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卫花
从甘博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看唐宋出行风俗
庞卫花
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北宋绢画《报父母恩重经变》以说法图、经文和连环画相结合形式表现父母养育之恩及报父母恩内容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唐宋时期敦煌一带民众的出行风俗。其出行之畏远行、出行折柳,无不昭显着儒家礼义思想和佛教福田思想。
《报父母恩重经变》出行;畏远行;折柳
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北宋绢画《报父母恩重经变》是以佛说法图为中心而布局,图下 正中书有《报父母恩中经变》的部分经文和听法的四众。同时,说法图与经文两边以连环画的形式绘有十五幅表现父母养育之恩的情节。无论是听法的四众,还是报恩故事,均附有榜书。《报父母恩重经》,又名《父母恩重经》或《佛说报父母恩重经》, 详细描述了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儿子长大成人, 其间父母养育儿子的全部过程。绢画在形象生动表现故事情节的同时,深刻表达了报父母恩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更重要的是, 这些画面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生儿育女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的真情实景。”[1]
根据经变内容显示,第六幅图,子骑母胫前行,父随后做戏儿状,榜书“父母将子随行加胫时”。第八幅图,父母前行,子牵母衣呼叫,榜书“或复拽(去提手)服随行,呜呼向母时”。[2]这两幅图用孩子由骑在父母亲脖子上出行到其牵母衣出行的成长过程,揭示出孩子幼小时期在人最基本的行为能力上对父母的依赖,即其不得不在父母的养育呵护下健康成长。
这些内容围绕佛说法图展开,并且广泛流传于唐代, 内容叙说父母养育之恩深重,并倡导报恩。这在当时是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和时代意义的。因此,在探讨其中所反映的社会中真实情景相关内容时,不能脱离这幅绢画本身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也不能将其中某个场景事象从整体背景中剥离出来。
1.畏远行。
隋唐五代时期民间行旅风俗中,存在着一种传统观念,就是畏远行。当时人们认为外出旅行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跋山涉水的艰险、路途之远,以及难以启料并应对随时发生的变化和困难,都道出了行旅之艰辛。基于此,人们对出行怀有畏惧心理是情理之中之事。自然富含父母与子之间的相互牵挂与对其安危的担忧)敦煌变文《报父母恩重经赞》说:“儿行千里母行千,儿行万里母于先”,表明子女外出,父母是很挂念的。而子女出入又不依时节,致使父母愁伤。古时正月初七为人日,隋臣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敦煌曲子词》也说:“作客在江西,寂寞自家知。尘土满面上,终日被人欺。朝朝立在市门西,风吹泪点双垂。遥望家乡长短,此是贫不归。”这种思想观念渗透于风俗当中,即民俗,其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形成便具有影响和制约人们行为的作用,也因此而具有传承性被人所相袭。宋代承前朝之风,在出行时亦畏远行。范成大《骏莺录》对此也多有描述, 现录数段如下“ 二十五日, 宿七里铺, 自离宜春, 连日大雨, 道上淖泥之浆如油, 不知何人治道, 乃乱填块石, 皆刘面坚滑, 舆夫行泥中, 则浆深泪没行石上, 则不可著脚, 哇步艰棘, 不胜劳。”[3]
2.畏远行的思想内容。
(1) 倡仁重孝思想。
畏远行的同时也表达一种仁爱和孝父母的思想。《报父母恩重经变》中:“父母为亲; 非父不生, 非母不养。”《孔子项托相问书》中项托当着孔子的面说:“吾不游也,吾有严父,当须侍之;吾有慈母,当须养之。”《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中说:“道始于情”。这里的“道”说的是“人道”,即人与人的关系的原则,或者说社会关系的原则。《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最根本。人与人的关系是从感情开始建立的,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基本出发点。“孝之放,爱天下之民”。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又如何放大到爱别人?经变中强调以子与父母的亲子之爱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原则去遵从,从而倡导子之孝于父母和子之须报于父母之爱。
