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岁时民俗*

2010-04-07 15:52张占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寒食茱萸蒲松龄

朱 燕,张占杰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81)

《聊斋志异》中的岁时民俗*

朱 燕,张占杰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81)

《聊斋志异》中出现大量的岁时民俗,通过与笔记、地方志等史料的对比参照,发现《聊斋志异》的虚构是以成书时期的历史作为依据的,决非向壁虚造,进而得出《聊斋志异》的创作宗旨是,用实录精神,逞才子之笔的结论。

聊斋志异;岁时民俗;虚构;实录

虚构与实录,是小说创作中诉讼不休的两种观念。《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围绕这一观念,产生了批评分歧。一派颇含微词,以纪晓岚为代表,认定:“《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今一书而兼二体,所未解也。”[1]以体例不纯、描写太详讥之。一派从“尊体”角度,评之甚高。王成祖曰:“用意固有在,岂独辞荣焉?随事寓劝赏,因端严遣诛。君看十万言,实与良史俱。”[2]冯喜庚在《聊斋志异题辞》中云:“先生本史才,其笔真如椽。不获大著作,假以蒙庄谈。”[3]冯镇峦在《读聊斋杂说》极力称扬:“此书即史家列传体也。以班马之笔,降格而通其例于小说。可惜《聊斋》不当一代之制作,以其才修一代之史,如辽金元明诸家,握笔编排,必驾乎其上。”[4]此外尚有诸家,议论大同小异,不再赘述。细味前贤评点,惜乎其持论多极端之语,把虚构与实录完全对立起来。其实,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亦掩藏着真实的历史。余嘉锡同样持这种观点,云:“知说部所叙,大体有所依据。真假相半,即其缚会缘饰之处,……初非向壁虚构。”[5]

一部聊斋,一波三折,波谲云诡,却是以成书时期的社会风俗历史作为其虚构的依据。汪玢玲在《聊斋志异与民间文学》中认为:“在蒲松龄浩繁的著作中,包括《聊斋志异》、聊斋俚曲及全部的诗文杂著中,广泛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博物知识及民间风俗、信仰、民间游艺等,是研究蒲氏思想及明清文化史的重要资料。”[6]

一、“演春”习俗

《聊斋志异》卷一《偷桃》记述:“童时赴郡试,值春节。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余从友人戏瞩。”[7]

需要说明的是,古时的春节为立春之节,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节,它是迎春的节日。在迎春的仪式中,确实有“演春”的习俗。明代泰昌《全椒县志》:“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8]《西湖游览志余》之《熙朝乐事》描述了嘉靖年间杭州的迎春活动:“立春之仪,附郭两县轮年递办。仁和县於仙林寺,钱唐县于灵芝寺,前期十日,县官督委坊甲,整办什物,选集优人、戏子、小妓装扮社夥,如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之类,种种变态,竞巧争华,教习数日,谓之演春。至日郡守率僚属往迎。”[9]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演春”是在立春前进行,官员主持这一活动,由艺人表演杂剧、魔术等伎艺以示庆贺。《聊斋志异》所记,当为不虚。在这样一个“观者如堵”的仪式中,蒲松龄描述了一个已经失传的传统幻戏——偷桃。在当众表演时,“启笥,出绳一团,约数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然后,艺人的儿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丝,渐入云霄,不可复见。久之,坠一桃,如碗大”。偷桃技艺写得令人叹为观止。在瞠目结舌之余,又疑心蒲松龄故弄玄虚,以炫博雅。

翻阅张星火良编辑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三册《古代中国与非洲之交通》发现,摩洛哥的大游历家拔都他,在元代时已看到了这种幻戏表演。记载如下:“此夕有一幻术士来,其人乃大汗之奴隶也。总督谓之曰:今夕须演术,与吾辈观之。其人持一木球,球面有数孔,每孔皆有绳贯之。术士将球掷上空中,球渐高不见。当时吾辈在总督署院内,天气酷暑。术士手中,尚有绳端数根而已。彼令其徒执紧绳乘空,俄顷不见。术士呼之三次,其徒不应。术士持刀,似大怒者。自亦系身于绳而上,转瞬彼亦不见。片时,彼由空中掷下童子之一手于地,次又掷一脚,次又掷一手一脚,次又掷一躯干,再次掷下一头。彼乃喘息而下,衣满溅血。跪伏总督前,唇接地,用中国语求总督命令,总督与之谈数语。彼将童子四肢,连结成架,复用力踢之,所杀之童子忽立起,来至吾辈之前。吾详观其身,毫无损伤。余乃大惊,心悸不可言状。余在印度王廷时,亦尝见此类之事,当时余亦心惊胆落,因致病。傍人取药救余,余方瘳。审判阿夫哈爱丁在余傍,谓余曰:术士并未升上空中,亦未降下,童子四肢未尝斩断,此幻术而已。”[10]

就上面故事观之,这种幻术在古代是普遍流传的,梗概相同,只是枝节有所差异而已,与蒲松龄所记并无不同。“所谓空中偷桃,肢体纷坠,不过更琐细,更令人迷惑而已。”[11]

在全文开篇,作者云:“童时赴郡试,值春节。……余从友人戏瞩”,暗示此篇所记是幼时亲历。在小说的结尾处,蒲松龄又写道:“以其术奇,故至今犹记之”,专门指出是亲眼所见。目的是说所记不虚,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证明确为实录。

二、祭墓与踏青习俗

1.祭墓习俗

追悼与祭祀是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寒食、清明是重要的祭祀亡灵的节令。《聊斋志异》中有四篇写到寒食节的祭扫习俗,分别是《海大鱼》、《于子游》、《婴宁》、《莲香》。

