受众注意力、提升传媒品质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成了各宣传机构的一面旗帜、一种声音、一个形象的外在表现。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海峡两岸》等栏目,它们改变了电视新闻给人的简、浅、表的印象,表明电视新闻同样可以追踪时事、评述问题。这是电视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规律性反映,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结果。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和发展趋势的高层次的报道方式,它是一种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新闻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是新闻传播活动深入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同时,深度报道也是对增大新闻传播的信息和新闻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电视深度报道是指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通过对画面、解说、字幕、现场同期效果声等因素的有机结合,对电视新闻的深度进行挖掘,并以最快最佳的传递形式报道给广大受众。
电视深度报道通过系统提供新闻背景材料、分析和解释新闻事实的性质、原因、结果等,就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生活现象和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地剖析、揭示其内在本质从而正确引导舆论、解惑排疑。与其它媒介的深度报道相比,电视深度报道具有自身的特性。
1.客观准确性。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主要是利用电视媒体对新闻事件的现象进行及时、客观、准确的观察、记录,然后通过大量深入的调查取证去追踪和展现事件发生、变化、结局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归纳,挖掘出事件的真相。所以客观真实性和分析的准确性成为电视深度报道区别于一般新闻报道的首要特性。同时也是电视深度报道得以生存的生命力之所在。
2.深刻启发性。和其它新闻报道一样,电视深度报道在采访时也需要感觉、知觉、形象思维、美感思维,但是,它更需要用理性思维去剖析和探究新闻事件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那些深层次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于习惯势力等方面的因素和影响。所以,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必须在整合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用心灵去探寻更深刻的内在本质,然后用电视媒体特有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及其舆论宣传的倾向性向观众揭示出事件的真相及其内在根源。让广大观众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同时在心灵上受到启发和警策。这也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所应该发挥的社会道义作用。
3.宏观整体性。电视深度报道立足于宏观,着眼于整体,它要把实施的单侧面记录变为全方位扫描,力求以质朴、凝重、深邃、思辨的手法和风格,本质地揭示出新闻事件所表现的当代人的眼光、当代人的意识,冷峻而不乏激情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的脉搏,提出对国计民生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使电视新闻给受众以比一般新闻报道更大量的信息,并引导观众去关注和探究新闻背后所隐含的深层的内涵和本质。
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起步虽然比较晚,是20世纪80年代才应运而生的一种新闻形式。但是它的产生易引起媒体业界和广大受众的广泛关注,从业界和受众两个层面为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的成长发展创造了良性环境。我国第一个有深度报道特质的电视新闻栏目应该是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它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问题和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有这样两个县委书记》、《包产到户后》等等。不同于一般新闻事件报道的是,它不满足于对事件本身的述说,而是从受众希望探寻“新闻背后的新闻”的需求出发,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大众生活的深处和敏感处,去评析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背后的新闻”,[2]以及各种“透视”、“访谈”、“追踪”等等。使中国电视深度报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甚至有人认为,“焦点访谈”这一类深度报道栏目的出现和成功,“在深度报道方面彻底地使电视媒体占据了领先地位”。[3]这种看法当然只是一家之言,可能夸大了电视深度报道的影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电视深度报道已经确立了它在深度报道大家庭中的地位。
从形式上看,目前中国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评述型与调查型。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就是调查型栏目的优秀代表。2003年,当非典灾难突如其来,民众表现出一定恐慌,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及时推出了《文明生活:危机催生的热望——透过非典看转变(上)》、《责任·协作·效率——透过非典看转变(下)》,它从灾难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入手,去搜寻挖掘生活中点点滴滴感人的平凡琐事,一点点展现和探寻危机如何给精神文明带来契机,如何给社会协作与提高工效带来动力,以鼓舞深处灾难之中的民众坚定了战胜灾难的信念;而地方台的评述型深度报道则更有针对性,如杭州电视台“十分关注”栏目播出的《从持股300万到奖励300万》,十分巧妙地抓住300万这个看点,围绕发生在宗庆后、鲁冠球、冯根生三位知名企业家身上的故事,通过对官员、专家、百姓等不同层面的采访,有情有景、有理有据、有深度有广度地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和民众所带来的社会观念的深刻变化。[4]