敦煌出土文献中也不乏这方面内容的材料,且无不强调“世间何事贵,忠孝是名珍。”[4]中“孝”的内容。敦煌曲子词中有一种曲子词为分时连章形式的,其中《十恩德》是把父母养育之恩分成十个阶段来歌唱的民间曲子词。其内容都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歌颂。如S.4338等抄本中的《十恩德》:
远行忆念恩
此事实难宣,既为父母宿因缘,肠肚悉均牵,放儿去,任征边,阿娘魂魄于先。儿身未出到门前,母意过山关。
这首曲子词之所以流行,大概也是与其所流行时代各民族所处时代背景有关,如连年征战,则求和愿望极为强烈,父母对其子的安危就显得倍加担忧。《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更说:“父母在,劝君莫向他乡往。”《记孝行章第十》:“父母专承事,方知莫远游。安居存致敬,疾病则怀忧。五者须圆备,三牲不要修。若能学董永,万代是风流。”[5]经变图中第十二图,子长大成人,不孝父母,反目出走。第十三图父母并立,子弃不养,孤苦无依,榜书“父母年老,气力衰微时”。[2]这样的情节也是对出走而违背重“孝”思想的反面补充说明。
(2)佛教福田思想。
古代敦煌处于多民族杂居地域,民族、部落间常相互发生争斗、抢掠乃至残杀事件,加上自然条件的恶劣,所以外出行人都有一定程度的风险,他们在路上视需要随时祈赛。具体用什么来为出行祈赛呢?《蚓庵琐语》云:“世俗祭祀必焚纸钱甲马……然则昔时画神像于纸,皆有马,以为乘骑之用,故曰纸马也。”纸马又名甲马,其主要特点是:一是纸上画神像,并绘马;二是供祭祀、祈赛之用;三是祈祀结束则焚化。“纸上的神像又是何神?据《金陵岁时记》所载乃视需要而定,先刻模板,然后印纸上:‘刻木如牌坊,形高尺余,曰纸马。……纸皆尚白。’‘祀灶,则刻东厨司命星君……若遇喜寿事,即刻喜神寿星。’”纸马之俗在唐代就有,谷神子《博异志·王昌龄》条:开元中,王昌龄有一次舟行至马当山,遇风,“舟人云:贵贱至此,皆合谒庙,以祈风水之安。长陵不能驻,亦先有祷神之备,见舟人言,乃命使赍酒脯纸马,献于大王。”这就是外出行人随身携带画纸的用途。王昌龄作诗把纸马的图形和作用作了具体形象的描绘:青骢一疋昆仑牵,奉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里骤,莫怪昌龄不下船。可见画纸、纸马之俗在唐代已经盛行,路过寺庙,则以画纸祈赛。
P.2237《远行文》[6]:
欲远行者,今为某事,欲涉长途。道路悬运(远),关山峻岨(阻)。欲其(祈)吉道,仰讬三尊;敬设清斋,澄之(证诸)心愿,然今此会焚香意者,为男远行之所施也。惟男积年军旅,为国从征,远涉边界,虔心用命。白云千里,望归路而朝请;青山万里(重),四古(故)乡而难见。虑恐身沉沙漠,[命]谢干戈。惟丈圣贤,仰凭三宝。从福智(至)福,永超生死之愿(原);从明入明,速启菩提之路。然后上通有谛(顶),傍[括]十方。
P. 2341《行人愿文》中云“毗沙门天王密扶,往来安泰。”[6]道出了远行者向毗沙门天王祈求护佑道路平安的心声。
而《佛说报父母恩重经》全一卷中也有如何报父母恩的内容,如为报父母养育之恩,必于七月十五日行盂兰盆供养,并且应该经常书写、诵读本经。如“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为父母受持、读诵、书写《父母恩重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一句一偈,一迳(经)耳目者,所有五逆重罪,悉得消灭,永尽无余,常得见佛闻法,速得解脱若有一切众生,能为父母作福造经,或复仰延众僧,烧香请佛,礼拜三宝,或饮食众僧,当知是人,能报父母之恩。”可见,敦煌中古社会在意识形态上是儒家礼义思想与佛教福田思想的混合物。
1.踏青折柳。
《东京梦华录》载:“清明日,都市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园囿之间,杯盘酬劝,抵墓而归。”这种郊游活动,后来便被称为“踏青”,含有一冬蜷缩,春动出外,舒展身手,振奋精神的意思。同时古代又在清明节汇聚了插柳植树的活动。关于这一事象所蕴含的寓意,诸多方家已经有所深入研究,在此不再赘述。敦煌文书中也有有关清明插柳习俗的内容,如P.2673、P.3885《龙门赋》“嫩柳高花随意摘,金鞍绣毂当头归。可怜寒食风光好,光景不留人渐老。”
“清明节门前插柳之风, 唐代以后, 已相沿成俗。《岁时广记》云: ‘江淮间寒食家家折柳插门’。”[7]
