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我国大学生德育目标体系建设

2010-04-07 12:30:30何卫星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德育精神目标

何卫星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江苏 苏州 215104)



试论当前我国大学生德育目标体系建设

何卫星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江苏 苏州 215104)

高校德育目标是德育的起点和归宿,是德育成功与否的前提。随着社会发展和认识进步,我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在与时俱进。作为东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和日本高校德育某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构建科学的高校德育目标,需遵循一定科学原则,最终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公共精神、主体精神、高尚品质及和谐身心等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高校德育目标; 政府要求; 美日德育; 科学构建

德育目标是指“一定的德育活动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所作的规定,包含德育活动主要培养哪些思想品德和所要培养的每一项思想品德应达到的要求及体现这些要求的规格两个方面”。可见,德育目标是德育的起点和归宿,直接决定着德育内容、形式和手段,同时对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对象起评价和调节作用。因此,高校德育目标是德育成功与否的前提。

一、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目标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同时,党和政府一直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关乎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重大命题来对待,先后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作出多次要求。

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为‘四化’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要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意见》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为“四化”服务,拨转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也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具有转折意义。

1987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决定》规定:“大学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从他们中间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决定》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两大任务,首次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分层次性,去除了德育理想化。

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正式颁布,除了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等政治目标外,还涉及“艰苦的奋斗精神,强烈的使命感,遵纪守法,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民主法制观念,知识丰富和开拓进取,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团结协作,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大纲》立足我国社会现实,面向新世纪,完善了高校德育目标内容,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规定: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目标为:①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②树立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胸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富有改革精神、创新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艰苦奋斗精神;③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④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有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全面协调发展。

纵观以上文件内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政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定与要求在与时俱进。从开始的“又红又专”到如今的“全面协调发展”;从开始的“旗帜鲜明”的命令式灌输到如今的“三贴近”的春风化雨般引导;从开始纯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到如今日常“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立足更为实际、内容更为全面、要求更为合理和着手更为长远。

二、国内学术界对高校德育目标研究

1978年,随着泛政治化时代结束,我国学术界才拥有客观条件对高校德育目标体系进行研究,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之后,面对新科技革命、新社会经济环境和全球化时代,更多学者对我国高校德育现状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行研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詹万生主编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认为当代大学德育总体目标是“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具有坚守正确的政治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观,使之成为具有高尚人格、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蒋笃运在《德育系统论》一书中,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德育总体目标是“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勤奋学习,品质优良、忠于人民的‘四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目标分为五大内容:政治教育目标,包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热爱祖国等;思想教育目标,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立竞争、效率、创新意识等;道德目标,包括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八荣八耻”和道德实践等;法制教育目标,知法、守法、用法等;心理教育目标,包括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人格等。

钟洪撰写的《试论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认为新世纪我国高校德育的最紧迫任务是要促进大学生生成主体性道德人格,他把高校德育目标分为基础目标、主导目标、核心目标以及最高目标四个层次。基础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公德意识和习惯的人,包括尊重他人、社会责任感等;主导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包括平等意识、共存意识、理性精神等;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人,包括民族尊严、社会主义、自强不息等;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

崔勤勤撰写的《试论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以其多年的高校德育工作经验和站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高度,认为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尊重、宽容;二是促使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包括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其中经济道德又包括平等待人、团结协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三是成就对大学生的终结关怀,包括关爱生命、追求道德人生、提升生命质量。

以上是笔者搜索出来的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较为保守,基本遵循国家对高校德育目标的规定,仅仅作了具体阐述;第二种观点在保守基础上稍有突破,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具体目标上进行局部突破,增加符合社会和时代的新要素;第三种观点以方法创新来谋求内容创新,对德育目标进行递进式分层,重点放在基础和主导目标上,去德育理想化,注重实效性;第四种观点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工具,强调道德主体的自我选择能力,强调德育的普世性内容,坚持德育服务于人、社会、自然三者间和谐,据此打破陈规,大胆创建新德育目标。

三、美国与日本的高校德育目标

世界各国都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规定和要求不尽相同。美国日本是当今东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他们在高校德育方面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美国社会一直以来倡导思想自由和价值多元,国家在高校德育方面没有统一规定,但实际上,美国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又无处不在,主要是各类学校中的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美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着重以下几个方面:①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包括忠诚国家、乐观进取、勇于创新和崇尚个人奋斗;②责任公民,包括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尊重他人威信和价值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的责任,了解和遵守法律的责任;③主体精神,包括自由思想能力、独立能力、创造力、良好的自我定向以及积极参与民主社会生活的能力;④健康人格,包括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精神、爱他人爱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⑤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以及与职业有关的活动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功利主义的影响,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内作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选择,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总之,美国高校德育内容不拘一格,从学生主体和现实生活切入,目标塑造健全、负责和富有主体精神的美国公民。

