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2010-04-07 17:12谭丽丽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习者

谭丽丽

论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谭丽丽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分析并总结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之间的关系,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内涵和必要性,并提出了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英语学习及教学;跨文化沟通能力

近年来,探索语言、文化和沟通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怎样把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带入课堂教学,怎样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跨文化交际中源语的信息,如何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或文化敏感性(cultural sensitivity),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交际能力(cultural-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正在成为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重大科研课题,也被广大专家、学者、教师所重视,大批相关的专著和论文纷纷问世.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进行跨文化教学,仍是一块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就此,笔者结合教学研究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语言 文化及英语教学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文化的含义与范围十分广泛,至今其定义不下250余种。最具权威性的文化定义来自于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认为:文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它意味着某个特定社会或社群的一切活动,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一切外在和内在的活动,而成为信仰、信念、知识、法令、价值乃至情感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也就是说,文化几乎无所不包,“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受文化影响,在文化环境中形成发展。语言承载文化,同时又反映文化特征。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讲,教一门语言也是教一种文化,学一门语言也是学一种文化。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指一个人或群体与自己文化背景相异的另一个人或群体有效的得体的交换信息的能力。Gudykunst指出,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因此,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也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还应该教授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在激励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学校中,只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才有诸如文化背景知识之类的特殊文化课程。同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比,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教学相对较弱,他们没有文化交际之类的课程,不能接受系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即将文化教学的内容融入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教学中。

二 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内涵及必要性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交际技能的训练。笔者以为,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中应该包括语用能力,也就是在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场合进行得体的交流的能力。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之间彼此影响、合作和互动日益加强。所以我们跨文化交际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即是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正确认识、正确态度和正确处理,从而克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障碍。全球文化的相互交流过程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这是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显然,在给学生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要增加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以及在实践中有效调适自己的行为以促成成功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在当今各国经济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的情况下,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正在经受一场文化竞争与融合的洗礼,他们将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历程中承担重要角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大学生更为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跨文化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新型国际化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国际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中国需要大量的具有世界眼光和跨文化操作能力,通晓国际“游戏规则”的人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势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差异的渐输式传导,使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英语的有关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避免将来工作中可能产生的交际错误,以期更好地加强不同文化国家之间的经济、科学、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三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

1.完善教学大纲。

一份细致的教学大纲应该是这样的,它不仅为整个教学活动指明方向,而且也是检查和考试的依据。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本科用),对语言教学的各项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技能(听、说、读、写、译)有相应的要求和详细的规定,己确立了相当完善的体系,但是,文化教学的文化项目选择不明确,教学大纲也没有列出文化项目表。具体来说,该大纲对于文化教学中应包含哪些要素以及如何完成这些目标并没有确定的体系,而只是宽泛地指出文化与语言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对文化教学只有以下笼统的陈述:“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第10页)这种表述既没有明确文化教学的原则,内容和范围,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显然,该大纲还需要完善,还应该对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2.加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教材建设。

外语教学不仅需要把文化输入融入到每个学科之中,也需要开设专门的以文化为导向的课程。但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其授课学时远远少于专业英语系的学生,因而不能像专业英语系那样开设专门的语言文化课程;同时由于其课程设置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语言人才,各高校往往也不设置跨学科语言课程。应该着手编著符合实际场合运用的语言教材,“中文的思想外加英文的形式”的中国式英语的课本,已远远不能符合要求。只有在内容选择上既要追求“来自名人”,又要有“能教性和能学性”,要重视“实用性”,又要多选些介绍英语文化的课文以及适量的文学作品节选的教材,这样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的教材改革也应当尽快地提上议事日程。只有能适应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教材,才是真正的符合标准的英文教材。

3.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有效输入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文化吸收效率,教师应该首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培养教师本身的跨文化意识,因为只有教师本人具备较强的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较高的英语文化的修养,才能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插入英语文化的教学,才能使一切教学资料、教学手段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学英语教师既要精通英语的语言外在形式,还要熟知西方文化内涵。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是极其宽泛的,如果教师对此较为熟悉,那么在教学中就能正确判断哪些内容应该放在教学中,哪些内容可有可无,做到有取有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对词语的文化背景进行必要的解释,并用汉语进行比较,就能使学生对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点有更深的了解,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其中一个很好的方法是给教师们进行短期的集中式培训,开设跨文化沟通学系列讲座,最好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出国进修的机会。因为教师在异国他乡亲自经历“文化差异”的体验有助于在教学中结合亲身体会介绍西方的风俗习惯、讲话规则、社交礼仪等,这比转述教科书上别人的体验要更加生动、更加有效。

4.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开设选修课。

为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我们应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应该开设选修课。在现有课程设置中加入一些专门教授英语文化的选修课程,比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跨文化沟通学”、“英美概况论述”等。由于非英语专业由于受专业、课时等的限制,加上大学阶段英语学习仍然处于基础阶段,因此笔者认为,这些选修课的内容应主要传输交际文化知识,语言知识文化应为次要。选修的课程应是语言实践课。所以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以提高谈话技巧为目的的各种内容:如功能语言,情景语言,非言语交际内容,以及如何问候某人、称呼某人、交际中的禁忌语等。

5.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现行的英语测试内容过分强调书写能力,忽略口语表达能力。另外,大部分的测试题是关于英语语言知识结构的,忽略了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测试。为了引起师生们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现行的英语测试体制应该有待于改进。首先,应该建立一种“书写能力+口语表达”的测试模式,这种模式确保能够测量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书写测试的内容应该包括心理文化知识,英语实用能力,交际策略,和非语言交际等等,建议在CET4和CET6中增加检测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文化知识的试题,应把考试成绩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好地联系起来。

6.开辟第二课堂。

很明显,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仅靠课堂上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相关的课外活动是必须的补充,需要认真的设计规划。建议课外活动应该包含以下几种类型:(1)鼓励学习者进行广泛的阅读。在课堂上教授文化知识虽然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的主要手段,但仅靠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够的。学习者在跨文化交往中的需要的文化信息大大超过了在课堂上所能涉及的范围。为了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教学者应该鼓励学习者行广泛的阅读。(2)学校积极举办有关英语文化知识的讲座。定期主办有关英语文化或中英文化对比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也是培养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方法。有关英语文化知识的讲座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方方面面的内容,使学生对这些国家的情况有一个概括性了解,并从中比较出它们与本国的总体差异所在。这样的讲座,对学习者克服文化障碍,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习者正确得体的交际能力,是很有益处的。(3)鼓励学生表演英语短剧。短剧的内容可以是英语教材上的课文,也可以是一些着名的英语故事、童话及小说等。用英语进行各种短剧表演是学生获取文化信息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教师可带领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短剧,让学生在表演中、在英语故事的情节里体验文化氛围,享受文化气息。(4)组织英语角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每个学校都应该建立一个异国文化和英语交际的园地,即像英语角之类的场所。在这些场所,学生能够自由地相互交际、大胆地进行实践、切实地感受英语文化气息、有效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1]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李力.中国外语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M].2006.

[4]戴炜栋.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OnCultivatingCollegeStudents’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Ability

Tan Lili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ir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college English program to innovat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connotation and importa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it proposes som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

college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张庆祥 蔡雪岚)

谭丽丽,在读硕士,上海大学,上海。邮政编码:200444

1672-6758(2010)05-0083-2

H319

A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学习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