在古代,出行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古人的淳朴重情,在《诗经》中有“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王之涣《送别》: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 应为离别多。”可见唐代离别之多及离别折柳风气之盛。《宋书·五行志》亦云: “太康末, 京、洛始为“折杨柳”之歌, 其曲始有兵革苦辛之词。”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九引隋代无名氏《送别诗》“杨柳青青拂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用柳来表达亲情友情长系心头,永不相忘。不知归期的惆怅,却也饱含送者盼行人早日归来的心情和愿望。由此可见,人们在杨柳身上寄托了生命长在、平安的良好情感和祝愿。“折柳赠别已成为当时的一种交际活动, 它既是实物的馈赠, 也是感情的馈赠, 其间包含了送行者和远行人难以言喻的离愁别绪、深情厚谊。”[8]
2.送行折柳。
折柳送别是《法华经变》方便品内容之一。莫高窟盛唐第217窟南壁中的“柳”,古代谐音为“留”,留住故人,不忍别离,表示依依不舍之情,在送别朋友或亲人时,都自然地折一束柳枝。该图中壁画内容是《法华经变》中一部分,内容是送人上山诵读《法华经》。途中的人多数合掌送别,有两身着长裙的妇女,一人正伸手折柳枝,男士们纷纷相告靠近柳树,有的人在跪拜。傍山处有一独木梯,显示出若能爬上独木梯的人,就可以上山去。当时若能上山诵读《法华经》,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善举,信教徒和在家修行的居士,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或亲友,能去诵读《法华经》。[9]
由此,我们对唐宋时期敦煌民众的“出行”这社会生活之一角得以一窥。其间渗透着浓郁的儒家礼义思想和佛教福田思想,这两种思想交织在一起,对人们的出行观念和出行行为的深刻影响使得敦煌出行风俗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郭晓英.甘博藏敦煌绢画<报父母恩重经变>内容新探[J].敦煌学辑刊.2007,2.
[2]安忠义.甘肃省博物馆藏‘报父母恩重经’研究[J].丝绸之路(总第七期).
[3]徐吉军.宋人的出行风俗[J].民俗研究.2002,2.
[4]P.3386、P.3582等卷‘咏孝经十八章’.
[5]张锡厚.敦煌本‘咏孝经十八章’补校[J].敦煌研究.2005,2.
[6]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M] .长沙:岳麓书社,1995.
[7]韩广泽,李岩龄.中国古代诗歌与节日习俗[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8]刘蕊杏.“折柳赠别”民俗考略[J].安顺学院学报. 2007,1.
[9]欧阳林.敦煌壁画解读[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OnMoresofGoingOnaTripEmbodiedinthePictureRepayParents’ObligationPreservedbyGansuMuseum
Pang Weihua
The painting Repay Parents’ Obligation which is found in Dunhuang Grottoes , showed us some stories about repaying parents’ obligation by the “Buddha doctrine speaking”, scripture and strip pictures and it also showed us customs of going on a trip popularized in Dunhuang Area during Tang and Song Dynasty. The fear of go on a long journey and of picking up a willow branch when leaving declared publicly how the Confucianism Culture and Buddhism ideas involved in traditional etiquette .
Repay Parents’ Obligation ; go on a trip ; fearing a trip ; picking up a willow branch
ClassNo.:K870.6DocumentMark:A
郑英玲)
庞卫花,助教,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甘肃·成县。邮政编码: 742500
1672-6758(2010)06-0075-2
K870.6
A