在现代节日体系中,寒食祭墓早已消亡,读者不免疑惑作品的真实性。然而考辑史料,发现唐以后,寒食上墓遂成流俗。

《旧唐书·玄宗本记》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王礼,永为常式。”[12]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习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并且规定了假期。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中记载:“寒食从前以来,准式赐七日假。”[13]杜佑《通典》:“开元二十年制曰:寒食上墓,礼经天文,近代相传,乃以成俗。”[14]于是,“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全唐诗》中大量关乎寒食节的诗篇可以佐证。

在清代,山东依然重视寒食的墓祭。“每是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15]《棱县志》:“寒食,中元,冬朔及望日祭于墓。”“寒食祭墓,标纸钱,增新土,作炊饭,折柳插门,妇女为秋千戏。”[16]

山东是蒲松龄的家乡,所以在《聊斋志异》中还保留了寒食祭扫的风习。

由于寒食与清明的节气相连,寒食节便与清明发生关联。南宋以后,“祭扫风俗从寒食转向清明,而清明节逐步取代寒食”[17],开始承担属于寒食的祭墓功能。于是清明日,扫墓祭祖,向死去的先人表达纪念,已是人所共知的事了。

2.踏青游乐

中国的岁时节日,充满世俗的乐趣。“节气日的地位不断下降,人文节日愈益突出。”[18]此两节,又是古人踏青游乐的日子。

《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盖辇下骄民,无日不在春风鼓舞中,而游手末技为尤盛也。”[19]

《吴郡岁华纪丽》:“吴俗,清明前后出祭祖先坟墓,俗称上坟……拜扫哭罢,必就其路之邻近,趋芳村,择园圃,游庵堂,寺院及旧家亭榭,列座尽醉,杯盘酬劝,踏青拾翠,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以尽一日之欢。”[20]

《聊斋志异》中关于此节出游的有两篇:

《阿宝》:“会值清明,俗于是日,妇女出游,轻薄少年,亦结队而行。”

《仇大娘》:“会清明,禄自塾中归,魏引与遨游,遂至园所。”

在这样“田野如市,士庶阗赛”的季节,既容易发生如意快事,也可能免不了意外之虞。从以上钩稽的史料来看,在此日,“妇女出游”以至引动轻薄少年、“遨游、遂至园所”不是凭天而设,是有着现实依据的。

三、登高习俗

《聊斋志异》中记载重阳习俗的篇目,共有四处:一是《棋鬼》:“九日登高。”一是《封三娘》:“时值重九,十一娘赢顿无聊,倩侍儿强扶窥园,设褥东篱下。”一是《颠道人》:“会重阳,有邑贵载酒登临,舆盖而往,宴毕过寺,寓蒙山寺。”一是《鬼作筵》:“会重阳,为友人招作茱萸会。”

这四篇中,重阳节又被称作“茱萸会”。所提到的重阳节习俗主要有登高、赏菊等。

登高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祸。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引证一则传说,解释登高习俗的起源:“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矣。’今世人九日登山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与此。”[21]

从此记载中可知,茱萸、菊花酒、登高,成为重阳节必不可少的内容。茱萸被称为“辟邪翁”,重阳节被称为“茱萸会”;菊花酒被称为“延寿客”,因而此节又被称为“长寿节”。汉代以后,人们有意识地强调重阳节祁寿祁福的节俗意义。《魏文帝与钟繇书》重新解释:“九日为阳数,与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高享宴会。”[22]登高野宴成为一种风习。在蒲松龄的家乡山东,此节亦是盛行。九月重阳节,“登高游览,济南犹胜焉”。[23]

《淄川县志》(明嘉靖刻本):“重九,酿菊酒,登高 ,追节。”[24]

四、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看来,《聊斋志异》所说的都和明清时期的实际情形相符。那么,《聊斋志异》明非虚造可知。

蒲松龄旨在描绘一个虚无缥缈的神鬼世界,却是极为自觉地将自己的写作看成一种“史”的书写。因而一部聊斋,在形式上,以“异史氏曰”,沿用《史记》之体例;在行文上,以“诸法俱备,无妙不臻”的笔法模拟史书之叙事,但最重要的是他有着自觉的史家精神,而他的“使乱臣贼子惧”,以示劝惩的原则,证明他完全具备了一个合格史家所应具备的良知。

以这样的精神作为写作的逻辑起点,使得蒲松龄能够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以实录为宗旨,逞才子之笔,把两种矛盾的创作原则,奇妙地组合在一起,“以传奇法而以志怪”[25]实在是蒲松龄于小说史的贡献。

[1][2][3][4][10][11]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5]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C].北京:中华书局,1963.

[6]汪玢玲.蒲松龄与民间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7]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杨道臣.全椒县志明泰昌元年版点校注释本安徽省全椒县地方志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印,1988.

[9]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2]刘煦.旧唐书·玄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

[14]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5]钟敬文.中国民俗史·清代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8.

[16][23][24]丁世良.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17]李道和.民俗文学与民俗文献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

[18][22]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周密.武林旧事[M].杭州:西湖书社,1981.

[20]袁景澜.吴郡岁时纪丽[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1]吴均.续齐谐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赵 君)

I242.1

A

1008-469X(2010)03-0021-03

2010-03-12

朱燕(1972-),女,河北邯郸人,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寒食茱萸蒲松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遍插茱萸却为何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蒲松龄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蒲松龄
“遍插茱萸”和“插遍茱萸”——兼谈修辞研究的历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