日本继承了东方儒家重德性教化的传统,政府始终把国民道德教育置于首要位置,不管是二战前的《大学令》还是二战后的《教育基本法》,日本政府对学校的德育目标都有明确规定。二战之后,日本进行过三次教育大改革,德育目标在内容上有很大的改变和进步。日本大学审议会的咨询报告描述21世纪高校的人才目标和德育目标是:“宽广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总得看来,日本高校德育目标有:①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包括民族自信和自豪感、纯正的爱国心、忠诚国家、勤劳苦干、高度的智力、出色的技能;②现代公民,具有权利义务观念的自由主体,个性发展,珍惜自身,意志坚强,具有敬畏之念,把家庭作为亲情、休息和教育之所,使家庭作为基本单位,具有纯正的爱国心,具有对国家象征的敬爱之念,发展优秀的国民性;③人格健全,包括高尚的品质、自尊、胸怀宽广、具有同情恻隐之心、创造力丰富、体魄健壮;④自由自律的个性,包括个人尊严、个性尊重、自由自律、自我负责、独立思维判断、尊重社会公德和法律。总之,日本高校德育目标兼具东西方特色,既注重对学生角色意识的责任要求,又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发展。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过程,它既面向社会,又指向内心。构建一个科学的德育目标体系,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依据。

1.立足社会需要

如今,我国已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生活新变化必然对道德伦理提出新要求,比如权利法制观念、竞争协作意识、诚信公平等;同时市民社会诞生,公民自治领域扩大,要求民众具有公共精神、社会责任感、自治能力等。构建高校德育目标,要适应社会新变化,回应社会生活对道德价值的新要求。

2.面向时代发展

德育产生于和服务于现实社会,但不能亦步亦趋于现实社会,科学的德育目标应该引导和超越现实社会。如今,全球化加速迈进,人力、知识、资源、资本、信息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川流不息,世界俨然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高校德育应面向时代发展。

3.继承民族文化

历史是割不断的,人们总是在自己的民族文化里找到象征意义和精神归宿,也总是在民族文化里找到开拓未来的智慧和勇气。德育作为树立价值和塑造灵魂的精神建设,更需要从自己的民族文化中获取认同和资源。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道德遗产很多,只须加以现代性改造和阐发。

4.遵循德育规律

德育是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塑造,比其他教育更为复杂和艰难,因而更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目标过于宏大和高远,德育方式说教与灌输偏多,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尊重和发展,最终德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立足我国经济社会现实,放眼发达国家成功做法,结合我国政治制度特点,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德育总目标为: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领导和自强不息,有社会责任感和品德高尚,善于学习、开拓创新、视野开阔和精神独立,人格完善、情趣高雅和体魄健壮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应该达到如下具体目标:

(1)具有民族精神的爱国人,包括熟悉民族历史、民族自信心、热爱祖国、忠诚国家、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领导、自强不息、和平共处、放眼世界、国际责任。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中极其重要的软实力,如美国强调宣扬“美国精神”;新加坡强调培养“新加坡人”;韩国人十分注重民族精神。当前,我国还未实现现代化,国家还未完全统一,国际竞争激烈,国内社会矛盾多发,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心和汲取发展动力。

(2)具有公共精神的社会人,包括权利义务观、公平正义、维护公共秩序、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服务奉献精神、团结合作。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公民自治领域不断扩大,这要求市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公共精神和治理能力。另外,我国致力于法治国家建设,法制能够真正运作起来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内心都要有权利义务观念,对法律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也要有崇拜和敬畏之情。

(3)具有主体精神的现代人,包括有理想信念、自尊自爱、善于学习、独立思考、维权意识、自我负责、遵守社会规范、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敢于担当。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性自由解放史,人的主体精神得到解放,人类智慧才能喷薄而出,才能创造出极大财富。传统中国,道德伦理规范苛刻,主体精神却被严重压抑,在如此文化包裹下的社会是毫无创造力和进步的。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的较量,人才是关键,创新是核心,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和敢于担当的具有主体精神的人才。

(4)具有高尚品质的道德人,慎独、尊敬、同情、宽容、诚实、勤俭、节制、勇敢、明礼、敬业、友爱、具有生态伦理道德和科学伦理道德。道德是个人获取精神意义与慰藉,是社会实现文明与和谐,最基础、最长效的东西。笔者认为,诚实、宽容、节制是现代道德伦理的核心价值,诚实应对现代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陌生和虚拟,宽容应对现代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广阔和深入,节制应对现代人的个性越来越自由和张扬。塑造更多品质高尚的道德人,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现代化事业和民族复兴,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

(5)具有和谐身心的健康人,爱好运动、体格健壮、兴趣广泛、志趣高雅、善于沟通、人际和谐、能适应新环境、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和抗压耐挫能力。社会分工精细化,娱乐活动智力化和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现代人的身体素质越不行,青年人尤其是应试教育下的青少年。同时,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特别是就业形势严峻和社会诸多不公平现象,对年轻人心理素质产生了强烈冲击。另外,一些不良低俗文化夹杂在大众文化里大势蔓延,内容贫瘠、品味低俗,只是满足内心一时的冲动和狂欢。

[1]储培君.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蒋笃运.德育系统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1998.

[4]崔勤勤.试论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D].苏州大学,2008.

[5]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6]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7]贾仕林.当代国外道德转型比较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5,(9).

[8]吕尚彬.日本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7,(2).

(责任编辑 靳荣莉)

2009-10-10

何卫星(1982-),男,江苏南通人,助教,法学硕士,从事当代中国政治、高校德育研究。

G641

A

1008-469X(2010)01-0091-04

注:本文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课题批号:s09018)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德育精神目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拿出精神
我们的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