电视深度报道之所以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电视媒介自身的特点来说,相比于以往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媒体具有先天的优势。它的传播方式声像结合,能够兼容流动图像、声音和文字三套符号系统,因此电视具有高度的纪实性。电视涉足深度报道领域既是出于竞争的需要,也是电视自身理念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受众需求催生的结果。受众看到电视画面后,不会永远满足于只看到事物的表象。随着电视节目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越来越希望看到事件背后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即“新闻背后的新闻,原因背后的原因”。正是在这里,电视深度报道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对国计民生的新闻关注和人文关怀,并且,这种关注和关怀都是及时的,形象的、针对性极强的。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1+1》等栏目为代表的电视深度报道,绝无“贪大求洋”之感,也丝毫没有“玩深沉”之类的鸿篇巨制,他们给观众的深度震撼都在于离你很近,贴近生活。对于破败的农舍,农村老夫妇被人贩子骗后的悲痛欲绝,辍学儿童呆滞的目光,下岗工人的迷茫和无奈,所有这些“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真实画面,都是电视深度报道扣人心弦,动人心魄,引人思考的起点。2008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是否还要继续实行交通限制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新闻1+1》把这个问题摆在所有人面前,让政府官员、环保专家、交通警察和普通百姓一同参与讨论,这种全民参与互动的节目形式,不仅给新闻深度挖掘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给民众一个参与新闻深度挖掘的平台,让民众有机会从媒体的受众成为媒体话语的发表者,体现出我国新闻媒体对民众更深层次的的人文关怀。
切莫小瞧了深度报道的低位进入,其中包含了大智慧,大手笔,大思路。受众对电视节目关注的程度总是与其利益的远近程度紧密相关的,与自身利益越近,关注的程度也就越高。而电视深度报道就是在这里找到了一种最有效的与观众沟通交流的方式,它是通过镜头语言与整个社会对话,吸引受众广泛的目光,引起深刻的社会情感和信息共鸣,从而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实现新闻与民生的双向交流。所以无论是《焦点访谈》中“对流浪儿童的追踪与调查”,还是《新闻调查》中“沈阳如何过冬”等节目都表明了一种电视聚焦的平民视角,这种电视关怀,乃至电视呵护,常常使观众在凝视电视屏幕的泪眼朦胧中,将从中得到的审美意绪随之转化为一种审美净化甚至是道德良知的升华。正因如此,我们说电视深度报道是一种高层面的人文关怀,在一定意义上担当了匡正社会正义和公众利益的作用[5]。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中国电视节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种节目形式。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还是地方台的“透视”、“访谈”、“追踪”等栏目,都记录着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成长历程。正是由于电视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中“后起之秀”,所以电视深度报道所显示出的不成熟之处,最明显的就是“述而不评”。也许媒体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为了突出新闻的客观性和绝对真实原则,有意是要“多报道,少评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把这些深度报道栏目的风格表述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6]就是记者和主持人尽可能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客观地表现事件真相,尽可能少一些倾向性,少对观众做引导。例如“焦点访谈”从内容看,主要记录事件和人物,从形式上看,“访”多于“谈”,虽然也有“夹叙夹议”,但更多的是“以叙代议”。[7]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受到西方所谓新闻“绝对客观、绝对真实”的误导,二是受众过分追捧“纪实热”和“曝光热”的误区造成的。西方媒体的“绝对客观、绝对真实”,只是一种自我标榜而已,伊拉克战争中西方媒体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新闻的真实是相对的,绝对真实根本不可能存在。而热衷于纪实和曝光的电视编导或许认为电视应该忠实生活的本原,可是他们恰恰忽略了一点,电视不仅仅要传播事实,还应传播声音和观点。这既是电视媒体作为宣传工具存在的社会意义,更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通过媒介开展新闻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一种形式。舆论导向所要承担的主要是通过“正面报道”来歌颂先进、树立榜样、弘扬正气,而舆论监督则主要依靠揭露性,批评性报道来揭示问题、打击犯罪,警示民众。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处于相对的平衡的状态,电视栏目才会长远地发展。而从目前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倾向来看,靠纯粹的揭露性批评性报道来达到一鸣惊人的轰动效应成为许多电视台追求的效果。如何正确把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目前中国电视新闻人必须学会的“两点论”。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为辅的原则。不能把负面曝光与正面报道相对立,也不能把谈社会热点问题的节目看成是纯粹的揭露性的节目。即使是批评报道要抓典型,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关口、时机、尺度和分寸。所以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都要注意选择有普遍教育意义,有代表性的事例;要事实准确,讲明道理,要给观众以明确的是非判断,要讲究社会责任,要注意报道艺术,要有积极的社会效果。
深度报道是直线性的视听传播,主要包括现场报道、解释性报道、分析报道等。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现场报道和解释性报道这种动态报道,而把纵深评诉与动态追踪相结合的分析性报道则还是一种期盼。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新闻的延伸,不仅要有时效性,更要有哲理性。深度报道要注重策划,在选题确定之后,要认真准备、搜集相应的资料,制定采访计划。在表现形式上,深度报道要多使用现场拍摄镜头与同期声,多用夹叙夹议、主持人现场采访、纵横对比等方法,强调用真实的力量震撼人,不断地运用最具冲击力的画面打动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因其收视率高而备受大家的重视,但也必须处理好客观报道与理性分析的关系。客观报道与理性分析应当相互补充,做到客观报道不排斥理性分析,理性分析也不妨碍客观报道。由于深度报道反映的是重大社会问题,事件错综复杂,篇幅长也就在所难免,但不要人为拉长、画蛇添足。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现实给经济领域深度报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从中央到地方媒体财经频道的开通将为电视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所以,经济事业的深度报道将是新世纪电视深度报道的一个持续热点。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类深度报道量占总量的百分比都呈上升势头。央视的“经济半小时”、“经济观察”、“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与法”等栏目以及地方电视台的各种经济分析和对话栏目,主要分析中国入世后经济的成就、面临的问题、应对危机的能力与对策等,加强了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宏观分析,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沿咨讯晴雨表。尤其是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的影响和对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将为电视深度报道的提供远远不断的热点话题。
