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2010-04-07 17:12:12郝乐祥季丹丹
关键词:生命大学生教育

郝乐祥 季丹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郝乐祥 季丹丹

开展生命教育是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大学生和谐健康人格的重要方面。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通过建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的渲染和加大理论研究力度等路径实现。

大学生;生命教育;必要性;实施路径

当前,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态势,处在社会飞速发展变化中的大学生面对来自学业、情感、就业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他们中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消除这种事件的发生。开展生命教育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最终获得身心的健康、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因此,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是必要且急需的,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必须要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给予高度重视。

一 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1.生命教育的提出。

最早提出生命教育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他在加州创办“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生命教育思想,并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探讨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生命教育一经提出,很快波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197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标志着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明确化。20世纪末,我国台湾教育界也将死亡教育和生存教育加以整合,称为生命教育。它的主旨在于阐释生命的可贵及生命应有的尊严。

2.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提高学生对生命及其存在价值的认识,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从而认识、尊重、珍惜和敬畏生命。其基本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生命知识教育。重点在于掌握生命知识、理解生命的内涵、尊重生命的存在、欣赏生命的美好,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人体的结构、生理获得科学的认识,使学生理解生命、欣赏生命,进而关注生命、珍惜生命。第二,生命关系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第三,生命价值教育。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涵。发展生命教育的重点在于对个体生命和生命价值以及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形成理性认知,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生命的意义,从而学会体验生命、热爱生命、拓展生命,形成健康的生命价值观。

二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生命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人类社会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互联网的便捷,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生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然而我们坐拥在高科技织造的便利时尚的生活里,烦恼和脆弱却始终存在。我们在时代发展大潮中迷失了精神家园,在物欲横流的信息社会冲垮了道德底线,在鱼龙混杂的社会变革中蒙蔽了心灵。我们在感受“信息时代快车”的速度和效率同时,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成为了“经济人”的典型。而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或沉浸或挣扎于社会巨大变化的熔炉中,来自成长的烦恼、生存的压力、生活的困惑、未来的迷茫,在不断的交错横生却无处渲泄释放,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灵扭曲、自暴自弃,甚至犯罪轻生,这无疑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必须加以引导,使他们理性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厘清人生方向,树立整体生命责任观,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2.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内在需要。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其本质是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产生积极影响,教育的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人们获取知识技能、达到身心和谐愉悦,实现生命自我超越的尽善尽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发生发展,教育所承担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教育对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少。教育的工具性愈演愈烈,教育的功利性日趋明显。这种教育下培养的大学生缺少韧性、创造性、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缺失人间真情、社会责任感等,这与我们大学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当代大学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必须把提升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作为基本追求。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克服现存教育的缺陷,充分发挥其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功能,体现当代教育的终极价值。

3.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构建大学生和谐健康人格的重要方面。

构建大学生和谐健康人格是当前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对于健康和谐人格的界定,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罗杰斯、弗洛姆、弗兰克等对健康人格有自己的评定标准,概括起来讲健康人格就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具体表现为:(1)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接纳、珍惜自我和外部世界;(2)能够很好地同家人、朋友和其他人沟通、交往;(3)有爱的能力;(4)能够管理并承担自己的生活压力和责任;(5) 对未来充满希望,有安全感,积极乐观。所以说,和谐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能够接纳并珍惜自己,热爱生命,关心他人。但是目前不少大学生生命意识不强,不能客观的认识、评价、接纳自己,蔑视生命,悲观厌世,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康和谐人格的构建,这使得开展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变得更为紧迫。

三 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

1.建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教育,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在道德、智力、体力和情感各个方面都达到最佳的和谐发展,即通识教育关注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通融见识、高雅的品味、多方面的能力,以及独特的个性等。由此可见,通识教育的目标和使命所包含的大部分内容与生命教育的目标相互呼应。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个体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体验层次上的学习和超越,塑造完整的、和谐的人格,使其由单纯的生命认知向生命认知与生命体验统一的转变。因此,鉴于通识教育与生命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期待通过把生命教育作为一门大学通识课程来建构,以便系统地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

2.不断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目前没有现成的教师,加强师资培训就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我们可以采取对高校中教授与生命教育相关科目的教师,及对生命教育有兴趣的教师,进行生命教育集中培训的方法,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生命素养高的生命课程专业教师精良队伍,为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做好铺垫。由此以点带面形成高校内全员生命教育共识。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生命的知识、注重自身生命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树立生命教育的意识,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一线教师应切实做到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生活世界、精神世界,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命健康成长、自主发展的理想空间。

3.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实施生命教育。

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渴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课外活动。应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课外活动来实施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培养对社会及他人的关心。如组织大学生到养老院、社会福利院、打工子弟学校以及到贫困地区、地震灾区等地投身志愿者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向社会奉献爱心,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回馈社会、服务群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大学生从中发现自身的价值,获取自尊感、成就感和生命的价值感,激发其对生活的积极情感和对社会的崇高责任,形成积极、自信、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4.在校园文化中渲染生命教育。

我们应通过创建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把生命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使生命教育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学校党政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要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提倡、宣传、推动生命教育,以多层次的校园文化营造生命教育的整体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研、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展示青春生命活力的舞台和人际交流、沟通的平台。力争让校园的每一面墙会说话,把内涵丰富的古诗句与富有指导性的文明用语等用来创设学校生命教育的环境。延长图书室的开放时间,为学生提供随时阅览的可能性,并购进有关生命教育的图书和图片,营造书香的氛围。让大学生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和满足,促进其对生命的热爱。

5.加大生命教育的研究力度。

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离不开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因此,必须加大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究与实施生命教育的实验探索,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要将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指导工作列入议事议程,做到有专人负责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指导,逐步提高对生命教育的指导水平。同时,做好生命教育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工作,及时推广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实施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探索、开辟出一种新的实践途径,并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主动探讨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与策略。还应重视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为生命教育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共同努力。只要生命存在,生命教育就不可或缺。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审视生命教育的地位,努力探寻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促进生命教育课程在高校早日开展,促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1]王佳利,陶书中.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性审视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4-55.

[2]林常清.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策略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10):1295-1297.

PracticalDemandandPathChoiceofLife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

Hao Yuexiang Ji Dandan

It is inevitabl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life education in order to adap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es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and healthy personality. The life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an be carried out by constructing life education courses, by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 Activities outside the classroom, building of the campus culture an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re taken as an effective way to do the life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necessity, implementation path

ClassNo.:G641DocumentMark:A

刘丽萍 宋瑞斌)

郝乐祥,硕士,副教授,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辽宁·沈阳。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邮政编码:110142

季丹丹,硕士,副教授,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辽宁·沈阳。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邮政编码:110142

本文是2009年辽宁省高教工委、辽宁省社科联委托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心理咨询新模式的构建研究”(lslktsz-146)和沈阳化工大学2009年教学基金资助项目“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其创新建设研究”(2009A028)的阶段性成果。

1672-6758(2010)05-0013-2

G641

A

猜你喜欢
生命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