中国入世后,无论是调查型还是评述型深度报道的信息透明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我国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的新闻报道中,“信息透明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许多全方位透视冰雪灾害和环境保护的调查型深度报道不仅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而且成为动员和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赴国难的号角。我们未能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电视深度报道的信息透明度原则必将成为传媒业界的自觉和自律。
电视深度报道的生命力在于民众的高度关注,所以只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必将远离民众的关注视域,只有将更多地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才会深得民心。所以电视的深度报道关注的焦点一定会是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再就业工程、房改政策出台、医疗制度改革、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灾后重建、社区文化建设等等关系民生贴近生活的热点话题。
相对于其他媒体形式来说,电视深度报道在应对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中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场直播类电视深度报道会越发显示出其它媒体无可比拟的威力来。我们看到在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凤凰电视台等,都几乎在第一时间里通过卫星现场直播、前方记者播报、专家评析、同声传译、电话连线、字幕移动等,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伊拉克战争的战况及其社会背景、发展趋势等,使新闻现场与受众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大大缩短。“海峡两岸”栏目的“时事热点追踪”能在第一时间把有关“扁家弊案”的最新进展及权威人士的分析提供给广大受众,而对于台湾选举中“蓝”、“绿”两党纷争的最新战况及其力量配比分析也是几乎与现场同步,让大陆民众及时了解对岸的政治风向。
那么,要顺应这些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多方位改变理念、改革深度报道的运作机制。就要扭转传统采访报道的思维定势,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理性思辩力,要求采编人员在报道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新闻五要素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通过对事件横向和纵向的开拓、比较,展现记者对事实的深层次思考,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另一方面要改变因过多迷恋形式和手段而忽视节目的深刻内容的弊端。任何一则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都有一个核心论点,否则就不能算作一则完整和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这一核心论点,就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讲述一个道理,或吁请人们的重视,或反映一种现象,或预测某种趋势,是整篇报道的立意。以核心论点为中心要求记者在一切的采访拍摄和制作活动中,都要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理清思路,牢记报道的中心目的,不偏离主题,在各种情况下不迷失报道的方向。真正体现出新闻深度报道“新、广、深”的特性,真正发挥新闻深度报道应有的社会道义作用。
[1]拜小安.深度报道思维方式探析[J].新闻知识,2007,(1).
[2]丁京玉:做深主体新闻[J].中国记者,2007,(1).
[3]向郢.如何挖掘基层时政报道空间[J].中国记者,2007,(1).
[4]张近情,姬玉.深度报道的思维规律探析[J].新闻战线,2007,(2).
[5]余萌萌,颜丽丽.浅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误区[J].新闻传播,2007,(2).
[6]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7]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焦世玲
责任校对:学 诗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the In-depth Report in China's TV News
Cao Lin,Liu Jing,Han Yanping
When first appearing in 1920s and 1930s,in-depth report has once been regarded as against the orthodoxy.However,the practical news experience during the past 70 years proves that in-depth report not only fulfills its historical mission but also becomes one of the mainstream values in western media circle.Currently in China,in-depth TV report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from both new media workers and audience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effective tools to attract audience and increase watching rate.This also reflects the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reform of TV news.
TV news;in-depth report;current status;development trend
G222.3
A
1673-1573(2010)02-0109-05
2010-03-10
曹林(1968-),男,江苏南通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刘静(1966-),女,河南洛阳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